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個民族45口人,這個家庭滿滿的都是幸福

蒙古族的奶茶和手把肉、回族的油香和饊子、漢族的炒菜和餃子、達斡爾族的柳蒿芽湯、鄂溫克族的奶幹、滿族的沙琪瑪……錯落擺開的4張餐桌上,堆滿各民族誘人的美食。

這是夏民山。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夏民山6個兄弟姐妹的14個兒女中,有不少人與其他民族通婚,家裡的民族成分越來越豐富。

夏民山的大哥夏民生有4個兒媳婦,分別來自4個不同的民族:“大兒媳婦是回族,二兒媳婦是蒙古族,三兒媳婦是達斡爾族,四兒媳婦是漢族。

”講起自己的多民族家庭,這位67歲的老人臉上露出幸福笑容。

“一個家裡生活著這麼多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文化、禁忌,要想讓這個大家庭和諧,就得做到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夏民山說。

夏民山妹妹夏民菊的兒子韓偉與兒媳婦安娜,一個是回族,一個是鄂溫克族。崇尚商業的回族和崇尚遊牧的鄂溫克族,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從談婚論嫁的那一天起,

兩家人就達成共識,不僅要舉辦回族特色婚禮,還要舉辦鄂溫克族特色婚禮。兩場婚禮都異常精彩,吸引各民族親朋好友齊聚一堂。

這是夏民山妹妹夏民菊的鄂溫克族兒媳婦安娜。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我家有這麼多民族,都是源於愛情。”美麗的鄂溫克族姑娘安娜說,

我們兩人工作的地方相隔上百公里,是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一見鍾情,最終走到了一起。

安娜和丈夫韓偉,一個是鄂溫克族,一個是回族;一個接受蒙古語授課教育,一個接受漢語授課教育;一個是陳巴爾虎旗的公務員,一個是新巴爾虎左旗的檢察官。因為生活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兩人給兒子取了一個蒙古語名字——“韓蓋”,意為“有著藍天、白雲、草原、河流的世界。

2009年冬季的一個午後,寒冷籠罩著大地,陰霾的天空正醞釀著一場大雪。吃完午飯坐在家裡看電視的夏民山,無意間抬頭望見,不遠處的自家食品廠濃煙滾滾。他邊喊家人,邊報火警,當跑到著火的地方時為時已晚,600平方米的廠房以及內部的設備、原材料化為灰燼。

“看著失火的廠房剩下的空架子,感覺生活沒有了希望。”沉浸在悲痛中的夏民山愁眉不展、悶頭不語。因為時間已到了年底,

不僅北方的冬季已不適合施工,就連建築工人都招不到,更何況還有成堆的訂單等著完成。

“別怕,我來當總指揮,全家人自己動手,咱們東山再起。”人群中傳來大哥夏民生的聲音。還在零星冒著黑煙的廠房前,大哥與從四面八方齊聚到火災現場的30多口家人商量廠子修繕重建的事宜。

第二天,小鎮上的人們發現,夏家人經營的飯館、牛肉幹店、修理鋪、蛋糕店紛紛關門歇業,這些小老闆都當起了泥瓦工;跑運輸的家人們,也不再接活兒,用營運車幫忙運輸建築材料;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家人們,下班直接到施工現場幫忙;女人們架起爐子燒水,老人們負責後勤保障……

一大家子人熱火朝天忙碌了1個月,失火的廠房修繕一新。在巴彥庫仁鎮貝爾街上,夏家食品有限公司又重新開門營業。

夏民山的滿族兒媳李恒鑫從家中的糕點廠內端出做好的糕點家2014年7月拍攝的家庭合影(翻拍照片,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雖然民族不同、性格不同,但家裡每一個成員都以包容的心態去待人接物,更是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工作生活。良好的家風會影響和感染每一個家庭成員和身邊的朋友。”夏民山說。

與夏家一樣,在多民族聚集的內蒙古,平均8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多民族混合家庭,各民族之間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信任、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湖水平靜,鴻雁就平安。”生活在內蒙古的人們深知這句蒙古族諺語的道理。如果說中華民族大家庭是皎潔星空,那麼每一個小家庭就是閃爍其間的星辰。有了一個個像夏家一樣彙聚民族團結大愛的小家庭,中華民族大家庭才能如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如吸鐵石那樣牢牢吸在一處。

這些小老闆都當起了泥瓦工;跑運輸的家人們,也不再接活兒,用營運車幫忙運輸建築材料;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家人們,下班直接到施工現場幫忙;女人們架起爐子燒水,老人們負責後勤保障……

一大家子人熱火朝天忙碌了1個月,失火的廠房修繕一新。在巴彥庫仁鎮貝爾街上,夏家食品有限公司又重新開門營業。

夏民山的滿族兒媳李恒鑫從家中的糕點廠內端出做好的糕點家2014年7月拍攝的家庭合影(翻拍照片,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雖然民族不同、性格不同,但家裡每一個成員都以包容的心態去待人接物,更是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工作生活。良好的家風會影響和感染每一個家庭成員和身邊的朋友。”夏民山說。

與夏家一樣,在多民族聚集的內蒙古,平均8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多民族混合家庭,各民族之間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相互信任、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湖水平靜,鴻雁就平安。”生活在內蒙古的人們深知這句蒙古族諺語的道理。如果說中華民族大家庭是皎潔星空,那麼每一個小家庭就是閃爍其間的星辰。有了一個個像夏家一樣彙聚民族團結大愛的小家庭,中華民族大家庭才能如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如吸鐵石那樣牢牢吸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