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冬至過後,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時節,做好這7件事,來年少生病!

冬至過後,人們就進入“數九”的日子。在中醫中流行著一句話叫,“數九寒天好養生”,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做好養生,事半功倍!

在接下來,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時節,

做好這7件事,來年少生病!

第一件:多睡覺、少熬夜

冬天到來,許多動物都不見了,它們幹什麼去了呢?原來大部分動物都會養“藏”,它們的方法是先把食物預備好,然後就開始冬眠。

我們人類雖然不冬眠,但冬天要多睡覺,少熬夜。

睡覺也是養陽氣、生“正氣”的好辦法。

這樣可以為來年養精蓄銳,還可以長壽。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指出:“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其意是指人們冬季起居方面要做到作息順乎自然規律。

冬天夜長,晚間冷,就寢相對可以較早;早晨天亮遲,起床也相應較遲。

第二件:少生氣、多安心

冬天萬物閉藏,

人的神氣也應內藏。神氣如何內藏?要做到:少躁動、少喧嘩、少生氣,多睡眠、多平靜、多安心。

歷代著名養生家都主張清心寡欲以健身。

《黃帝內經·素問·五過論》說:“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這告訴我們,突然歡樂,或突然痛苦,都會耗傷元氣,使元氣衰竭,形體敗壞。

《孟子·盡心章》說“養心莫善於寡欲”,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延年卻病箋》說“養生之方,首先節欲”。

第三件:學會"躲",護住陽氣

冬藏要藏陽氣!冬天陽氣藏得好,春陽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躲"才能養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

“躲”暴飲暴食,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

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躲”過鹹過辣,冬季養生飲食不宜過鹹,過鹹會傷腎,損傷陽氣。此外,飲食上還要注意不可過食辛辣刺激之物。

“躲”大汗,中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藏,安靜休養,不宜劇烈運動,大量出汗。

第四件:午後一杯養生茶

茶”自古以來就是養生的上品,每天喝上兩杯茶,可調五臟,清血液,活血管,抗衰老、祛毒素。

寒冷的冬季,午後喝上一杯熱乎的茶,不僅可以驅寒保暖,還能滋補養生。

手腳冰冷,喝點普洱茶

普洱茶屬於茶性比較溫和,對消化道,尤其是胃部有問題的,有養胃、護胃的作用,冬天氣溫比較寒冷,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會經常出現手腳冰冷,對體寒的這部分人群特別地適合。

做法:用3克熟普洱茶,適量的蜂蜜。普洱茶放入杯中,用滾水沖泡;等到茶湯冷卻至50-60℃的時候根據個人口味調入適量蜂蜜。

喝酒護肝,喝點蒲公英根茶

蒲公英不僅是好吃的野菜,也是好用的中草藥,入肝經,護肝排毒,去火消炎,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預防肝損傷、酒精肝。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曾報導,蒲公英根泡水代茶飲,可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酒精性肝損傷。

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蒲公英還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有著“天然抗生素”之稱,冬季乾燥,易上火、嗓子疼,用蒲公英泡水,可以有效緩解,還可以利尿排毒!

做法:蒲公英根洗淨,切成小段,烘炒製成幹茶,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如果是脾胃虛寒者,可以搭配刺玫花,做成蒲公英刺玫茶,泡水喝,不寒不燥,更佳溫和。

增強體能,喝點紅棗茶

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其含有環磷酸腺苷,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紅棗含糖類、有棗含糖類、有機酸、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和c。性平,味甜醇,能補脾胃,用於脾胃虛弱。紅棗含糖量高,產生熱量大,因此特別適合在冬天食用。

做法:每次用紅棗10-15顆最好,把棗皮切破,放在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常服有健胃滋補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良療飲料。

第五件:睡前做做暖腳操

冬季每晚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腳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進下肢血液迴圈,防止凍傷,就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暖腳操這麼做:

1、取坐姿,兩腿向前伸直,雙手放在臀部兩側的地面上,自然呼吸。兩臂伸直,上身向後傾。兩腳保持伸直狀態,將十個腳趾向前和向後扭動,重複練習10次。

2、兩臂伸直,上身向後傾。以踝關節為支點,儘量向前、後方向扭動兩腳,至少練習10次。

3、將兩腳同時旋轉;首先是兩腳沿順時針方向;然後是兩腳沿逆時針方向;接著是左腳沿順時針方向、右腳沿逆時針方向;最後是右腳沿順時針、左腳沿逆時針方向。每種各做10次。

第六件:按揉太溪穴,保養腎臟

四季養生的原則是: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

既有效又簡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

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第七件:每日“風”一下

寒冷的季節,為了保持室溫常常要門窗緊閉,可是在不通風的環境中,容易出現頭暈、乏力、胸悶、煩躁等現象,甚至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小時大約要呼出20升的二氧化碳,如兩個人在密閉的6平方米房間從事輕度勞動,8小時後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就可達到致命的程度。

因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也應該利用白天最暖和的1小時進行通風換氣,每次開窗10~15分鐘即可,這樣不但可以讓房間內的空氣流動,從視窗射進來的陽光也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對體寒的這部分人群特別地適合。

做法:用3克熟普洱茶,適量的蜂蜜。普洱茶放入杯中,用滾水沖泡;等到茶湯冷卻至50-60℃的時候根據個人口味調入適量蜂蜜。

喝酒護肝,喝點蒲公英根茶

蒲公英不僅是好吃的野菜,也是好用的中草藥,入肝經,護肝排毒,去火消炎,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預防肝損傷、酒精肝。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曾報導,蒲公英根泡水代茶飲,可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酒精性肝損傷。

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蒲公英還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有著“天然抗生素”之稱,冬季乾燥,易上火、嗓子疼,用蒲公英泡水,可以有效緩解,還可以利尿排毒!

做法:蒲公英根洗淨,切成小段,烘炒製成幹茶,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如果是脾胃虛寒者,可以搭配刺玫花,做成蒲公英刺玫茶,泡水喝,不寒不燥,更佳溫和。

增強體能,喝點紅棗茶

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其含有環磷酸腺苷,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紅棗含糖類、有棗含糖類、有機酸、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和c。性平,味甜醇,能補脾胃,用於脾胃虛弱。紅棗含糖量高,產生熱量大,因此特別適合在冬天食用。

做法:每次用紅棗10-15顆最好,把棗皮切破,放在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常服有健胃滋補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良療飲料。

第五件:睡前做做暖腳操

冬季每晚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腳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進下肢血液迴圈,防止凍傷,就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暖腳操這麼做:

1、取坐姿,兩腿向前伸直,雙手放在臀部兩側的地面上,自然呼吸。兩臂伸直,上身向後傾。兩腳保持伸直狀態,將十個腳趾向前和向後扭動,重複練習10次。

2、兩臂伸直,上身向後傾。以踝關節為支點,儘量向前、後方向扭動兩腳,至少練習10次。

3、將兩腳同時旋轉;首先是兩腳沿順時針方向;然後是兩腳沿逆時針方向;接著是左腳沿順時針方向、右腳沿逆時針方向;最後是右腳沿順時針、左腳沿逆時針方向。每種各做10次。

第六件:按揉太溪穴,保養腎臟

四季養生的原則是: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

既有效又簡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

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第七件:每日“風”一下

寒冷的季節,為了保持室溫常常要門窗緊閉,可是在不通風的環境中,容易出現頭暈、乏力、胸悶、煩躁等現象,甚至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小時大約要呼出20升的二氧化碳,如兩個人在密閉的6平方米房間從事輕度勞動,8小時後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就可達到致命的程度。

因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也應該利用白天最暖和的1小時進行通風換氣,每次開窗10~15分鐘即可,這樣不但可以讓房間內的空氣流動,從視窗射進來的陽光也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