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淺談中年危機:我們都在平凡之路上,懷著不平凡的夢想

年齡是每個人人生的座標,知道到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但年齡對於我們也僅僅是參考而已,如果因為某個時間沒有做成對應的事而懊悔止步不前,使自己陷在時間的恐慌裡時,反而了時間的奴隸,就本末倒置了。

就像所謂的“中年危機”,正是因為沒有在這個年齡達到想像的目標,社會也普遍對中年人施加壓力,自己要沒點定力,就只能感歎時不我待,自甘放棄。作為已到中年的作家三盅遇到的“中年危機”不會少,但他卻能通過另一種方式轉危為安。

去荷蘭留學後的他發現,有一種概念叫“無齡感”,即減弱時間的存在感,只關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不正是我們希望達到的麼,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節奏,按自己的心願過,而不是被外在的形式所左右。

“唯有那份傾盡所有的事業,

才會讓人忘記年齡這刻薄的刻度。”三盅在他的“無齡感”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我們都是自命不凡的人》中說。乍聽書名可能感覺雞湯味很濃,但對作者來說,只有用這幾個字才能概括他對生活的領悟,概括他身邊的朋友對人生的詮釋,他們都是平凡的人,但因為那種毫無保留的傾注於事業上的精神而變得耀眼非凡……

《我們都是自命不凡的人》由作者的一段失業出走經歷展開,

面對“中年換檔”他開始重新審視生活:我對未來還有沒有憧憬?我還有沒有夢想?我離自己的夢想還有多遠?追求夢想能否給我帶來精神快樂?我要以怎樣的步伐去追夢?他開始從自身出發,以自己的一段真實旅遊經歷結合身邊朋友的“無齡感”故事,為讀者開闢出一個全新的視角。

即使從自身的危機剖析這些問題,在書中依然可以看到作者風趣詼諧的語言風格,

有趣又發人深思的故事段落。給讀者輕鬆的閱讀體驗,也傳達出作者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不妨先帶著理想、帶著願望、帶著老友出走,尋找在路上依舊年輕的自己。

王小波說:“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

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讓很多人感歎並贊同,日子可不是這樣嗎,曾經的瀟灑肆意最後都會按部就班,明白自己其實什麼也改變不了。然而時間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貶低。而儘管明白一切的限制的王小波,依舊以其獨特的個性而為讀者所知。

就像這本書中,三盅引述很多身邊朋友的故事:有勇敢沖在最前線,幾經生死考驗,以驚人的毅力搜救戰友的國際刑警王學軍;有智力過人卻因先天殘疾被北大所拒,而又三進北大,最後成為北大教授的劉軍;有自由美麗本該被細心呵護,卻放下一切,義無反顧去非洲做國際援助的亞楠;還有摒棄外界的功名喧囂,潛心畫畫的朱樂蒙……都能給讀者以力量,無論生活如何錘煉,我們都依舊自命不凡。

對於最開始提出的問題,他也給出了這樣的解答:自從意識到自己步入衰老,就在即將認命之際,我倔強地回過頭來,尋找那個自命不凡的傢伙,借此似能觸摸到自己青春的脈搏。如果夢想還在,不管那是什麼,怕是都已偏離了財富積累的軌道。由此也就有了我書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倘若夢想無法抵達,富貴不過是蠅營狗苟。我們每個人都披荊斬棘跋涉在自己所理解的通往夢想的路上。

時間太快,很多事情我們都來不及做,但卻可以選擇做自己最想做的那一件事。回過頭來你就會發現,自己似乎駕馭了時間。

三盅引述很多身邊朋友的故事:有勇敢沖在最前線,幾經生死考驗,以驚人的毅力搜救戰友的國際刑警王學軍;有智力過人卻因先天殘疾被北大所拒,而又三進北大,最後成為北大教授的劉軍;有自由美麗本該被細心呵護,卻放下一切,義無反顧去非洲做國際援助的亞楠;還有摒棄外界的功名喧囂,潛心畫畫的朱樂蒙……都能給讀者以力量,無論生活如何錘煉,我們都依舊自命不凡。

對於最開始提出的問題,他也給出了這樣的解答:自從意識到自己步入衰老,就在即將認命之際,我倔強地回過頭來,尋找那個自命不凡的傢伙,借此似能觸摸到自己青春的脈搏。如果夢想還在,不管那是什麼,怕是都已偏離了財富積累的軌道。由此也就有了我書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倘若夢想無法抵達,富貴不過是蠅營狗苟。我們每個人都披荊斬棘跋涉在自己所理解的通往夢想的路上。

時間太快,很多事情我們都來不及做,但卻可以選擇做自己最想做的那一件事。回過頭來你就會發現,自己似乎駕馭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