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敗盡千萬家財,為當將軍殺害妻子,一生都沒打過敗仗!

中國現存的古代兵法不多,《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我們耳熟能詳的,接著,應該就是《吳子兵法》了。甚至很多人把《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足以見得這兩部兵書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顯赫。

吳起是歷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他既是軍事家,又是政治家,還是改革家,他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少數幾個從未打過敗仗的人!

吳起畫像

吳起是個一心追求建功立業的人,意志堅定。他家裡原本很有錢,因為一直心懷做官實現人生抱負的理想,

到處遊歷求仕,結果官沒撈到,千萬家財都被敗光。“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也是因為這個情況,吳起被鄉里人嘲笑,當做反面教材。不得不說,當時民風真是彪悍,吳起連殺嘲笑他的三十多人,逃出衛國。臨行前對母親立下誓言:不混出個人樣,不位及將相,就不回衛國!也正是因為這個誓言,吳起在母親去世的時候都沒有回家守孝,重功名而輕孝道,
不知是對是錯。

吳起的仕途又是幸運又是不幸,經歷三次大起大落。起先吳起來到魯國,棄儒學而轉學兵法,被季孫氏所看重,推薦給魯穆公。西元前412年,齊國發兵攻打魯國,魯穆公打算用吳起為將,又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人,擔心吳起和齊國有所聯繫,

不能全心事魯。一心撲在事業上的吳起二話不說,手起刀落,殺了結髮妻子,以示清白。估計魯穆公也沒見過這樣的猛人,看起來很可靠的樣子,於是就啟用吳起領軍抗擊齊軍,大獲全勝。深受魯國重用的吳起,自然遭到了很多人的眼紅,不少人都向魯穆公進言,說的多了也引起了魯穆公的懷疑。另一方面,吳起的第一位伯樂季孫氏被賓客所殺,使得吳起在魯國沒了靠山,
他只能遠走魏國。

河西郡

接著吳起在魏國遇到了人生第二位伯樂——魏文侯,魏文侯重用吳起,拜他為將軍,使得吳起大放光彩。西元前409年起,吳起攻打秦國河西地區,打的秦軍節節敗退,竟然全部佔領了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魏國設為河西郡,

吳起成為首任河西郡守。同時吳起在魏國進行軍事改革,訓練出了威震戰國的職業軍人“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複其戶,利其田宅)。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吳起親自率領五萬新兵,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以少勝多大敗秦軍。可惜的是,魏文侯死後,武侯繼位,起初還能信任吳起,多次派吳起領軍,平時也很虛心接受吳起建議,奈何武侯的女婿公叔視吳起為眼中釘,設計陷害吳起,使得魏武侯不再信任他,最終逼走了吳起。不過吳起在魏國的二十幾年,使得魏國國力大漲,雄霸中原,直至西元前341年的孫臏和龐涓“馬陵之戰”,魏國大敗,魏武卒全軍覆沒,魏國才一蹶不振!

吳起來到楚國,楚悼王一直聽聞吳起的名聲,當即重用吳起,吳起在楚國開始了更全面的改革——“吳起變法”,從法律到風俗、從貴族到平民、從官員到軍隊,自上而下,採用新政。吳起變法使得楚國快速強大,版圖不斷擴大,“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彊。”,當然,諸侯們的威脅不算威脅,論打仗吳起怕過誰嗎?被變法而損害利益的舊貴族才是最大威脅!果然,楚悼王一死,還未入土,舊貴族就作亂,將吳起射死在楚悼王屍體旁。“吳起變法”宣告失敗!倘若比“商鞅變法”還早三十年的“吳起變法”能成功,或許,統一六國的就是楚國了。

《吳起兵法》在《漢書》中記載原有48篇,現存6篇。其中“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余則鈞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這話,應該是對吳起戰功的最大肯定,古往今來,能出其右者屈指可數!

多次派吳起領軍,平時也很虛心接受吳起建議,奈何武侯的女婿公叔視吳起為眼中釘,設計陷害吳起,使得魏武侯不再信任他,最終逼走了吳起。不過吳起在魏國的二十幾年,使得魏國國力大漲,雄霸中原,直至西元前341年的孫臏和龐涓“馬陵之戰”,魏國大敗,魏武卒全軍覆沒,魏國才一蹶不振!

吳起來到楚國,楚悼王一直聽聞吳起的名聲,當即重用吳起,吳起在楚國開始了更全面的改革——“吳起變法”,從法律到風俗、從貴族到平民、從官員到軍隊,自上而下,採用新政。吳起變法使得楚國快速強大,版圖不斷擴大,“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彊。”,當然,諸侯們的威脅不算威脅,論打仗吳起怕過誰嗎?被變法而損害利益的舊貴族才是最大威脅!果然,楚悼王一死,還未入土,舊貴族就作亂,將吳起射死在楚悼王屍體旁。“吳起變法”宣告失敗!倘若比“商鞅變法”還早三十年的“吳起變法”能成功,或許,統一六國的就是楚國了。

《吳起兵法》在《漢書》中記載原有48篇,現存6篇。其中“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余則鈞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這話,應該是對吳起戰功的最大肯定,古往今來,能出其右者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