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上):未來20年的北京藍圖,大氣磅礴古今交融

2017年9月,北京公佈了2016年—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對全國的城市都有示範意義,

所以城市大觀會用上下2篇文章為你解讀新版總體規劃,今天推出上篇:京津冀協調、空間佈局、功能分區、老城保護和綠色空間篇。

規劃總覽

城市定位:全國ZZ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城市規模:全市常住人口規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

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準。其中城六區(東城、西城、朝陽、海澱、豐台、石景山)到2020年控制在1085萬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萬人以內。

到2020年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720平方公里以內,到2035年控制在3670平方公里左右。

規劃圖解

京津冀區域空間格局示意圖

市域空間結構規劃圖

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

1.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區,總面積約92.5平方公里。

2.一主:中心城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豐台區、石景山區,總面積約1378平方公里。

3.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

範圍為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

4.兩軸: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脈,向南延伸至北京新機場、永定河水系)、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向西延伸至首鋼地區、永定河水系、西山山脈,向東延伸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運河、潮白河水系)。

5.多點:5個位於平原地區的新城,包括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新城。

6.一區:生態涵養區。

文化中心空間佈局保障示意圖

科技創新中心空間佈局保障示意圖

建設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中國製造2025”創新引領示範區。)

市域綠色空間結構規劃圖

構建“一屏、三環、五河、九楔”的市域綠色空間

一屏:山區生態屏障

三環:一道綠隔城市公園環、二道綠隔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濕地公園環

五河: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河

九楔:九條楔形綠色廊道

市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結構規劃圖

構建四個層次、兩大重點區域、三條文化帶、九個方面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

市域風貌分區示意圖

中心城區形成古都風貌區、風貌控制區、風貌引導區三類風貌區。中心城區以外地區分別建設具有平原特色、山前特色與山區特色的三類風貌區。

核心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老城傳統空間格局保護示意圖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中心城區功能分區示意圖

中心城區市級綠道系統規劃圖

敬請期待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下篇。

祝福北京,祈福祖國。

市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結構規劃圖

構建四個層次、兩大重點區域、三條文化帶、九個方面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

市域風貌分區示意圖

中心城區形成古都風貌區、風貌控制區、風貌引導區三類風貌區。中心城區以外地區分別建設具有平原特色、山前特色與山區特色的三類風貌區。

核心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老城傳統空間格局保護示意圖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中心城區功能分區示意圖

中心城區市級綠道系統規劃圖

敬請期待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下篇。

祝福北京,祈福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