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革命先輩的後人參加的這場揭幕式,再現77年前那場歷史性的會師

圖為會師紀念碑

2017年12月23日上午,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獅子口紅色景區晴空萬里,

暖意融融。八路軍新四軍會師雕塑落成揭幕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

今年12月24日是八路軍新四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77周年紀念日,此次活動由大豐獅子口紅色景區和大豐區文化產業商會聯合承辦。

圖為雕塑“兄弟”

當天上午,黃克誠之女黃楠、鄧子恢之女鄧小燕共同為會師雕塑揭幕。彭明志之女彭幼明、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秘書長李子壯(彭明志將軍之婿)、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二部副主任兼劉少奇研究會副會長黃錚、中共江蘇省委黨史辦原處長張衡、張愛萍秘書嚴永穩、華夏少奇(北京)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葉茂、羅有榮之子羅建華、鹽城市黨史軍史研究專家陳宗彪、大豐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韋國、中共大豐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昕、中共大豐區委黨史辦主任曹華、副主任周劍飛、白駒鎮黨委書記王志建、白駒鎮政府鎮長萬強、白駒鎮獅子口村黨總支書記王正洪等一批開國元勳的後代、身邊工作人員、研究員、當地黨員幹部、退役軍人、民兵預備役人員、團員青年、中小學生等各界人士代表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圖為黃克誠之女黃楠(右)、鄧之恢之女鄧小燕(左)為會師雕塑揭幕

1940年10月10日,新四軍陳毅所部與八路軍黃克誠所部,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獅子口勝利會師,為開闢鹽阜抗日根據地,也為後來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奠定了可靠的政治基礎。1986年大豐縣人民政府特此豎了“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紀念碑”,

由時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題寫碑名,成為大豐革命老區重要的紅色文化遺址。

圖為八路軍新四軍會師領導人子女與當地幹群和中小學師生合影

八路軍新四軍人物廣場雕塑群坐落在八路軍新四軍會師紀念碑北側,

緊鄰獅子口村黨群服務中心大樓南側,三座建築群遙相互應,整體佈局科學合理、錯落有致,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黨風廉政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的“第二課堂”。

主雕塑取名“兄弟”,底部高4米,代表新四軍;總高8米,代表八路軍,寓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精誠團結,一致抗敵,奪取勝利。副雕塑廣場群,由八路軍新四軍師以上幹部人物組成,平均高2米,均為玻璃鋼材質製作而成。副雕塑廣場人物群計畫製作40尊左右的雕塑,目前已建雕塑人物的有:劉少奇、陳毅、粟裕、鄧子恢、黃克誠。

圖為鄧子恢之女鄧小燕(右一)、黃楠(黃克誠之女右三)瞻仰會師雕塑。

活動當天,陳毅元帥長子、中國人民對外友協原會長、中國新四軍暨華中抗日革命根據地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研究會會長陳昊蘇托人捎來一幅賀聯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聯雲:“高朋滿座再論當年抗戰舉步維艱,群賢畢至暢談如今和平來之不易”。

均為玻璃鋼材質製作而成。副雕塑廣場人物群計畫製作40尊左右的雕塑,目前已建雕塑人物的有:劉少奇、陳毅、粟裕、鄧子恢、黃克誠。

圖為鄧子恢之女鄧小燕(右一)、黃楠(黃克誠之女右三)瞻仰會師雕塑。

活動當天,陳毅元帥長子、中國人民對外友協原會長、中國新四軍暨華中抗日革命根據地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研究會會長陳昊蘇托人捎來一幅賀聯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聯雲:“高朋滿座再論當年抗戰舉步維艱,群賢畢至暢談如今和平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