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曲:張治宇和他的紀實小說《村黨支部書記》

河曲視窗網訊:2009——2014年擔任河曲縣劉家塔村黨支部書記,

從村支部書記的位子上退下來後,利用閒暇之余耗時30個月的時間創作了42.5萬字紀實小說——《村黨支部書記》。他,就是山西省河曲縣劉家塔村農民張治宇。近日,這部反映農村生活的紀實小說已由北京開明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張治宇,高中文化,上學時就喜讀哲學,兼涉法律,且熱愛文學,酷愛寫作。

“如何擺脫劉家塔村的貧窮,使鄉親們儘快富起來”——無時無刻不在牽動這個“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每一根神經,

2009年張治宇成了劉家塔村的領頭人,他心裡有百姓、肩頭有責任。劉家塔村是河曲縣出了名的貧困角落,稱得上一個被地球遺忘的角落,乾旱,貧瘠,山多石多土地匱,石頭山,當地農民甚至不能和土坷垃打交道,只好“靠山吃石頭”……時刻關心村子的發展,張治宇的心裡裝著整個村子,他有著“文武雙全”真本事,自從事農村基層工作以來,總是農具、文具隨身帶,
他是一位樸實的村支書,他的事蹟很平凡,但他卻是許多基層党支書的典型代表,是忠誠乾淨擔當的共產黨員幹部的突出代表。

2014年卸任村黨支部書記,仍然做到胸中有大義,筆下有“乾坤”。強烈的擔當精神,盡匹夫之責,歷時30個月妙手著文《村黨支部書記》,以真實的農村歷史事件為依託,圍繞農村實際,以農村黨支部書記在任期內如何執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如何確保地方基層政府局面穩定;如何為村莊緊跟形勢發展,

為村民保利益、促增長為焦點,深刻反映了貧困地區農村逐年的發展史,以及農村黨支部書記任期內的奮鬥史和辛酸史。通過描寫本人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參與處理本村煤礦暴利背後錯綜複雜的種種矛盾,運用紀實的手法,通俗的語言,將國家政策、地方政策、法律法規、鄉土民情等內容貫穿全書,真實地反映了一個貧困村莊如何從混亂到穩定的發展過程。
同時,也通過具體的事實提出了在新的發展時期,如何當好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作出了深刻而峻切的思考。

張治宇,作為原任劉家塔村黨支部書記,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懷揣對鄉親們的真誠和奉獻,和全村群眾一道實現著家鄉的繁榮和發展美夢能成真;他的《村黨支部書記》,傾情書寫著全村村民們的心聲,也記錄著大山深處一位村黨支部書記的為民情懷;為當今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續寫出一部新的《平凡的世界》,

為全黨上下正在行進中的精准扶貧和脫貧攻堅戰擂鼓助威,及時發出了時代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