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喜歡喝熱水?

因為他們歷經了千辛萬苦,才喝上熱水。

圖:愛保溫杯愛熱水的各路明星

中國人喜歡喝熱水,所以中國人喜歡保溫杯。相對于慣喝涼水的歐美日韓,中國人愛喝熱水的習慣顯得特立獨行。

這個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上層中國,有著悠久的“喝熱水傳統”

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人自古便有喝熱水的傳統。

此話只說對了一半。

基於衛生原因,上層中國,確實有著悠久的喝熱水的傳統。

明代天啟年間,大臣楊漣因彈劾宦官魏忠賢而遭到迫害。

屢受酷刑拷打後,楊漣“知璫意不可回,每晨起多飲涼水,以求速死”①。

欲“飲涼水求速死”,顯見楊漣相信喝涼水有害身體健康。未入獄前的楊漣,自當以喝熱水為日常生活的首選。

清代詩人袁枚的孫子袁祖志(1827-~1898),在上海辦過報紙,還做過縣令。1883年赴西歐各國遊歷了10個多月,已注意到東方人愛喝熱水、西方人愛喝涼水這一區別的存在。歸來後,袁祖志特別撰文詳述東西風俗的異同。

文章寫道:

“中土戒飲涼水,以防壞腹,泰西務飲冷水,以為除熱;中土酒必溫而飲之,泰西則皆冷以嘗之。”②

袁既然認為中土有一種“飲涼水壞腹”的普遍觀念,想來,他本人以及他身邊的朋友,應該大都愛喝、常喝熱水。

圖:1871年,湯姆遜為總理衙門滿大臣成林、文祥、寶鋆(從左至右)拍攝的合影。

照片中的茶几顯示,這些人屬於愛喝熱水、戒飲涼水的那部分中國人。

底層中國,還有著悠久的“喝涼水傳統”

基於經濟原因,底層中國,還有著同樣悠久的喝涼水的傳統。

唐武宗時期,日本僧人圓仁來華,見到山東一帶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來了極貴重的客人,“便與空餅、冷菜”,作為招待的佳餚③。

這些底層人,因燃料缺乏,熱菜熱飯都沒得吃,

自然更喝不上熱水。

宋元時期,出現了獨立運營的茶肆、茶樓、茶坊,喝茶的風氣深入底層社會。但普通人還是承擔不起燒開水煮茶的燃料成本,所以,茶販們提著茶壺沿門挨家挨戶叫賣“點茶”(用沸水泡茶),就成了一門很興盛的生意,名叫“提茶瓶”④。因為煮開水比做飯更費燃料,宋元時期的普通人家,日常生活中,“除了做飯(外)不生火,不準備熱水。……一般家庭一年四季喝生水,

只有老人和生病的人才煮開水喝。”⑤

到了清代,“戒飲涼水以防壞腹”的中土風俗,仍只存在於上層社會,多數底層民眾繼續喝涼水。當然,如果水太髒,也會做一些有限的處理。

比如,乾隆年間,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他們注意到,天津白河兩岸民眾,並不直接飲用混濁的河水,而是“把河水取上來之後,用一些明礬放在一個穿孔的竹筒內,然後把這個竹筒放在水裡攪動”。同治年間,日本蘭學家峰源藏造訪上海,也見到上海民眾用同樣的辦法飲用江水——“江水非常混濁,無法直接飲用,用明礬將濁泥之類的汙物沉澱後,才漸漸可以吞咽”⑥。明礬可以沉澱河水中的泥沙等懸浮物,但殺不死河水中的病菌。

圖:八國聯軍攻陷紫禁城後,在乾清宮內合影。聯軍帶來了新的鑿井技術,使京城民眾得以飲用到地下幾百米處的甜水。

進入民國後,底層普通人仍然喝不起熱水

進入民國,西方細菌學說傳入,“喝熱水”獲得科學支持,知識界呼籲民眾喝熱水的聲音變大。政府轉型,也意識到自身在公共衛生方面負有責任,開始斷斷續續向民間推廣喝熱水。

比如,1918年前後,京師員警廳曾針對北京民眾直接飲用生井水一事,多次利用媒體“婉言相勸”,宣傳涼水應煮沸後再喝。針對當時流行的汽水,員警廳也制定了行業品質標準,要求“所用之水必須清潔熟水,至少須煎沸至三十分鐘之久,須用砂鍋過濾一次以上,不得僅用布濾其水,濾內之砂或炭每一日須用熟水洗滌一次”。⑦

再如,1929年出版的《訓練總監部軍事講話》,要求軍人盡可能不要飲用生水,“不得已而飲生水時、應經軍醫或上官之許可、擇水而飲之。”1935年出版的《高中軍事看護學(上冊)》,要求學員“不可飲生水,並宜養成不飲生水的習慣”。1936年出版的《現代軍隊事務實施大全》,要求“各連應具備煮沸之茶,供給公用,嚴禁濫飲生水”。⑧

再如,1930年代,褚民誼(時任國民衛生建設委員會委員長)撰文《衣食住行之衛生要則》,號召民眾盡可能不要飲用生水,“水中所含細菌至夥,飲生水為致疾疫之重要原因,然水之不清潔者,即不甚沸之水,亦宜致疾。”大約同期,熊希齡等人所創辦之香山慈幼院,“所用食品皆煮熟,並禁飲涼水”、“飲料為井水,但禁飲涼水甚嚴”。⑨1946年,中共主辦的《群眾》週刊刊文《怎樣預防霍亂》,號召民眾“千萬不要飲生水!霍亂的發生,十居八九是由於飲生水,所以,我們一定要飲開水。”

政府與知識界從衛生角度宣傳“喝熱水”,但是否能夠收效,仍取決於經濟角度。

“上海熟水的供給,很是便利,熟水店到處都是,銅元一枚可購沸水二杓或三杓,每杓約容水25兩。如購熱水,銅元一枚,可購三杓至四杓,取價既廉,所以家庭煮飯沏茶,大都購用開水,以省燃料。記帳家庭都有開水的費用,平均每家全年購開水4436.5杓,值7.58元,或平均每月購370杓,值0.63元。家內洗濯用自來水的占68%,用井水的占14%,用河水的占18%。至於飲食用的熟水,是從熟水店買來的。”⑩

在更廣闊的農村,也可能有類似“熟水店”一類賣開水的鋪子存在,但迫於經濟壓力,普通民眾仍選擇繼續喝生水。1930年代,學者陳翰笙聯合北平社會調查所,對河北保定清苑縣的11個村進行社會調查。結果顯示:

“一般農戶的燃料,是樹根、麥秸和乾草。不過他們只在做飯時燒火,而且只要燒熟幾把小米就熄火了。由於燃料不足,村民們喝不起開水,平時都是喝生水,直接飲用井裡或河裡的稍稍經過沉澱後的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是這樣。1930年,11村2119戶人家中,竟只有2個暖水瓶;1936年總共有4個;1946年有18個(農戶此時已增至2595家),暖水瓶是頗為罕見的奢侈品。清苑農戶有一個普遍的習慣,就是家裡來客也不燒水,而是讓孩子拿上一把小茶壺去水鋪買開水,店主灌滿開水,還常常捏上一小撮茶葉。當時一般村裡總有那麼幾戶專賣開水的水鋪,對於只有偶爾情況下才消費開水的村民來說,一次花費一兩分錢去買,當然是最經濟的辦法。集中燒水者也有一些微薄的利潤。稍一留心就會發現,即使這樣很小的事情後面,既包含著農民們很精明的計算,也反映著他們實際的消費水準。”(11)

那些較之保定清苑縣更偏遠的縣份,情況自然也不會更好。比如,民國時期修撰的《平壩縣誌》裡,“飲料”一條下,有如下記載:

“飲水純取井,泉、河流之天然品。縣城飲井水,四鄉則井,河各半。茶葉,縣中亦產,惟漢、仲(筆者注:仲家,當時對該地一部少數民族的稱呼)中產階級以上者飲之,其餘多飲涼水。”(12)

圖:美國農業學家、教育家卜凱(John Lossing Buck)所著《中國農家經濟》(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封面及內文。卜凱曾深入調查民國農村,書中多次提到農村普遍飲用生水的問題。

多數國人可隨心所欲喝熱水,已是90年代中期

1949年之後,官方全面加強了“喝熱水”“喝開水”的宣傳和推廣。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一再號召“要反復教育群眾喝開水和消毒過的水,不喝生水”;各種官方編纂的《農村衛生院課本》也一致要求“衛生員應當積極宣傳喝開水的好處,帶動群眾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13)

在農村,類似的開水供應,只在“公共食堂”時期(1958~1960)短暫出現。比如,據官方說法,貴州赫章媽姑人民公社的民眾“長期以來都是喝生水”,公共食堂成立後,“炊事員把開水送到工地,大家都養成了喝開水的好習慣。……瘧疾大大減少,拉肚子的現象巳基本消失了”。山西稷山縣西位管理區食堂,則在1960年的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上宣稱,該食堂已“做到了不喝生水,不喝冷水,不吃生飯,不吃冷飯……一年來沒有發生過食物中毒,各種腸胃傳染病也很少見到。”(15)不管這些官方自述是否真實,作為當年的一種宣傳材料,喝開水防拉肚子、防傳染病的觀念,已借此深入農村百姓腦海。

公共食堂失敗後,因大煉鋼鐵導致燃料更加短缺的農村,又回復到了喝涼水、喝生水的傳統。1970年,作家楊絳下放至河南“五七幹校”從事農業勞動,不得不喝生水,因為“在當地,草也是希罕物品,乾草都連根鏟下充燃料。”(16)

這種燃料短缺,直到80年代,仍頻繁見諸各種官方資料。70年代,官方提倡搞“人工沼氣”,核心宣傳內容之一就是“辦了沼氣,解決了燃料不足的困難,改變了部分群眾原來喝生水的情況”;80年代全國推廣省柴灶,核心宣傳內容之一同樣是“解決了農村部分群眾喝開水難的問題,方便了群眾的生活,節約了柴草和煤炭。”(17)

無論城鄉、無論貧富,多數中國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喝上熱水,時間已是90年代中期,距今不過20年。這一點,可以由保溫瓶的普及程度觀察得知:1957年,全國保溫瓶年產量只有0.3億個,1975年只有0.69億個;1983年,年產量飆升至1.38億個,1984年達1.49億個,1988年為2.07億個;1994年為2.38億個;1997年為2.66億個,達到了最高峰值。(18)

回到開篇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特別喜歡喝熱水?

因為中國人特別不容易,才剛剛喝上熱水啊。

圖:在今天,能喝上熱水的保溫杯並不是所謂“大院文化”的產物,它受城市中老年人喜愛,也是農民工出行的標配

也見到上海民眾用同樣的辦法飲用江水——“江水非常混濁,無法直接飲用,用明礬將濁泥之類的汙物沉澱後,才漸漸可以吞咽”⑥。明礬可以沉澱河水中的泥沙等懸浮物,但殺不死河水中的病菌。

圖:八國聯軍攻陷紫禁城後,在乾清宮內合影。聯軍帶來了新的鑿井技術,使京城民眾得以飲用到地下幾百米處的甜水。

進入民國後,底層普通人仍然喝不起熱水

進入民國,西方細菌學說傳入,“喝熱水”獲得科學支持,知識界呼籲民眾喝熱水的聲音變大。政府轉型,也意識到自身在公共衛生方面負有責任,開始斷斷續續向民間推廣喝熱水。

比如,1918年前後,京師員警廳曾針對北京民眾直接飲用生井水一事,多次利用媒體“婉言相勸”,宣傳涼水應煮沸後再喝。針對當時流行的汽水,員警廳也制定了行業品質標準,要求“所用之水必須清潔熟水,至少須煎沸至三十分鐘之久,須用砂鍋過濾一次以上,不得僅用布濾其水,濾內之砂或炭每一日須用熟水洗滌一次”。⑦

再如,1929年出版的《訓練總監部軍事講話》,要求軍人盡可能不要飲用生水,“不得已而飲生水時、應經軍醫或上官之許可、擇水而飲之。”1935年出版的《高中軍事看護學(上冊)》,要求學員“不可飲生水,並宜養成不飲生水的習慣”。1936年出版的《現代軍隊事務實施大全》,要求“各連應具備煮沸之茶,供給公用,嚴禁濫飲生水”。⑧

再如,1930年代,褚民誼(時任國民衛生建設委員會委員長)撰文《衣食住行之衛生要則》,號召民眾盡可能不要飲用生水,“水中所含細菌至夥,飲生水為致疾疫之重要原因,然水之不清潔者,即不甚沸之水,亦宜致疾。”大約同期,熊希齡等人所創辦之香山慈幼院,“所用食品皆煮熟,並禁飲涼水”、“飲料為井水,但禁飲涼水甚嚴”。⑨1946年,中共主辦的《群眾》週刊刊文《怎樣預防霍亂》,號召民眾“千萬不要飲生水!霍亂的發生,十居八九是由於飲生水,所以,我們一定要飲開水。”

政府與知識界從衛生角度宣傳“喝熱水”,但是否能夠收效,仍取決於經濟角度。

“上海熟水的供給,很是便利,熟水店到處都是,銅元一枚可購沸水二杓或三杓,每杓約容水25兩。如購熱水,銅元一枚,可購三杓至四杓,取價既廉,所以家庭煮飯沏茶,大都購用開水,以省燃料。記帳家庭都有開水的費用,平均每家全年購開水4436.5杓,值7.58元,或平均每月購370杓,值0.63元。家內洗濯用自來水的占68%,用井水的占14%,用河水的占18%。至於飲食用的熟水,是從熟水店買來的。”⑩

在更廣闊的農村,也可能有類似“熟水店”一類賣開水的鋪子存在,但迫於經濟壓力,普通民眾仍選擇繼續喝生水。1930年代,學者陳翰笙聯合北平社會調查所,對河北保定清苑縣的11個村進行社會調查。結果顯示:

“一般農戶的燃料,是樹根、麥秸和乾草。不過他們只在做飯時燒火,而且只要燒熟幾把小米就熄火了。由於燃料不足,村民們喝不起開水,平時都是喝生水,直接飲用井裡或河裡的稍稍經過沉澱後的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是這樣。1930年,11村2119戶人家中,竟只有2個暖水瓶;1936年總共有4個;1946年有18個(農戶此時已增至2595家),暖水瓶是頗為罕見的奢侈品。清苑農戶有一個普遍的習慣,就是家裡來客也不燒水,而是讓孩子拿上一把小茶壺去水鋪買開水,店主灌滿開水,還常常捏上一小撮茶葉。當時一般村裡總有那麼幾戶專賣開水的水鋪,對於只有偶爾情況下才消費開水的村民來說,一次花費一兩分錢去買,當然是最經濟的辦法。集中燒水者也有一些微薄的利潤。稍一留心就會發現,即使這樣很小的事情後面,既包含著農民們很精明的計算,也反映著他們實際的消費水準。”(11)

那些較之保定清苑縣更偏遠的縣份,情況自然也不會更好。比如,民國時期修撰的《平壩縣誌》裡,“飲料”一條下,有如下記載:

“飲水純取井,泉、河流之天然品。縣城飲井水,四鄉則井,河各半。茶葉,縣中亦產,惟漢、仲(筆者注:仲家,當時對該地一部少數民族的稱呼)中產階級以上者飲之,其餘多飲涼水。”(12)

圖:美國農業學家、教育家卜凱(John Lossing Buck)所著《中國農家經濟》(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封面及內文。卜凱曾深入調查民國農村,書中多次提到農村普遍飲用生水的問題。

多數國人可隨心所欲喝熱水,已是90年代中期

1949年之後,官方全面加強了“喝熱水”“喝開水”的宣傳和推廣。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一再號召“要反復教育群眾喝開水和消毒過的水,不喝生水”;各種官方編纂的《農村衛生院課本》也一致要求“衛生員應當積極宣傳喝開水的好處,帶動群眾養成喝開水的好習慣。”(13)

在農村,類似的開水供應,只在“公共食堂”時期(1958~1960)短暫出現。比如,據官方說法,貴州赫章媽姑人民公社的民眾“長期以來都是喝生水”,公共食堂成立後,“炊事員把開水送到工地,大家都養成了喝開水的好習慣。……瘧疾大大減少,拉肚子的現象巳基本消失了”。山西稷山縣西位管理區食堂,則在1960年的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上宣稱,該食堂已“做到了不喝生水,不喝冷水,不吃生飯,不吃冷飯……一年來沒有發生過食物中毒,各種腸胃傳染病也很少見到。”(15)不管這些官方自述是否真實,作為當年的一種宣傳材料,喝開水防拉肚子、防傳染病的觀念,已借此深入農村百姓腦海。

公共食堂失敗後,因大煉鋼鐵導致燃料更加短缺的農村,又回復到了喝涼水、喝生水的傳統。1970年,作家楊絳下放至河南“五七幹校”從事農業勞動,不得不喝生水,因為“在當地,草也是希罕物品,乾草都連根鏟下充燃料。”(16)

這種燃料短缺,直到80年代,仍頻繁見諸各種官方資料。70年代,官方提倡搞“人工沼氣”,核心宣傳內容之一就是“辦了沼氣,解決了燃料不足的困難,改變了部分群眾原來喝生水的情況”;80年代全國推廣省柴灶,核心宣傳內容之一同樣是“解決了農村部分群眾喝開水難的問題,方便了群眾的生活,節約了柴草和煤炭。”(17)

無論城鄉、無論貧富,多數中國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喝上熱水,時間已是90年代中期,距今不過20年。這一點,可以由保溫瓶的普及程度觀察得知:1957年,全國保溫瓶年產量只有0.3億個,1975年只有0.69億個;1983年,年產量飆升至1.38億個,1984年達1.49億個,1988年為2.07億個;1994年為2.38億個;1997年為2.66億個,達到了最高峰值。(18)

回到開篇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特別喜歡喝熱水?

因為中國人特別不容易,才剛剛喝上熱水啊。

圖:在今天,能喝上熱水的保溫杯並不是所謂“大院文化”的產物,它受城市中老年人喜愛,也是農民工出行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