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政府工作報告2」2018年: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12月25日上午,倍受全縣各族人民熱切關注的永靖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黃河會堂隆重開幕,縣長張自賢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安排部署了2018年政府工作。

張自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201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為統攬,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堅持發展當先、教育優先、旅遊領先、生態率先、清廉首先、創新爭先,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9%,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2%。

張自賢指出,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聚焦深度貧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二、堅持項目帶動,補齊發展短板;三、突出旅遊龍頭,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四、創建文明縣城,提升城市建管水準;五、堅持綠色發展,建設幸福美麗永靖;六、堅持民生優先,大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張自賢指出,搶抓國家大力扶持深度貧困地區的政策機遇,

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更強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投入、更實的舉措,開展精細精確精微“繡花式”扶貧,不斷鞏固和擴大脫貧成效,力爭脫貧0.7萬人。提升農村基礎條件。堅持“缺什麼補什麼、一次性補齊”的原則,加大水、電、路、氣、房、網等建設力度,實施韓家山上水工程,對人飲管線、調蓄水池等進行改造提升,力爭適宜區域安全飲水全覆蓋、長通久通。改造提升農村電網78公里。
硬化自然村道路398公里,川原區、山區硬化率分別達到100%、90%。加大舊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力度,改造舊房536戶,全面消除C級舊房,搬遷貧困群眾317戶、1604人,向新疆移民100戶以上。擴大無線網路覆蓋率,新建基站58個,全縣4G網路基本實現全覆蓋。加快城北新區建設,搬遷入住1117戶,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種植葡萄、桃等經濟林2200畝。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天然氣管網向川原區延伸,探索推進生態扶貧和光伏扶貧工程,
動工建設小嶺泉溝流域生態扶貧綜合試點專案和城北新區光伏專案,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增強脫貧動能。注重產業扶貧與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相結合,實施全省產業扶貧貸款工程,重點發展設施蔬菜、畜牧養殖、特色林果、鄉村旅遊等產業。採取多種方式,繼續實施到戶產業專案和產業提升工程,扶持東西山區群眾發展養殖、種植、旅遊、勞務等致富產業。加深與廈門的東西扶貧協作,技能培訓2200人,轉移就業300人,赴浙江義烏工商學院培訓500人。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劉家峽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城北新區、三原鎮東風村、徐頂鄉三聯村和楊塔鄉徐灣村先行先試、創造經驗,各鄉鎮分別確定1個村開展試點,穩步壯大集體經濟。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改進扶貧工作方式方法,培養提升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能力,激發調動脫貧致富的信心和主觀能動性。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社保兜底工程,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加大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力度,專案資金和人員力量向深度貧困鄉、村傾斜,深化對口幫扶、定點幫扶,支援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不斷健全脫貧保障體系。加強部門資料對比、資訊共用,動態管理貧困人口,做到建檔立卡戶項目、資金和扶持措施全覆蓋。夯實駐村幫扶力量,更好發揮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作用,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努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深化東西扶貧協作,重點在人才支持、特色產業、勞務輸轉等方面實現突破。加大督查巡查力度,管好用好扶貧資金,嚴格脫貧退出驗收和績效考核,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品質,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做到脫貧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

張自賢指出,樹立發展抓項目的理念,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短板,謀劃實施重大專案,深入破解投融資難題,切實做好專案服務保障,助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堅持國家投資專案與招商引資專案齊抓、謀劃論證與建設管理並重,大力實施道路交通、人飲工程、教育衛生、富民產業、生態環保等項目,著力改善城鄉基礎條件。主動適應經濟增長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提高項目謀劃的品質,爭取更多的專案納入國家和省、州項目計畫盤子,力爭論證儲備專案200個以上,總投資500億元以上。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計畫實施500萬元以上專案70個,總投資158.2億元,完成投資32.5億元。加快蘭永高速前期工作,力爭明年4月開工建設;加快太陽島旅遊水鎮、王台鎮蔣家鋪至炳靈寺公路改建、縣中醫院住院樓等續建專案進度;動工建設鹽鍋峽福川大橋、湟水河西河至鹽鍋峽段河堤治理、縣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煤炭交易市場等一批專案;爭取實施王台至杜家公路、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劉家峽中學改擴建等項目;爭取引進黃河三峽遊樂園、劉家峽庫區旅遊開發、黃河三峽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園、通用機場、黃河文化產業園等招商項目,力爭項目總量和投資比去年有較大增長。拓寬投融資管道。積極承接“三區三州”重大扶持政策,盡可能多地爭取國家投資。全力爭取財力性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債券和專項資金,加大財稅徵收力度,強化非稅收入管理,擴大財政資金總量。積極爭取省上1000億元產業扶貧專項貸款、1000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專項貸款、500億元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最大限度地爭取政策性信貸資金支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古典集團、農業集團、旅投公司、遠通公司等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大膽創新,為縣域經濟發展培育龍頭企業,搭建融資平臺,激發市場活力。依託旅遊產業、高效農業的基礎條件和發展潛力,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旅遊開發、有機農產品種植等領域,進一步撬動和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嚴格執行規範政府債務各項規定,堅決杜絕違規舉債、違規擔保問題。加大逾期貸款徵收力度,努力化解不良貸款,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行為,著力防範金融風險。加強專案服務保障。按照“三去一降一補”政策要求,嚴把專案准入關、審批關、信貸投放關,杜絕淘汰落後產能項目。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積極推行並聯審批、網上審批、網上行權,縮短項目審批週期。全面落實“放管服”各項措施,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讓服務物件感受到簡政放權帶來的實效。堅持專案清單管理、領導包抓、跟蹤督查、規範管理責任制,加強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保障,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著力營造專案建設的良好環境。

張自賢指出,依託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堅持體現特色、做優做精,著力構建以旅遊產業為龍頭,特色農業、健康養生養老等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產業新格局,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做大做強旅遊龍頭產業。借助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帶來的良好效應,趁勢而為,不斷加大旅遊基礎建設,興辦旅遊節會,加強旅遊管理,打造黃河三峽旅遊升級版。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加快旅遊資源開發,鼓勵發展特色民宿、農家樂、漁家樂,規劃建設木雕產業園,加大黃河三灣旅遊開發力度,改造提升三原現代農業園區和棗園新村旅遊服務設施,打造楊塔勝利、關山南堡鄉村旅遊示範點,進一步完善旅遊廁所、標示標牌等服務設施。精心謀劃實施系列旅遊節會,在採摘節、登山節、垂釣賽、花兒廟會等傳統節會的基礎上,創新思路,舉辦中國黃河旅遊旅行商大會暨黃河三峽儺文化國際藝術節、全國滑翔傘聯賽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節會,組織春節燈展、冰雪節、花開永靖、夜遊黃河、體育賽事、文藝演出等各類活動,吸引廣大遊客,提升綜合效益。擴大旅遊宣傳推介,規範管理賓館、飯店、計程車、船舶等旅遊從業人員,健全旅遊投訴處理機制,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全力打造絲綢之路·唐蕃古道旅遊名縣。做精做優特色農業。川原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穩步擴大綠色有機蔬菜種植面積,新修改造溫室大棚500座,新增蔬菜面積1000畝,新認證綠色食品18個、有機產品15個,核准綠色食品種植面積20萬畝,全力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西山區大力發展旱作農業,擴大黃芪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種植全膜玉米23萬畝、脫毒馬鈴薯17萬畝、中藥材1.2萬畝,試種藜麥、高粱等雜糧1000畝。東山區大力發展百合產業,拓展銷售管道,新增百合種植3000畝,留床面積達到5.1萬畝。培育發展畜牧養殖業,力爭牛存欄達到2萬頭,羊存欄達到40萬隻以上。依託三大農業示範園區,引導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探索建立以觀光、採摘、休閒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三原現代農業園區爭創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加強與中國農科院的合作,改良百合品質。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字牌加工儲藏運輸企業,發展壯大劉家峽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甘肅黃河農穀有限公司,在廈門、蘭州等地設立農特產品直銷點,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全力打造有機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加快工業轉型。嚴格執行國家產業調整政策,推動永靖工業園區向旅遊觀光園區轉型,完善污染防治設施,建成鹽鍋峽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加快鑄造、木雕等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無污染的新型工業。做大做強甘肅古典建設集團,發展壯大古典建築、王氏鑄造、白塔木匠等本土特色品牌。認真落實工業企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完成節能減排各項指標任務。培育新興產業。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培育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加快黃河三峽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園建設進度,興辦鄉村養老機構,鼓勵民間資本發展養老產業,全力打造健康養生養老服務基地。搶抓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有利機遇,引導社會大眾發展電子商務,建成電子商務孵化中心,建設鄉村網點92個。積極鼓勵中小微企業發展,全面落實稅費減免、證照辦理、資金扶持等各項優惠政策措施,大力興辦文化創意、旅遊產品開發、家政服務、物流快遞以及網路媒體等新業態,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張自賢指出,以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為目標,突出特色定位,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文明形象,充分發揮縣城舒適宜居、承載產業、吸引人氣的功能作用,推進宜居宜業宜游濱河美麗小城建設。嚴格執行縣城規劃。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的理念,嚴格執行“多規合一”城鄉統籌總體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剛性約束力。開展違規建設專項清理整治,堅決依法拆除歷年違章建築,查處違規行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進一步完善縣城各類專項規劃,爭取完成鹽鍋峽特色小鎮規劃、建制鎮控制性詳規、部分村莊建設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等7個專項規劃。精心搞好城市建設。按照“實施一個項目、建設一個精品、打造一個景點”的要求,圍繞古城新區和老城區兩大片區,加快城景融合發展。古城新區以美化亮化、完善服務功能為重點,動工建設太極島景區配套基礎設施、緯二路續建工程,實施精品住宅建設項目。老城區以改造提升、完善路網結構為重點,實施興華路改造、北山二路、濱河南路廣場段改造、黃河路維修改造、廣場周邊道路維修改造等城市道路工程;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196戶。新老城區神仙台段建設金河灣古典秀水街,打造城市新名片。進一步拓展城市生態空間,全力建設黃河花堤,營造四季花海景觀,豐富夜遊亮化內容,打造旅遊熱點和亮點。全面加強城市管理。繼續推行網格化、精細化、常態化管理模式,持續加大環境衛生清掃、設施維修、綠化景觀維護等工作力度,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深入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強化日常巡查,營造舒適、安全的人居環境。加強物業管理,建立物業公司黑名單制度,妥善處理物業投訴問題,提高廣大居民滿意度。全力提升文明程度。深入推進“六城聯創”,以爭創全國文明縣城為龍頭,帶動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健康促進縣、國家5A級旅遊景區、省級園林化縣城、全省雙擁模範縣,將永靖整體形象提升到更高層次。堅持軟體與硬體雙管齊下,政府與社會齊抓共管,幹部與居民攜手共建,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成功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大力宣導全民熱愛永靖、建設永靖、推介永靖,提升全社會文明水準。

張自賢指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力度,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良好環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嚴格執行水源地、林地、濕地、地質遺跡、風景名勝等生態功能保護區政策措施。不斷加強源頭管控、日常監管,嚴格審批專案環評,嚴格環保執法檢查,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加大煤炭市場管控力度,加快推進燃煤鍋爐升級改造和農村土炕改造,深入開展以秸稈禁燒及秸稈飼料化、肥料化利用為主的清零行動,確保大氣環境持續改善。認真落實河長制,嚴格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設古城新區汙水處理廠,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加快砂石料場整合和“兩高”企業關停並轉步伐,全面實現黃河兩岸、景區及水源周邊無亂采濫挖、無污染企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深入推進全域無垃圾創建。整合以工代賑、美麗鄉村、一事一議、村級陣地等專項資金,實施村道、邊溝、巷道、庭院硬化工程,推廣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全面改善鄉村整體面貌。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和尾菜處理,健全農村垃圾管理長效運行機制,每個村購置垃圾車、修建轉運站、固定管理員,做到鄉村垃圾應收盡收、及時處置。引導群眾低碳出行、綠色消費,大力開展愛國衛生活動,營造良好人居環境。加快生態建設步伐。以三大庫區沿岸為重點,積極爭取國家生態治理專案,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大鹽溝水土保持等專案,爭取實施劉家峽庫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二期工程、湟水河流域和新寺溝、磨石溝等6個小流域綜合治理專案,新修梯田1.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5平方公里。加快西山公路綠色廊道、城北新區和砂子溝經濟林建設進度,繼續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範縣項目,完成荒山造林1.2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

張自賢指出,緊盯人民群眾的期望和需求,優化基本公共服務,集中力量辦好民生實事,著力維護好上學、就醫、就業、社保、安全等群眾切身利益,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優先發展教育。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公平、協調、均衡發展。加快教育專案建設,繼續實施教育改薄、貧困村幼稚園和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等專案,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爭取對劉家峽中學和劉化學校進行改擴建,改造中小學12所。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品質。以全國文明校園、省級示範性高中、省級特色實驗學校創建為契機,加強師德師風和學風教風建設,廣泛開展校際交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教師隊伍。優化衛生計生服務。加快健康永靖建設,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方便群眾就醫看病。著力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建設疾控中心業務樓、縣醫院兒科樓等基礎項目,推行縣鄉醫療機構績效改革,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實施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計畫,優化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統籌推進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均等化,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準。發展文化體育。緊緊圍繞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題,組織開展“三下鄉”慰問演出、文藝晚會、迷你馬拉松等文體活動,舉辦全省武術比賽、籃球爭霸賽、搶渡黃河挑戰賽等高級別賽事,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道德素質教育,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宣導全民閱讀,努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全力保障民生。公平公正落實低保、醫保、社保、養老等惠民政策,足額落實各項惠民資金,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大病、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建設“雙創”孵化中心,積極開發就業崗位,鼓勵引導多層次、多管道就業創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大力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強化農村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保護關愛,營造溫暖向善的社會氛圍。加強社會治理。深化平安永靖建設,建立全天候、網格化、資訊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七五”普法,積極暢通信訪管道,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價格監管,穩定市場供應,強化食品藥品和農產品品質監管,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加強突發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預警處置,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依法加強民族宗教事務管理,保持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和睦和順。

文圖:羅玉珍 史有東 陳萬吉

編輯:西部紅柳

加深與廈門的東西扶貧協作,技能培訓2200人,轉移就業300人,赴浙江義烏工商學院培訓500人。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劉家峽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城北新區、三原鎮東風村、徐頂鄉三聯村和楊塔鄉徐灣村先行先試、創造經驗,各鄉鎮分別確定1個村開展試點,穩步壯大集體經濟。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改進扶貧工作方式方法,培養提升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能力,激發調動脫貧致富的信心和主觀能動性。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社保兜底工程,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加大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力度,專案資金和人員力量向深度貧困鄉、村傾斜,深化對口幫扶、定點幫扶,支援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不斷健全脫貧保障體系。加強部門資料對比、資訊共用,動態管理貧困人口,做到建檔立卡戶項目、資金和扶持措施全覆蓋。夯實駐村幫扶力量,更好發揮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作用,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努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深化東西扶貧協作,重點在人才支持、特色產業、勞務輸轉等方面實現突破。加大督查巡查力度,管好用好扶貧資金,嚴格脫貧退出驗收和績效考核,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品質,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做到脫貧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

張自賢指出,樹立發展抓項目的理念,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短板,謀劃實施重大專案,深入破解投融資難題,切實做好專案服務保障,助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堅持國家投資專案與招商引資專案齊抓、謀劃論證與建設管理並重,大力實施道路交通、人飲工程、教育衛生、富民產業、生態環保等項目,著力改善城鄉基礎條件。主動適應經濟增長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提高項目謀劃的品質,爭取更多的專案納入國家和省、州項目計畫盤子,力爭論證儲備專案200個以上,總投資500億元以上。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計畫實施500萬元以上專案70個,總投資158.2億元,完成投資32.5億元。加快蘭永高速前期工作,力爭明年4月開工建設;加快太陽島旅遊水鎮、王台鎮蔣家鋪至炳靈寺公路改建、縣中醫院住院樓等續建專案進度;動工建設鹽鍋峽福川大橋、湟水河西河至鹽鍋峽段河堤治理、縣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煤炭交易市場等一批專案;爭取實施王台至杜家公路、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劉家峽中學改擴建等項目;爭取引進黃河三峽遊樂園、劉家峽庫區旅遊開發、黃河三峽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園、通用機場、黃河文化產業園等招商項目,力爭項目總量和投資比去年有較大增長。拓寬投融資管道。積極承接“三區三州”重大扶持政策,盡可能多地爭取國家投資。全力爭取財力性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債券和專項資金,加大財稅徵收力度,強化非稅收入管理,擴大財政資金總量。積極爭取省上1000億元產業扶貧專項貸款、1000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專項貸款、500億元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最大限度地爭取政策性信貸資金支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古典集團、農業集團、旅投公司、遠通公司等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大膽創新,為縣域經濟發展培育龍頭企業,搭建融資平臺,激發市場活力。依託旅遊產業、高效農業的基礎條件和發展潛力,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旅遊開發、有機農產品種植等領域,進一步撬動和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嚴格執行規範政府債務各項規定,堅決杜絕違規舉債、違規擔保問題。加大逾期貸款徵收力度,努力化解不良貸款,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行為,著力防範金融風險。加強專案服務保障。按照“三去一降一補”政策要求,嚴把專案准入關、審批關、信貸投放關,杜絕淘汰落後產能項目。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積極推行並聯審批、網上審批、網上行權,縮短項目審批週期。全面落實“放管服”各項措施,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讓服務物件感受到簡政放權帶來的實效。堅持專案清單管理、領導包抓、跟蹤督查、規範管理責任制,加強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保障,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著力營造專案建設的良好環境。

張自賢指出,依託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堅持體現特色、做優做精,著力構建以旅遊產業為龍頭,特色農業、健康養生養老等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產業新格局,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做大做強旅遊龍頭產業。借助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帶來的良好效應,趁勢而為,不斷加大旅遊基礎建設,興辦旅遊節會,加強旅遊管理,打造黃河三峽旅遊升級版。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加快旅遊資源開發,鼓勵發展特色民宿、農家樂、漁家樂,規劃建設木雕產業園,加大黃河三灣旅遊開發力度,改造提升三原現代農業園區和棗園新村旅遊服務設施,打造楊塔勝利、關山南堡鄉村旅遊示範點,進一步完善旅遊廁所、標示標牌等服務設施。精心謀劃實施系列旅遊節會,在採摘節、登山節、垂釣賽、花兒廟會等傳統節會的基礎上,創新思路,舉辦中國黃河旅遊旅行商大會暨黃河三峽儺文化國際藝術節、全國滑翔傘聯賽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節會,組織春節燈展、冰雪節、花開永靖、夜遊黃河、體育賽事、文藝演出等各類活動,吸引廣大遊客,提升綜合效益。擴大旅遊宣傳推介,規範管理賓館、飯店、計程車、船舶等旅遊從業人員,健全旅遊投訴處理機制,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全力打造絲綢之路·唐蕃古道旅遊名縣。做精做優特色農業。川原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穩步擴大綠色有機蔬菜種植面積,新修改造溫室大棚500座,新增蔬菜面積1000畝,新認證綠色食品18個、有機產品15個,核准綠色食品種植面積20萬畝,全力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西山區大力發展旱作農業,擴大黃芪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種植全膜玉米23萬畝、脫毒馬鈴薯17萬畝、中藥材1.2萬畝,試種藜麥、高粱等雜糧1000畝。東山區大力發展百合產業,拓展銷售管道,新增百合種植3000畝,留床面積達到5.1萬畝。培育發展畜牧養殖業,力爭牛存欄達到2萬頭,羊存欄達到40萬隻以上。依託三大農業示範園區,引導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探索建立以觀光、採摘、休閒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三原現代農業園區爭創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加強與中國農科院的合作,改良百合品質。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字牌加工儲藏運輸企業,發展壯大劉家峽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甘肅黃河農穀有限公司,在廈門、蘭州等地設立農特產品直銷點,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全力打造有機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加快工業轉型。嚴格執行國家產業調整政策,推動永靖工業園區向旅遊觀光園區轉型,完善污染防治設施,建成鹽鍋峽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加快鑄造、木雕等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無污染的新型工業。做大做強甘肅古典建設集團,發展壯大古典建築、王氏鑄造、白塔木匠等本土特色品牌。認真落實工業企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完成節能減排各項指標任務。培育新興產業。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培育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加快黃河三峽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園建設進度,興辦鄉村養老機構,鼓勵民間資本發展養老產業,全力打造健康養生養老服務基地。搶抓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有利機遇,引導社會大眾發展電子商務,建成電子商務孵化中心,建設鄉村網點92個。積極鼓勵中小微企業發展,全面落實稅費減免、證照辦理、資金扶持等各項優惠政策措施,大力興辦文化創意、旅遊產品開發、家政服務、物流快遞以及網路媒體等新業態,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張自賢指出,以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為目標,突出特色定位,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文明形象,充分發揮縣城舒適宜居、承載產業、吸引人氣的功能作用,推進宜居宜業宜游濱河美麗小城建設。嚴格執行縣城規劃。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的理念,嚴格執行“多規合一”城鄉統籌總體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剛性約束力。開展違規建設專項清理整治,堅決依法拆除歷年違章建築,查處違規行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進一步完善縣城各類專項規劃,爭取完成鹽鍋峽特色小鎮規劃、建制鎮控制性詳規、部分村莊建設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等7個專項規劃。精心搞好城市建設。按照“實施一個項目、建設一個精品、打造一個景點”的要求,圍繞古城新區和老城區兩大片區,加快城景融合發展。古城新區以美化亮化、完善服務功能為重點,動工建設太極島景區配套基礎設施、緯二路續建工程,實施精品住宅建設項目。老城區以改造提升、完善路網結構為重點,實施興華路改造、北山二路、濱河南路廣場段改造、黃河路維修改造、廣場周邊道路維修改造等城市道路工程;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196戶。新老城區神仙台段建設金河灣古典秀水街,打造城市新名片。進一步拓展城市生態空間,全力建設黃河花堤,營造四季花海景觀,豐富夜遊亮化內容,打造旅遊熱點和亮點。全面加強城市管理。繼續推行網格化、精細化、常態化管理模式,持續加大環境衛生清掃、設施維修、綠化景觀維護等工作力度,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深入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強化日常巡查,營造舒適、安全的人居環境。加強物業管理,建立物業公司黑名單制度,妥善處理物業投訴問題,提高廣大居民滿意度。全力提升文明程度。深入推進“六城聯創”,以爭創全國文明縣城為龍頭,帶動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健康促進縣、國家5A級旅遊景區、省級園林化縣城、全省雙擁模範縣,將永靖整體形象提升到更高層次。堅持軟體與硬體雙管齊下,政府與社會齊抓共管,幹部與居民攜手共建,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成功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大力宣導全民熱愛永靖、建設永靖、推介永靖,提升全社會文明水準。

張自賢指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力度,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良好環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嚴格執行水源地、林地、濕地、地質遺跡、風景名勝等生態功能保護區政策措施。不斷加強源頭管控、日常監管,嚴格審批專案環評,嚴格環保執法檢查,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加大煤炭市場管控力度,加快推進燃煤鍋爐升級改造和農村土炕改造,深入開展以秸稈禁燒及秸稈飼料化、肥料化利用為主的清零行動,確保大氣環境持續改善。認真落實河長制,嚴格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設古城新區汙水處理廠,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加快砂石料場整合和“兩高”企業關停並轉步伐,全面實現黃河兩岸、景區及水源周邊無亂采濫挖、無污染企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深入推進全域無垃圾創建。整合以工代賑、美麗鄉村、一事一議、村級陣地等專項資金,實施村道、邊溝、巷道、庭院硬化工程,推廣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全面改善鄉村整體面貌。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和尾菜處理,健全農村垃圾管理長效運行機制,每個村購置垃圾車、修建轉運站、固定管理員,做到鄉村垃圾應收盡收、及時處置。引導群眾低碳出行、綠色消費,大力開展愛國衛生活動,營造良好人居環境。加快生態建設步伐。以三大庫區沿岸為重點,積極爭取國家生態治理專案,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大鹽溝水土保持等專案,爭取實施劉家峽庫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二期工程、湟水河流域和新寺溝、磨石溝等6個小流域綜合治理專案,新修梯田1.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5平方公里。加快西山公路綠色廊道、城北新區和砂子溝經濟林建設進度,繼續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範縣項目,完成荒山造林1.2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

張自賢指出,緊盯人民群眾的期望和需求,優化基本公共服務,集中力量辦好民生實事,著力維護好上學、就醫、就業、社保、安全等群眾切身利益,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優先發展教育。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公平、協調、均衡發展。加快教育專案建設,繼續實施教育改薄、貧困村幼稚園和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等專案,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爭取對劉家峽中學和劉化學校進行改擴建,改造中小學12所。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品質。以全國文明校園、省級示範性高中、省級特色實驗學校創建為契機,加強師德師風和學風教風建設,廣泛開展校際交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教師隊伍。優化衛生計生服務。加快健康永靖建設,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方便群眾就醫看病。著力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建設疾控中心業務樓、縣醫院兒科樓等基礎項目,推行縣鄉醫療機構績效改革,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實施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計畫,優化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統籌推進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均等化,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準。發展文化體育。緊緊圍繞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題,組織開展“三下鄉”慰問演出、文藝晚會、迷你馬拉松等文體活動,舉辦全省武術比賽、籃球爭霸賽、搶渡黃河挑戰賽等高級別賽事,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道德素質教育,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宣導全民閱讀,努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全力保障民生。公平公正落實低保、醫保、社保、養老等惠民政策,足額落實各項惠民資金,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大病、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建設“雙創”孵化中心,積極開發就業崗位,鼓勵引導多層次、多管道就業創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大力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強化農村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保護關愛,營造溫暖向善的社會氛圍。加強社會治理。深化平安永靖建設,建立全天候、網格化、資訊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七五”普法,積極暢通信訪管道,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價格監管,穩定市場供應,強化食品藥品和農產品品質監管,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加強突發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預警處置,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依法加強民族宗教事務管理,保持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和睦和順。

文圖:羅玉珍 史有東 陳萬吉

編輯:西部紅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