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北省的一個縣,縣名一讀就錯,文物古跡之多,為中國所罕見

蔚縣位置圖

蔚縣,河北省張家口市轄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

總面積 3220平方千米 ,人口 50萬。是中國文化先進縣、剪紙藝術之鄉、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蔚縣護城河

一、歷史沿革

1、春秋為代國,戰國屬趙為代郡。秦置代縣,治今代王城,屬代郡。

2、東魏永安中(西元528-530年)改懷荒、禦夷二鎮(分別在張北縣與赤城縣北)置蔚州。

3、唐開元十二年(724年)於今蔚州鎮置安邊縣。天寶元年(742年)蔚州自靈丘縣移此。至德二載(757年)改安邊縣為興唐縣。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年)改名隆化縣,後唐同光初複名興唐縣。後晉改興唐縣為靈仙縣。

4、明初省,靈仙縣改置蔚州衛。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衛置蔚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蔚縣省入蔚州。

5、1913年改州為縣,屬直隸省口北道,1928年改屬察哈爾省。

6、1952年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專區,1959年劃歸張家口市,1961年複屬張家口專區(1968年改地區)。

1993年劃歸張家口市。

蔚縣剪紙

二、地名由來

蔚,一字多音,一般讀wèi,地名和姓名讀yù,以地理命名為例,為兩個地名(蔚州縣、蔚汾縣)、兩條河流(蔚汾河、蔚茹河)所專用。蔚縣因蔚州得名。

秦朝時期的代郡

第一種說法

戰國時期趙國廉頗因屢立戰功,趙孝成王十五年(西元前251年)把尉文封給他,號信平君。尉文即蔚州地。蔚州由此得名。見《史記·趙世家》第十三:“(孝成王)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國廉頗為信平君。”據《史記·索隱》注:“尉文蓋地名。或曰,尉,官;文,名。謂以尉文所食之地以封廉頗也。”《史記·正義》注釋:“尉文蓋蔚州地也。

信平,廉頗號也。”

第二種說法

蔚州因蔚汾河(水)而得名。

第三種說法

以草木茂盛貌,泛指蔚州的自然優美,來解釋“蔚州”的得名。這類似于《禹貢》的《爾雅注疏》中對中國古代“九州”的名稱的解釋。這種說法似缺乏史籍根據。

三、風景名勝

(一)文物古跡

蔚州歷史悠久,現存文物古跡之多,為中國所罕見。其中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21項,涵蓋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三大類。

1、蔚州古城。蔚州古城始建於北周大象二年,明洪武十年重修,古城周七裡十三步,城牆高三丈五尺,城門樓三座,角樓四座,敵樓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餘。東門為安定門,樓為景陽樓,南門為景仙門,樓為萬山樓,西門為清遠門,樓為廣運樓,三樓各五間高三層,三門外均建有高大雄壯的甕城、月城,城外為三丈餘深,七丈餘寬的護城河,三門外建有三關,即東關、南關、西關。城內建玉皇閣、南安寺塔、釋迦寺。這些帶有遼、元、明、清各時期建築風格,體現儒、釋、道不同文化特點的古建築群,成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宋家小莊堡

2、蔚州古堡。蔚縣古建以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古民居為主。古有“八百莊堡”之說,有村便有堡,見堡則是村,其數量之多,分佈廣。蔚縣廟、宮、觀、寺、院、庵、祠、塔數量位河北省之首。集中了遼、元、明、清、民間年間的古廟宇具備種類齊全、結構奇特、彩繪精美的特點。境內每有村寨莊堡,便有古戲樓,形式多樣,種類齊全。古民居集民俗、美學、建築、雕塑於一體,可見四合院、四進套院、九連環院等。暖泉鎮西古堡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戲樓為一體,呈甕城形制結構。記憶體明清風格民宅180所,較大連環套院5所,規整四合院49所。

3、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城南西側。是一座始建於北魏佛教盛行時期,重修於遼代的8面13級實心密簷磚塔,因坐落在南安寺,故名南安寺塔。此塔上下渾然一體,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莊重的閣樓。

4、暖泉書院。暖泉書院坐落於蔚縣暖泉鎮。暖泉鎮以鎮中心有一股三冬不凍的泉水而得名,書院亦因之而得名,整個書院以泉為勝,書院內五六月中無暑氣,二三更裡有書聲。書院東北角築有魁星樓,魁星樓為三層磚木式結構,可沿樓梯登上頂層極目遠望。這匠心獨具的暖泉書院的建造者是元代工部尚書、建築專家王敏。

(二)旅遊景點

1、小五臺山金河景區。蔚縣金河口森林公園位於小五臺山腳下,面積33萬畝,是北京周圍僅有的一處原始森林,生長著1320餘種植物和137種動物,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

2、暖泉古鎮。位於河北省蔚縣西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因有一年四季水溫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古鎮歷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築及民俗文化而聞名。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莊”,達到小鎮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先民在小小的暖泉鎮連修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三個城堡,足見此鎮人居和軍事防禦的雙重地位。

3、飛狐峪·空中草原。飛狐峪·空中草原景區,位於蔚縣南,太行山山頂,突兀拔起一片海拔2158米、30平方公里的草甸,它因高峻平坦而被冠以“空中草原”。飛狐峪是山嶽型風景旅遊景區,是歷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

4、龍壺灣景區。位於暖泉鎮趄坡村,景區建設以生態、農業、觀光為宗旨,建有純木質別墅群、特色窯洞、生態餐廳、有機採摘、林下養殖、濱水娛樂和水下攝影棚,這裡景色秀麗,處處鳥啼蟬嗚,木屋茅舍淡雅純樸,四周奇花異草,田園風光迷人,鄉土氣息濃郁,空氣潔淨清新。

三門外均建有高大雄壯的甕城、月城,城外為三丈餘深,七丈餘寬的護城河,三門外建有三關,即東關、南關、西關。城內建玉皇閣、南安寺塔、釋迦寺。這些帶有遼、元、明、清各時期建築風格,體現儒、釋、道不同文化特點的古建築群,成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宋家小莊堡

2、蔚州古堡。蔚縣古建以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古民居為主。古有“八百莊堡”之說,有村便有堡,見堡則是村,其數量之多,分佈廣。蔚縣廟、宮、觀、寺、院、庵、祠、塔數量位河北省之首。集中了遼、元、明、清、民間年間的古廟宇具備種類齊全、結構奇特、彩繪精美的特點。境內每有村寨莊堡,便有古戲樓,形式多樣,種類齊全。古民居集民俗、美學、建築、雕塑於一體,可見四合院、四進套院、九連環院等。暖泉鎮西古堡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戲樓為一體,呈甕城形制結構。記憶體明清風格民宅180所,較大連環套院5所,規整四合院49所。

3、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城南西側。是一座始建於北魏佛教盛行時期,重修於遼代的8面13級實心密簷磚塔,因坐落在南安寺,故名南安寺塔。此塔上下渾然一體,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莊重的閣樓。

4、暖泉書院。暖泉書院坐落於蔚縣暖泉鎮。暖泉鎮以鎮中心有一股三冬不凍的泉水而得名,書院亦因之而得名,整個書院以泉為勝,書院內五六月中無暑氣,二三更裡有書聲。書院東北角築有魁星樓,魁星樓為三層磚木式結構,可沿樓梯登上頂層極目遠望。這匠心獨具的暖泉書院的建造者是元代工部尚書、建築專家王敏。

(二)旅遊景點

1、小五臺山金河景區。蔚縣金河口森林公園位於小五臺山腳下,面積33萬畝,是北京周圍僅有的一處原始森林,生長著1320餘種植物和137種動物,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

2、暖泉古鎮。位於河北省蔚縣西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因有一年四季水溫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古鎮歷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築及民俗文化而聞名。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莊”,達到小鎮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先民在小小的暖泉鎮連修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三個城堡,足見此鎮人居和軍事防禦的雙重地位。

3、飛狐峪·空中草原。飛狐峪·空中草原景區,位於蔚縣南,太行山山頂,突兀拔起一片海拔2158米、30平方公里的草甸,它因高峻平坦而被冠以“空中草原”。飛狐峪是山嶽型風景旅遊景區,是歷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

4、龍壺灣景區。位於暖泉鎮趄坡村,景區建設以生態、農業、觀光為宗旨,建有純木質別墅群、特色窯洞、生態餐廳、有機採摘、林下養殖、濱水娛樂和水下攝影棚,這裡景色秀麗,處處鳥啼蟬嗚,木屋茅舍淡雅純樸,四周奇花異草,田園風光迷人,鄉土氣息濃郁,空氣潔淨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