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紹興蓮花落市級非遺傳承人徐國榮:傳承“國遺”先做人後學藝

2017-12-17 09:07 | 柯橋日報 | 浙江新聞用戶端記者 張影 王吉奇 文 通訊員 俞國衛 攝

“上臺要有壓人風,出口要有驚人功,說唱關鍵是口功,模仿人物要輕鬆……”12月1日,年逾古稀的徐國榮來到福全街道梅三村文化禮堂,作了一堂紹興蓮花落的專題講座,台下幾十位蓮花落愛好者聽得津津有味。

更好傳承蓮花落曲藝

今年71歲的徐國榮是紹興蓮花落市級非遺傳承人,與著名蓮花落表演藝術家胡兆海是同一輩的演員。他自幼酷愛紹興蓮花落,年輕時曾在杭州、嘉興等地的劇場劇院演唱,

場面火爆紅極一時。

“這些年來,隨著文化禮堂活動的開展,柯橋區湧現出一大批蓮花落愛好者。他們不是科班出身,卻對演唱蓮花落抱著極大的熱忱,作為非遺傳承人,我可以為蓮花落這門曲藝的傳承做些什麼。”徐國榮說。

如何由內而外唱好蓮花落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徐國榮始終激情澎湃,他不僅為大家講了什麼是真正的蓮花落,

更是以“說、噱、演、唱、表、白”六個字為核心,闡釋了如何唱好蓮花落。

“演唱時,要動情傳神,做到以聲傳情,以情帶聲。對紹興蓮花落的旋律聲樂技巧要純熟運用,使聲腔入耳動聽。要正確掌握吐字發音方法,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安排輕、重、穩、急的語言。字音要沉重,送得遠,使在場觀眾聽得清晰,字字入耳。有時還要使用貫口,或者叫做快口,一氣呵成貫穿到底,以富有節奏性的語言來敘述人和事。

”徐國榮講道。

“蓮花落是一門深奧的曲藝藝術,演唱技巧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在這背後,更要求演唱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對此懷有敬畏之心。”徐國榮說,以自己演唱的《乾隆遊江南》蓮花落為例,當時為了考證乾隆遊江南有沒有可能走過那些橋,他就逐個到實地進行考察,並查閱典籍,核對建橋的年份,保證自己唱出來的蓮花落能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考驗。

做善於觀察模仿的有心人

從理論上來說,蓮花落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和心境變化,都能通過眼神和動作來表達。所謂“以神傳意”,就要做到豐富顧盼,使人解悟,動作手勢要做到目的明確,幹練俐落,運用有度,姿到,眼到,手到。而在實際生活中,徐國榮強調要善於觀察與模仿。

徐國榮的演講時而認真嚴肅,時而輕鬆幽默,還在現場扮演起不同角色,讓在場聽眾在忍俊不禁的同時,

又對他產生了由衷的欽佩。“要演好不同的角色,你就要去觀察模仿身邊的每一個人。比如,留意老年人和年輕人平時走路的樣子有什麼不同,他們的想法以及表達的方式有什麼細微差異。懂得點滴積累的表演者,將在若干年後與普通的表演者拉開差距。”徐國榮說,作為一名老曲藝人,他將盡自己所能,為曲藝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創作自己的樣本,同時也鼓勵蓮花落愛好者,要先學會做個有心人,再去如何唱好蓮花落。

演講結束後,梅三村文化禮堂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蘭亭村文化禮堂管理員董建民聽了講座後,特地送上墨寶“蓮花盛開”四字,表達自己的敬意和祝福,還寫了一首打油詩:“今日禮堂鬧盈盈,蓮花盛開梅三行,古稀老人創新篇,承前啟後有傳人。”

要先學會做個有心人,再去如何唱好蓮花落。

演講結束後,梅三村文化禮堂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蘭亭村文化禮堂管理員董建民聽了講座後,特地送上墨寶“蓮花盛開”四字,表達自己的敬意和祝福,還寫了一首打油詩:“今日禮堂鬧盈盈,蓮花盛開梅三行,古稀老人創新篇,承前啟後有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