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有一種麻雀叫老家子

感謝您關注活力清水河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活力清水河”關注我們。

有一種麻雀叫老家子

有一種麻雀叫老家子

麻雀,不管是在田間的莊稼地裡,還是在陽臺上灑滿麵包屑的地方,或是在門前乾枯的樹杈上,隨處可見。麻雀是學名,地道的北京人稱其為“家雀(qiǎo)兒”,但是在黃河兩岸的准格爾人會稱其為“老家子”。

至於為什麼要稱呼為“老家子”,是它喜在人們的屋簷下搭窩建巢,或者是不像大雁一樣南方過冬,守著自己的“老家”而因此得名,亦或是就像人們把“啄木鳥”稱為“樹喯喯(bēn)”,把“向日葵”稱為“朝(chāo)陽陽”的這種習慣,再或者就像把“糊塗”稱為“糊嚕二三”,把“厲害”稱為“吃勁”的這種獨有的鄉土鄉音。

那個年代沒有大棚種植技術,大都是秉承了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儘管在一種“嚇雀兒人人”的“威嚇”下膽戰心寒,但是老家子還是足夠吃飽喝好的。最難熬的是冬季,冬季一到,田地裡瞬間都是光禿禿的一片。這個時候的老家子要為覓食而忙活了。看到垃圾桶裡有人們吃剩倒掉的白米飯,正吃的盡興,瞬間就成了一隻野貓的盤中餐;看到打掃乾淨的院落裡突然鋪滿了一層米粒,

待到呼朋喚友正準備飽餐一頓時,頭頂上一聲巨響,一個叫“篩子”的龐然大物讓這些老家子頓時成為獄中囚,而後,變成人們桌上的一道美食。

老家子不僅在那個物質極度貧乏的年代是一道充饑的美食,

更是多少人童年最好的陪伴。而“掏雀”似乎成了每個人童年必不可少的見證。由於老家子喜在人們的屋簷下築巢,這樣對它來說最安全的住所,可是卻成就了不少頑童的美差,或是上房用的梯子,或是一根長的木棍,都足以破壞它辛苦建立的“家”。“捅雀窩,掏鳥蛋”,戰利品往往是羽毛還不夠豐滿的幼鳥,或者手裡攥著的的鳥蛋還有鳥媽媽的溫度。
剛剛躲過頑童的一劫,或許迎來的又是毒蛇的侵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也是如履薄冰劫難重重啊。

燕子古稱“紫燕”,燕子進家寓意“紫氣東來”。 燕子築巢,寓意“人丁興旺、幸福美滿”。所以,每到春季,燕子就會說“不借你家鹽不借你家醋,就借你家房屋住一住”。人們就會很熱情的歡迎燕子的到來。而老家子,形不驚人,貌不壓人,聲不迷人,所以大部分時候,人們會以老家子能把蛇引來為由,便不會歡迎老家子。其實不然,老家子雖然會以穀物為食,但是它也會捕捉害蟲,而利大於害。

有種童年叫“小時候”,有一種麻雀叫“老家子”,有種童年的遊戲叫“掏雀兒”。時至寒冬,你是在豬吃剩的豬食盆邊,還是在已有白雪覆蓋的乾枯樹杈上,看見那瘦瘦小小,飛來飛去的老家子?

【作者簡介】楊芳,呼和浩特清水河縣人,現居准格爾旗,90後業餘寫手。用文字書寫生活,用文字暢言人生,大美准格爾群員。

人們就會很熱情的歡迎燕子的到來。而老家子,形不驚人,貌不壓人,聲不迷人,所以大部分時候,人們會以老家子能把蛇引來為由,便不會歡迎老家子。其實不然,老家子雖然會以穀物為食,但是它也會捕捉害蟲,而利大於害。

有種童年叫“小時候”,有一種麻雀叫“老家子”,有種童年的遊戲叫“掏雀兒”。時至寒冬,你是在豬吃剩的豬食盆邊,還是在已有白雪覆蓋的乾枯樹杈上,看見那瘦瘦小小,飛來飛去的老家子?

【作者簡介】楊芳,呼和浩特清水河縣人,現居准格爾旗,90後業餘寫手。用文字書寫生活,用文字暢言人生,大美准格爾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