華文網

空襲在東京!反軸心國聯盟威力初顯

二戰初始,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聯盟,妄圖建立“世界新秩序”,稱霸全球。而日本在開戰初期,以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呈扇形向東南方推進,共強佔3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1.5億的人口。

1942年1月14日,羅斯福、邱吉爾、宋子文、蘇聯駐美大使等26國簽字發表了發軸心國宣言,並召開了阿卡迪亞會議。

會議將緬甸、泰國、法屬越南同盟軍和中國戰區合併,稱為中緬印戰區,由蔣介石出任最高司令官,中國遠征軍從此開赴緬甸最前線。

會議上還制定了一個大膽的空襲計畫,轟炸機從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艦起飛,對相隔1000公里之外的東京進行轟炸。

1942年4月18日清晨,美軍哈爾西中將率領“大黃蜂號”和“企業號”兩艘航母,在5艘重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油船的護衛下,全速向日本本土開進。這是一次絕密的軍事行動,

甚至各船的船員都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早6時30分,日本太平洋沿岸擔任警戒任務的漁船發現了美軍偵察機,便立刻給國內發電,同時日本海軍司令部和聯合艦隊司令部也接到了其他艦艇發來的預警電報,美軍執行偷襲任務的航母編隊群暴露在日本的眼前。

偷襲已經不可能,美軍海軍飛行隊中校杜立特當機立斷,把原定於夜間的空襲計畫改為了白天強攻,杜立特駕駛著1號飛機,首先從距離東京約500公里的地方起飛。16架飛機也陸續起飛,目標東京、橫濱、名古屋、神戶都重要城市。

日本海軍部接到預警後,並沒有發出警報,他們判斷的是空襲可能發生在19日的清晨,而擔任日本本土防衛的防衛總司令部也和海軍部一樣,沒有發出警報。

12時,日本防空監視哨向東部軍司令部傳來報告,稱發現美軍大型飛機,但東部軍司令部卻受原來的判斷所支配,將信將疑,打算先確認一下情報的真實性在發警報。

12時15分,東京上空出現了美軍大型轟炸機,第一顆500磅的炸彈已經投下。

隨後一顆顆炸彈從天而落,飛向了鋼鐵廠,造船廠等重要設施。

名古屋和東京一樣,飛機製造廠、坦克製造廠、船塢、鋼鐵廠、煉油廠、武器製造廠等都遭到轟炸。四日市、神戶和歌山等地,美軍也按計劃投下了炸彈和燃燒彈。

日本第17飛行團的飛機倉皇起飛攔截,卻一架也未擊中,美軍飛機在下午3時平安離開。

這次空襲,使日本朝野震動很大。東部軍司令部發佈了虛假的戰報來穩定人心,報告稱擊落美軍飛機9架,日方損失輕微,皇宮平安。

美軍空襲東京成功的這個爆炸性新聞立即傳遍了全世界,在此次空襲中,日本遭受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並不大,但政治影響、心理影響和戰略方面的影響卻大得無法估計,日本國民的反戰情緒更加滋長,而反法西斯同盟的人們卻加強了必勝的信心。

報告稱擊落美軍飛機9架,日方損失輕微,皇宮平安。

美軍空襲東京成功的這個爆炸性新聞立即傳遍了全世界,在此次空襲中,日本遭受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並不大,但政治影響、心理影響和戰略方面的影響卻大得無法估計,日本國民的反戰情緒更加滋長,而反法西斯同盟的人們卻加強了必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