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末代公主:深受慈禧寵愛 出門飛揚跋扈親爹都讓三分

清朝最後兩位公主,一位是榮安固倫公主(咸豐帝女兒),一位是榮壽固倫公主。榮安公主早在1875年即去世,那清朝末代公主就是榮壽了。

榮壽公主的身份很特殊,她原本是恭親王奕訢的大女兒。

按例,王爺的女兒當稱“格格”,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成為公主。

榮壽固倫公主留影。

奕訢在“辛酉政變”中發揮重大作用,幫慈禧太后奪取權力。為了籠絡奕訢,也為了增加政治砝碼與慈安太后抗衡,慈禧宣召奕訢長女進宮撫養,收為養女,並破格封其為“榮壽固倫公主”——清宮公主的最高等級。

固倫公主的品軼等同親王,但因榮壽已是太后之女、同治帝姐姐,她的地位實際上比親爹奕訢還高出半頭。所以,這種情況挺讓奕訢尷尬的,不過他也無可奈何。

在慈禧主持下,榮壽公主13歲與一等誠嘉毅勇公景壽之子志端結婚。5年後,志端因肺病去世,榮壽年僅18歲即守寡。

榮壽守寡後,很多時間陪在慈禧身邊。

榮壽公主自小聰明伶俐,特別能揣摩慈禧的心思,很能得慈禧的寵愛。加上她婚姻不幸,慈禧更加對她憐惜。

有當今聖母皇太后的嬌寵,自己的身份又非同一般,榮壽公主難免大發公主脾氣,飛揚跋扈仗勢欺人。每次她從位於東城的公主府進皇宮,那一帶的官民都受到意外的困擾。

慈禧賜榮壽公主金頂轎,還特恩“增護衛”,她一出行,儀仗隊有40多人,前導的兩名“頂馬”揮動鞭子驅趕行人,路上的男女老幼必須躲到附近的巷子裡。

榮壽之父恭親王奕訢。

親王遇到公主的座駕,雖然不需要躲避,但必須停下,讓公主的隊伍先行通過。

榮壽公主與其父奕訢碰巧在路上相逢一次,此後奕訢就再也沒在公主進宮的必經之路上出現過。

晚清大臣錫珍,曾任吏部尚書,光緒初年他任官副都禦使時,恰與公主在路上相遇,因躲避不及時,他的車夫被公主的侍從抓捕送入協尉官廳(約相當於警衛部隊指揮部)。車夫被抓,錫珍的馬車停在路中央無法移動,他也因“冒犯鹵簿”被羈押。稍後,在協尉協調下,錫珍在公主轎前磕頭謝罪,

才得免處罰。

榮壽(前排中坐)與福晉、格格合影。

宗室盛伯熙(肅親王豪格的七世孫)特別看不慣榮壽公主作威作福,寫了一首名為《捉禦史》的詩予以嘲諷,其中說道:

“黃塵薄日長安路,玉勒珊鞭競馳騖。騶唱之儀不聽前,紛紛旗校影纓怒。亂箠撾馬馬橫觸,進退倉皇真擊轂。旋抽左右又參差,我未斷鞅君脫輻。大璫喊怒坌來前,一僮一僕執送官。觸忤粉侯罪當死,又向車中捉禦史。禦史觥觥立殿中,南台況複稱端公。翁主猶須避赤棒,貴遊孰敢幹青驄。”

進入民國之後,榮壽公主在皇族中還保持著很大的架子,威風不減當年。那些皇親貴胄有過生日的,她若前往道賀,全家都得磕頭迎接。但她晚年已經比較低調,很少出門,大約在1930年去世。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的細節。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

亂箠撾馬馬橫觸,進退倉皇真擊轂。旋抽左右又參差,我未斷鞅君脫輻。大璫喊怒坌來前,一僮一僕執送官。觸忤粉侯罪當死,又向車中捉禦史。禦史觥觥立殿中,南台況複稱端公。翁主猶須避赤棒,貴遊孰敢幹青驄。”

進入民國之後,榮壽公主在皇族中還保持著很大的架子,威風不減當年。那些皇親貴胄有過生日的,她若前往道賀,全家都得磕頭迎接。但她晚年已經比較低調,很少出門,大約在1930年去世。

“小歷史”關注眾所周知的歷史大事件中被忽略的細節。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