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進浙商銀行,探討財務共用實踐——對話浙商銀行財務會計部景峰總經理

新浪小編:共用服務這兩年很火,在銀行業有應用嗎?

浙商銀行:共用服務的概念從2015年起開始在國內異常火爆,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共用服務已經開始應用在財務領域。

共用服務主要應用於重複、高頻、易標準化的業務,可達到加強管控、優化財務結構、降本增效、提升財務規範化等效果。至今,全球範圍內超過50%的《財富》500強和超80%的《財務》100強企業已經建立了共用服務中心。

在銀行領域,共用服務的步伐相對較慢。近年,四大行中的部分省分行已在嘗試財務集中的模式,起到了一定風險控制、成本節約的效果。但大多數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仍在觀望、研究當中。

浙商銀行於2016年率先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成立了服務於全國170個分支機搆的財務共用服務中心(FSSC),已運營近兩年。

新浪小編:商業銀行為什麼要建設財務共用服務,在探索、建設過程中有哪些行業特性?

浙商銀行:商業銀行在財務核算方面有這些特點:

第一,財務管理成本高。商業銀行分支機搆多,在總部、分行、支行層面都配備有負責財務核算和管理的財務人員,

不同機構的財務人員忙閑不均,耗費了大量人力資本,財務管理成本高。

第二,經費管理自動化程度不高。商業銀行的成本和收入分離管理,收入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模式成熟,但在經費管理領域,尚未實現高度自動化,效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第三,財務核算規範化程度有待提升。由於財務核算分散管理,不同分支行的執行標準可能會不統一,資料口徑多、品質參差不齊,

不利於財務統一核算和財務資料的有效利用。

通過實施財務共用,商業銀行可以對重複性、標準性的業務進行梳理整合,加強財務管控,提高財務規範,減少基礎核算財務人員的配置,進而降低人力成本,同時通過財務共用的資訊化建設,實現多系統集成,提升業務自動化程度,提高效率。

新浪小編:浙商銀行的財務共用服務在業內較為領先,在實踐過程中有什麼亮點?

浙商銀行:在建設財務共用前,我們經過了詳盡的調研、分析、探索、研究,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方案設計到實踐實施加入自身的思考,使得整個財務共用建設更具前瞻性和嚴謹性,在近兩年不斷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一整套適合自身的財務共用服務模式。以下列舉幾個亮點:

財務共用助力財務轉型:

財務共用促進了財務組織轉型,釋放的財務人員補充到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板塊。戰略財務發揮決策作用,進行資源配置、政策指導、業務財務發揮控制作用,支持分行和業務條線的計畫、預測、預算、分析;財務共用發揮執行作用,進行核算反映、支付結算、經費審核、預算控制。

系統改造提升核算效率:

完成系統六大模組改造,通過單據影像化、審批系統化、移動化,審核任務隨機推送,根據業務自動生成會計科目,一鍵支付等系統控制和自動化,提升基礎核算效率。

細化管理促進核算規範化:

集中審核、預算執行、支付、核算,細化管理,推進業務及流程規範化、標準化。同時通過資金帳戶零餘額管理,降低資產使用成本,資金集中處理,提高資金處理效率。

服務提升説明員工便捷出行:

實行差旅管理一站化,為方便員工差旅出行的商旅全流程優化,申請、預訂、報銷全流程管理,員工可實現免貼票、免墊款、免報銷;財務處理時,自動對賬、一鍵記帳,流程更便捷。

新浪小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浙商銀行的財務共用建設進程。

浙商銀行:浙商銀行財務共用服務中心於2016年1月1日正式成立,財務共用系統同時上線,服務170家下屬機構。在系統建設方面,與外部系統供應商合作,在現有核算系統的基礎上,新建及優化了報銷、集采、商旅、影像、支付、核算等功能模組,引入了影像技術、移動審批等相關技術,以實現財務共用功能。

在實施方面,進行了分步實施,第一階段是2015-2016年,將財務共用服務的組織和系統建設起來;第二階段是2016-2017年,優化商旅流程和系統,在運營中不斷總結、優化,加強運營管理體系的建設。目前浙商銀行正在探索基於共用理念的費控平臺,未來將在浙商銀行內部以及浙商銀行客戶中應用。

新浪小編:運行兩年,浙商銀行財務共用實現了哪些成果?

浙商銀行:浙商銀行的財務共用服務系統自2016年1月上線起至2017年9月底共處理了62萬筆單據,248萬張影像。系統運營穩定,正常服務率達100%。

經內部測算,財務共用服務的實施,提升了浙商銀行財務核算效率30%以上,釋放了三成勞動力,這三成財務人員轉型服務於業務單位,側重於更有價值的資源配置、業績考核、財務分析工作,分行財務對業務的支援能力明顯提升。

浙商銀行的財務共用模式在行業內引起不少關注,吸引了浦發銀行、寧波銀行、光大證券、浙江能源集團、浙江財經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不同行業的20多家企業前來參觀交流,共同探討財務共用建設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銀行已開始提供財務共用對外諮詢業務,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如:2017年年初作為諮詢方幫助某商業銀行完成財務共用系統諮詢,包括銀行財務共用業務流程梳理以及系統設計。該銀行系統將於今年年末上線運行。對此,某商業銀行給予高度評價,該銀行財務部門負責人認為,浙商銀行的系統諮詢方案非常有前瞻性,又非常容易落地,充分考慮了銀行業特點及內部管理的需要,為財務共用之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新浪小編:未來商業銀行的財務共用服務發展有什麼趨勢?

浙商銀行: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監管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商業銀行對加強內控、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準有了更高的要求。財務共用服務的模式在商業銀行中應用是大勢所趨。我們認為有以下趨勢:

首先,AI等技術應用於財務共用領域。財務共用的發展依賴于資訊技術進步,未來隨著電子發票的普及、AI技術的發展,財務共用工作可能會部分或完全被系統替代。

其次,促進業務和財務管理一體化發展。商業銀行的財務共用服務系統可與管理會計系統或其他業務系統相關聯,更大程度發揮財務的戰略決策和對業務支持的功能。

再次,財務共用服務範圍外延。現階段,商業銀行建立財務共用服務中心還處於起步階段,建設重點在於對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未來條件成熟時,還可逐步開展財務外包、財務共用建設諮詢、產品等業務,完成財務部門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變。

最後,共用服務多領域拓展。共用服務的理念、組織、流程、方法等會進一步延伸到企業管理的其他方面,將其他業務中重複性強、業務量大、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業務整合納入共用服務體系,比如人力資源、法律實務等。

通過單據影像化、審批系統化、移動化,審核任務隨機推送,根據業務自動生成會計科目,一鍵支付等系統控制和自動化,提升基礎核算效率。

細化管理促進核算規範化:

集中審核、預算執行、支付、核算,細化管理,推進業務及流程規範化、標準化。同時通過資金帳戶零餘額管理,降低資產使用成本,資金集中處理,提高資金處理效率。

服務提升説明員工便捷出行:

實行差旅管理一站化,為方便員工差旅出行的商旅全流程優化,申請、預訂、報銷全流程管理,員工可實現免貼票、免墊款、免報銷;財務處理時,自動對賬、一鍵記帳,流程更便捷。

新浪小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浙商銀行的財務共用建設進程。

浙商銀行:浙商銀行財務共用服務中心於2016年1月1日正式成立,財務共用系統同時上線,服務170家下屬機構。在系統建設方面,與外部系統供應商合作,在現有核算系統的基礎上,新建及優化了報銷、集采、商旅、影像、支付、核算等功能模組,引入了影像技術、移動審批等相關技術,以實現財務共用功能。

在實施方面,進行了分步實施,第一階段是2015-2016年,將財務共用服務的組織和系統建設起來;第二階段是2016-2017年,優化商旅流程和系統,在運營中不斷總結、優化,加強運營管理體系的建設。目前浙商銀行正在探索基於共用理念的費控平臺,未來將在浙商銀行內部以及浙商銀行客戶中應用。

新浪小編:運行兩年,浙商銀行財務共用實現了哪些成果?

浙商銀行:浙商銀行的財務共用服務系統自2016年1月上線起至2017年9月底共處理了62萬筆單據,248萬張影像。系統運營穩定,正常服務率達100%。

經內部測算,財務共用服務的實施,提升了浙商銀行財務核算效率30%以上,釋放了三成勞動力,這三成財務人員轉型服務於業務單位,側重於更有價值的資源配置、業績考核、財務分析工作,分行財務對業務的支援能力明顯提升。

浙商銀行的財務共用模式在行業內引起不少關注,吸引了浦發銀行、寧波銀行、光大證券、浙江能源集團、浙江財經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不同行業的20多家企業前來參觀交流,共同探討財務共用建設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銀行已開始提供財務共用對外諮詢業務,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如:2017年年初作為諮詢方幫助某商業銀行完成財務共用系統諮詢,包括銀行財務共用業務流程梳理以及系統設計。該銀行系統將於今年年末上線運行。對此,某商業銀行給予高度評價,該銀行財務部門負責人認為,浙商銀行的系統諮詢方案非常有前瞻性,又非常容易落地,充分考慮了銀行業特點及內部管理的需要,為財務共用之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新浪小編:未來商業銀行的財務共用服務發展有什麼趨勢?

浙商銀行: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監管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商業銀行對加強內控、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準有了更高的要求。財務共用服務的模式在商業銀行中應用是大勢所趨。我們認為有以下趨勢:

首先,AI等技術應用於財務共用領域。財務共用的發展依賴于資訊技術進步,未來隨著電子發票的普及、AI技術的發展,財務共用工作可能會部分或完全被系統替代。

其次,促進業務和財務管理一體化發展。商業銀行的財務共用服務系統可與管理會計系統或其他業務系統相關聯,更大程度發揮財務的戰略決策和對業務支持的功能。

再次,財務共用服務範圍外延。現階段,商業銀行建立財務共用服務中心還處於起步階段,建設重點在於對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未來條件成熟時,還可逐步開展財務外包、財務共用建設諮詢、產品等業務,完成財務部門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變。

最後,共用服務多領域拓展。共用服務的理念、組織、流程、方法等會進一步延伸到企業管理的其他方面,將其他業務中重複性強、業務量大、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業務整合納入共用服務體系,比如人力資源、法律實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