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戲瘋子”吳秀波:我就是司馬懿,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作者:粉墨

首發於:冰點八卦(bdbg818)

娛樂圈是什麼人都不缺的,有會演戲的,有不會演戲的,有真正的演員,也有流量花瓶。

會演戲的,在哪裡都是戲,俗稱“戲精”,但是這樣的人只會博眼球、上熱搜;

有不會演戲的,有時候後忘了自己在什麼場合,有時候因為直腸子得罪了人都不知道,但這樣的人更是熱搜的常客,不過大多都是黑料;

有真正的演員的,打戲、爆破戲……都是自己上,所以現在身上都會留有自己扮演角色的痕跡;

有流量花瓶,靠著一兩部劇火起來都快忘了自己是男是女了,沒事耍耍帥、曬曬美,等真的拍戲的時候,不是記不住臺詞,就是各種耍大牌,最終作品的效果就是假!醜!作!被人詬病!

且不說在娛樂圈怎麼做人,只要是頂著“演員”這兩個字,就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最近國產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正在熱播中,在很多人看來歷史劇都是一板一眼的,比較枯燥和乏味,除了“人海戰術”,歷史劇似乎也沒有什麼看點。

但這部劇會刷新你對歷史劇的全新的看法。因為關於歷史劇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太多了,很多人都會覺得太多太長會枯燥,太短太少有難以表達完整的歷史事件。除了影視作品,還有各種的史書、小說,所以關於歷史題材的影視劇,

除非拍出自己的新意,不然口碑還是難以維持的。

《虎嘯龍吟》卻用新的方式演繹了一段舊的歷史。如果你把這部劇當成一部真正的正劇來看,其實你錯了,因為其中也有幽默與詼諧的地方,裡面有大量的家庭生活寫照,以及對小人物的淋漓盡致的刻畫等;但是如果你真的把它當做一個戲說的歷史來看,你又錯了,因為其中大多數的歷史部分都與史實相符合,

而且都有詳盡的出處,真的可以說,把三國拍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的歷史。

《虎嘯龍吟》中有權謀對決,還有烽煙滾滾,緊張刺激的劇情中不乏幽默,司馬懿和諸葛亮兩軍對戰中的喊話情節,令人捧腹。

當然,《虎嘯龍吟》能拍的這麼精彩,少不了其中的一個人物大軍師司馬懿的扮演者——吳秀波。

從《北京遇上西雅圖》之後,這個被稱為“雅痞”的大叔徹底的火了。而在《虎嘯龍吟》裡面,司馬懿這個角色就是為吳秀波打造的,有人說是司馬懿成就了吳秀波,不如說是吳秀波成就了司馬懿。

因為在我們後人的眼裡,司馬懿只是一個活在三國歷史裡面的人物,就算歷史刻畫的多麼有血有肉,但是沒有一個具體的形象,而在之前的《軍師聯盟》和現在的《虎嘯龍吟》中,吳秀波給我們的呈現的司馬懿就是我們在歷史材料中看到的那樣。有血有肉有,有情有義,有喜怒哀樂、也有愛恨情仇。

其實在塑造這個人物上,吳秀波可謂是“不瘋魔不成活”,為此他還得到了一個“戲瘋子”的稱號。

從《軍師聯盟》中的青澀有抱負,到《虎嘯龍吟》中的隱禪讓,吳秀波主演的這個司馬懿人物性格飽滿,雖說與歷史有些出入,但從影視劇作角度看,這個人物真的是挺有生命力的。

吳秀波在拍《軍師聯盟》的時候,為了演一幕磕頭磕到流血的片段,不知重複排練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他自己感覺還不夠好,一次又一次逼著自己把妝磕花了,然後再上妝重新排練,最後才能有那麼精彩的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

後來在劇中為了拍出更真實的畫面,他沒有使用替身演員,自己從臺階上滾了下來,後來休養了一周才有所好轉,然而波叔立馬又投入到拍攝工作中。吳秀波的這種敬業的精神值得很多流量小生學習!”戲瘋子“的稱號當著不愧啊!

《虎嘯龍吟》中最讓人精彩的劇情,一定是司馬懿黑化後的樣子了。前有曹叡鎮壓著,後有曹氏宗親的緊逼,隱忍幾十年的司馬懿,最終選擇反抗掙扎。

大開殺戒後的司馬懿徹底黑化,在他心中,為了完成自己的抱負必須剷除一切阻礙他的人,於是柏靈筠死了,小沅死了,連親信侯吉都與他反目。這時的司馬懿光一個眼神就挺嚇人!

方谷之戰的時候,司馬懿更是把諸葛亮氣的吐血,而當時司馬懿的表情,吐著舌頭,甩著頭,手裡拿著烏龜,一副嘲諷的臉面。再看看諸葛亮的表情,也是一臉的痛恨,而在歷史上“淡定先生”諸葛亮也有這等萬般無奈的時候。心疼諸葛先生,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

也就是這樣的“不顧形象”,完全將自己和人物的命運相關聯的表演才真的是好的表演。

司馬懿這個人物對於吳秀波來說是他的一個夢想,當吳秀波成名成角以後,最想完成的就是司馬懿這個人物,這部劇算是吳秀波的一個賭注吧,在拍攝之前他就為這個人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可以說,在劇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吳秀波本人,而是一個“活”著的司馬懿。

雖然會有人覺得有些情節和史實有出入,但是畢竟是藝術作品,肯定有加工和精化的部分,而且史實中的司馬懿也是史官等人的記載,肯定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細節不必去深究,深究的是這個角色給我們帶來的震撼。

有人說是司馬懿成就了吳秀波,不如說是吳秀波成就了司馬懿。

因為在我們後人的眼裡,司馬懿只是一個活在三國歷史裡面的人物,就算歷史刻畫的多麼有血有肉,但是沒有一個具體的形象,而在之前的《軍師聯盟》和現在的《虎嘯龍吟》中,吳秀波給我們的呈現的司馬懿就是我們在歷史材料中看到的那樣。有血有肉有,有情有義,有喜怒哀樂、也有愛恨情仇。

其實在塑造這個人物上,吳秀波可謂是“不瘋魔不成活”,為此他還得到了一個“戲瘋子”的稱號。

從《軍師聯盟》中的青澀有抱負,到《虎嘯龍吟》中的隱禪讓,吳秀波主演的這個司馬懿人物性格飽滿,雖說與歷史有些出入,但從影視劇作角度看,這個人物真的是挺有生命力的。

吳秀波在拍《軍師聯盟》的時候,為了演一幕磕頭磕到流血的片段,不知重複排練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他自己感覺還不夠好,一次又一次逼著自己把妝磕花了,然後再上妝重新排練,最後才能有那麼精彩的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

後來在劇中為了拍出更真實的畫面,他沒有使用替身演員,自己從臺階上滾了下來,後來休養了一周才有所好轉,然而波叔立馬又投入到拍攝工作中。吳秀波的這種敬業的精神值得很多流量小生學習!”戲瘋子“的稱號當著不愧啊!

《虎嘯龍吟》中最讓人精彩的劇情,一定是司馬懿黑化後的樣子了。前有曹叡鎮壓著,後有曹氏宗親的緊逼,隱忍幾十年的司馬懿,最終選擇反抗掙扎。

大開殺戒後的司馬懿徹底黑化,在他心中,為了完成自己的抱負必須剷除一切阻礙他的人,於是柏靈筠死了,小沅死了,連親信侯吉都與他反目。這時的司馬懿光一個眼神就挺嚇人!

方谷之戰的時候,司馬懿更是把諸葛亮氣的吐血,而當時司馬懿的表情,吐著舌頭,甩著頭,手裡拿著烏龜,一副嘲諷的臉面。再看看諸葛亮的表情,也是一臉的痛恨,而在歷史上“淡定先生”諸葛亮也有這等萬般無奈的時候。心疼諸葛先生,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

也就是這樣的“不顧形象”,完全將自己和人物的命運相關聯的表演才真的是好的表演。

司馬懿這個人物對於吳秀波來說是他的一個夢想,當吳秀波成名成角以後,最想完成的就是司馬懿這個人物,這部劇算是吳秀波的一個賭注吧,在拍攝之前他就為這個人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可以說,在劇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吳秀波本人,而是一個“活”著的司馬懿。

雖然會有人覺得有些情節和史實有出入,但是畢竟是藝術作品,肯定有加工和精化的部分,而且史實中的司馬懿也是史官等人的記載,肯定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細節不必去深究,深究的是這個角色給我們帶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