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足球歷史十大前鋒:巴西三人,第四位是不可超越的神話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編譯(翻譯)。轉載須征得我站同意,並注明來源。違者我站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在一支球隊中,前鋒就是進攻中的絕對支柱,一支球隊的前鋒狀態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球隊的比賽品質,

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世界足壇歷史上的十大前鋒,讓我們一起來領略當年這些前鋒們傑出的表演。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以下排名不分先後1.羅納爾多·路易士·納紮裡奧·達·利馬(巴西)曾效力俱樂部:皇家馬德里……

大羅1976年9月18日出生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在場上司職前鋒。羅納爾多青少年時期成名于克魯塞羅,1996、1997、2002年三度獲得世界足球先生,1998年當選世界盃最佳球員,2002年獲得世界盃金靴獎,2010年羅納爾多獲得巴西傳奇巨星獎。

羅納爾多的歐洲足球生涯始于埃因霍溫,此後先後效力過巴賽隆納、國際米蘭、皇家馬德里、AC米蘭四支豪門球隊,共拿到1次西甲冠軍獎盃,

1次歐洲聯盟杯、1次歐洲優勝者杯、 1次西班牙國王杯以及2次西班牙超級杯冠軍獎盃。

布馮曾經這樣說:“給我製造過各種麻煩的前鋒是羅納爾多,巴西羅納爾多。他是一個完美的前鋒,有力量、速度、技術、門前嗅覺,他在賽場上是一個總能出人意料的球員。都說他是外星人,我覺得他是從足球實驗室裡被專門研發出來的。”小將布馮這番話,沒看過外星人表演的朋友們大概可知其強大之一二了吧。

2.蓋德·穆勒(德國)曾效力俱樂部:拜仁慕尼克……

穆勒1945年11月3日出生於德國慕尼克北埔小鎮諾林根,在場上司職前鋒。德國足球乃至世界足球史上最偉大的前鋒,集體以及個人榮譽全滿貫得主。綽號“轟炸機”,他職業生涯打進1461球(正式比賽700多個),是前世界盃和歐戰歷史前總射手王並且直到現在還以525球保持著歐洲足球俱樂部頂級比賽歷史最高進球總數記錄。


蓋德·穆勒參加過兩屆世界盃共13場比賽就攻進了14球,這一世界盃總進球紀錄保持了長達32年時間,直到新世紀才被兩位出眾的後輩所企及。他的進球數和進球效率無可匹敵,至今仍是所有前鋒們仰望的終極目標。1981年,蓋德·穆勒宣佈退役。1998年他被授予國際足聯金質勳章。2000年FIFA國際足聯授予他“世紀金靴”大獎。歐洲權威體育媒體法國《隊報》也將他評選為足球歷史最偉大的十位巨星之一。

2011年首批入選國際足球名人堂。

3.瑪律科·范巴斯滕(荷蘭)曾效力俱樂部:AC米蘭……

范巴斯滕1964年10月31日出生於荷蘭烏德勒支,球員時代司職中鋒。范巴斯滕先後效力於荷甲的阿賈克斯和意甲的AC米蘭兩家足球俱樂部,職業生涯曾為俱樂部贏得過2次歐洲冠軍杯冠軍、3次荷甲聯賽冠軍、4次意甲聯賽冠軍等多項榮譽,個人曾獲得3次歐洲足球先生、1次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先生、4次荷甲最佳射手、2次意甲最佳射手、1次歐洲金靴獎等重要榮譽。

1983年至1992年,范巴斯滕代表荷蘭國家隊參加了兩屆歐洲杯和一屆世界盃,幫助荷蘭國家隊奪得1988年歐洲杯冠軍,並連續兩屆入選歐洲杯最佳陣容。

球員時代的瑪律科·范巴斯滕是當時足壇技術最全面的中鋒,他的傳球、盤帶、突破技術樣樣俱全,打得了世界波,頭球也能玩出新花樣。他左右腳均衡,身材高大,腳下卻不缺乏小技術。范巴斯滕是最完美的中鋒範本。這不僅包括他精湛全面的射術、飄逸瀟灑的動作、快如疾風的速度、不遜大師的球商、以及樂於奉獻的團隊精神,更包括他的人品和職業精神,他堪稱是球員中的典範。

1995年8月17日,范巴斯滕因傷宣佈退役。

4.貝利曾效力俱樂部:桑托斯

貝利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特雷斯柯拉索斯鎮,在場上司職前鋒。貝利被普遍視為是現代足球歷史最佳球員,有“球王”與“黑珍珠”之稱。職業生涯共出場1366場比賽,進1283球,這一數字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1956年,貝利於桑托斯隊開始職業生涯,期間獲得2次南美解放者杯冠軍、2次洲際杯冠軍、6次巴西全國錦標賽冠軍,11次聖保羅州足球甲級聯賽冠軍。1957年,貝利入選巴西國家隊,代表巴西隊參賽92場打進77球,奪得1958,1962,1970三屆世界盃冠軍,為巴西永久保留雷米特杯,是唯一一位三奪世界盃冠軍的球員。

1980年,貝利被法國《隊報》聯合多家報社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1999年被國際奧會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2000年獲首屆勞倫斯終身成就獎,並被國際足聯評為“20世紀最佳球員”,同年《法國足球》組織30位元金球獎得主將其聯選為世紀最佳球員,亦被《時代週刊》列入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 2004年國際足聯百年慶典貝利與“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共同獲得FIFA世紀最佳球員和足球名人大獎。

在傳統的“WM”陣型中,貝利的位置一般被稱為內鋒,即“W”的下端2點。但在貝利踢球的時代,WM已經走向消亡。在4-2-4或4-3-3陣型當中,4名前鋒除2名邊鋒(或一名邊鋒,一名邊前衛)外,中間的2名前鋒一般由一名傳統中鋒和一名過去的內鋒組成,而這位拖後內鋒被稱為“矛尖”。貝利的位置就是拖後的左前鋒,也就是俗稱的二前鋒。在自傳中,他也對自己的風格做出了闡述:“我長大後,更喜歡踢稍後的位置,我穿的是10號球衣。甚至在小時候,我都不是一個進攻時沖在最前面的球員。我總喜歡後排插上。很多人以為我進了那麼多球是因為我是一名突前前鋒。實際上我從來不是。我是一名攻擊型前衛,一名隱藏的中鋒。”

在職業生涯前期,貝利所踢的位置更具有攻擊性,他在21歲零10個月時就踢進了500個進球。這一期間,他更接近禁區,往往利用和身前中鋒(科蒂尼奧或瓦瓦)的連續撞牆配合插上攻門,或者在禁區裡遊弋搶點,亦或是通過一系列的盤帶接近球門。他的左右腳十分均衡,頭球能力也很強,射門力量大且辦法多,懂得捕捉空當。這使得他能輕鬆攻破任何一座球門。

1966年世界盃受傷以後,貝利退居中場的時間越來越多。1970年世界盃是他的10號風格集中的體現。在這屆世界盃裡,貝利依然保持了相當強的門前威脅,攻入了4個進球,但更多地參與組織。他一共傳球249次(場均41.5次,對比1986年世界盃踢同樣位置的馬拉多納的37.5次要多),其中的28次傳球讓隊友形成射門,且有5次完成助攻(OPTA計為6次)。

在紐約宇宙隊期間,貝利的角色更像是“一位中場的交通警察而不是門前予取予求的前鋒”。但在美國的3個賽季裡,他依然為宇宙隊貢獻了65個進球。或許,無論用前鋒還是前衛來定義貝利都不足以說明球王在場上發揮的作用。他在場上發揮的作用是全面的。他傳球線路准且隱蔽,速度超過對手,使防守隊員不知所措;他射門狠且准;他跑位很靈活,善於捕捉戰機;他的平衡能力極強,使得試圖將他絆倒的人無計可施;貝利彈跳力很好,並從父親那裡學會了睜著眼睛頂頭球。

貝利技術之全面,還表現在他能夠熟練地運用身體各個部位控制球。如1977年9月代表宇宙隊在與國足的兩場比賽中,貝利共用了腳、頭、胸、腹、肩等十三個部位控制球,表演了頭、肩、胸等巧妙的停球技術。貝利不僅停、傳、射的部位全面多樣,而且善用多種腳法傳出各種不同的弧線球。他在上海比賽時一次任意球射門時表演了難度極大的大弧度上旋球(用右腳裡腳背和腳弓間的部位踢球,腿的擺動與乒乓球拉弧圈球的動作相似)。兩場比賽貝利傳球107次,其中傳了32次弧線球,在10次射門中,運用了7次弧線球射門(射進1球),而我國運動員6號遲尚斌和11號容志行在兩場比賽中(每人各統計一場)共傳球67次,其中只傳出6次弧線球(全是踢發角球),射了4次門,均為直線球。除此之外,貝利還在與國足比賽中表演了快速沖跑中的高難度的騰空倒鉤射門,以及以極其快速的反應,用腳外側部位在體後斷截對方傳越的平飛球等等罕見的高難技術動作。而當時的貝利已經接近37歲。可以說,他是最接近完美的球員。

1974年10月,貝利退役。1975年,他在美國紐約宇宙足球俱樂部複出,1977年獲NASL總冠軍,同年10月最後一次宣佈退役。

5.索烏薩·羅馬裡奧(巴西)曾效力俱樂部:巴賽隆納/瓦倫西亞……

羅馬裡奧1966年1月29日出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在場上司職前鋒。1985年,羅馬裡奧出道于巴西的瓦斯科達伽馬足球俱樂部,之後效力于埃因霍溫、巴賽隆納、弗拉門戈、巴倫西亞、弗魯米嫩塞等多家俱樂部。1994年,羅馬裡奧當選為“世界足球先生”。2007年5月,羅馬裡奧成為國際足聯官方唯一認可的千球記錄保持者。

羅馬裡奧代表巴西國家隊參加了70場比賽,打進55球,幫助巴西國家隊奪得1994年世界盃和1989、1997年美洲杯冠軍。

羅馬裡奧高傲、任性、易怒,個性桀驁不馴,難以管理,令人頭痛;但是他也有成熟的一面,為了足球他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在球場上他是一位極具靈感和摧毀力的超級殺手,他個子矮,重心低,動作連貫隱蔽,起動速度非常快,人群之中可以輕易擺脫對手閃出空檔施放利箭,克魯伊夫說,給羅馬裡奧一平方米的空間就足以改變整場比賽。他射門瀟灑準確,往往隨心所欲地輕輕一腳就會令對方層層密防的球門轟然倒塌。進球之後的羅馬裡奧依然冷靜自若,微張雙手獨自跑開去了。他就像一隻獨狼,在沒見到獵物的時候很可憐,但一見到獵物,殺手本性便暴露無遺。羅馬裡奧人稱“獨狼”。他生性懶散,有人計算過,一場足球比賽他也就跑十幾個來回,但一旦他在對方禁區得球,十有八九能攻破對手的大門。“獨狼”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6.約翰·克魯伊夫(荷蘭)曾效力俱樂部:巴賽隆納/阿賈克斯……

約翰·克魯伊夫與摯友弗朗茨·貝肯鮑爾爾一起,被公認為是足球史上絕代雙驕,也是20世紀70年代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球星。

儘管克魯伊夫沒有在國家隊級別的比賽中獲得過任何榮譽沒有得到一個冠軍,並且只代表國家隊參加過一次世界盃,獲得亞軍。但這並不妨礙荷蘭人有資格與貝利,貝肯鮑爾,馬拉多納這樣的天皇巨星相比肩。因為克魯伊夫成功的秘訣在於他對足球的熱愛,他繼承了師傅蜜雪兒斯的衣缽並以自己獨樹一幟的足球思想和在對新技戰術打法的探索使得足球運動不斷地走向完善。即便遇到失敗和挫折他也從不氣餒,退役後作為教練克魯伊夫也是一流的。這名荷蘭足球的傳奇人物在場內外的貢獻還是為他在現代足球史中贏得了無可置疑的聲望。

7.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阿根廷)曾效力俱樂部:皇家馬德里/西班牙人……

斯蒂法諾1926年7月4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在場上司職前鋒,綽號“金箭頭”。1945年,斯蒂法諾職業生涯開始於阿根廷河床隊,1947年,斯蒂法諾以6場6球的表現幫助阿根廷國家隊奪得美洲杯冠軍,1949年轉會至哥倫比亞波哥大百萬富翁,1953年加盟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1956-1960年帶領皇馬連續五年奪得歐洲冠軍杯冠軍,並在五次歐冠決賽中均有進球,二次獲得歐冠最佳射手,八次奪得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冠軍,五次獲得西甲最佳射手,斯蒂法諾共代表皇馬正式比賽出場396場打進308球。

相比于歷史上其他南美球星華麗而極具感染力的足球特質,出身阿根廷在河床度過自己早期足球生涯的斯蒂法諾,在比賽風格上更趨近於歐洲球員,簡潔明快、效率至上、不拖泥帶水,斯蒂法諾更注重將個人的價值在整個團隊中展現,是史詩級的進攻自由人,在1950年代這個足球戰術體系發生重大革命的年代裡,斯蒂法諾亦以其詮釋超越時代的足球而卓爾不凡,以全面的足球素質而成為“全能足球”的典範。

8.費倫茨·普斯卡什(匈牙利)曾效力俱樂部:皇家馬德里……

普斯卡什1927年4月2日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在場上司職前鋒,綽號“飛奔的少校”。1943年,普斯卡什職業生涯開始于吉斯佩斯特隊(後改名洪韋德),在效力期間幫助球隊奪得6次匈牙利足球甲級聯賽冠軍,4次奪得匈牙利聯賽最佳射手,1958年普斯卡什加盟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奪得三次歐洲冠軍杯冠軍,1960歐冠決賽普斯卡什獨進四球,連續五年奪得西甲聯賽冠軍,4次奪得西甲聯賽最佳射手。

1945年普斯卡什入選匈牙利國家隊,代表匈牙利國家隊出場85次打入84球,是歐洲國家隊進球數最多的球員,帶領匈牙利隊獲得1952年奧運會男足金牌,1953年擊敗英格蘭隊打破其本土90年不敗紀錄,1954年奪得世界盃亞軍,個人獲得世界盃最佳球員。

普斯卡什技術精湛,活動範圍大,穿插能力強,應變快速靈活,他腳法細膩,尤擅長用左腳進行多角度射門和配合,在射程之內威力巨大。

9.加里·萊因克爾(英格蘭)曾效力俱樂部:巴賽隆納/萊斯特城……

萊因克爾出生於1960年11月30日,在場上司職前鋒。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取得了很多榮譽,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從未得過一張黃牌,被譽為“足球紳士”。

萊因克爾聰明好學,從愛上足球的那一天起,就酷愛射門,時刻琢磨射門技巧。在鋒線上萊因克爾是對手懼怕的殺手,只要對方防守上稍有閃失,他就會將球送入網底。他是一個勤奮型選手,勤于穿插,善於跑動,動作簡練實惠,射門果斷。

作為一名優秀前鋒,他奔跑速度快,在對方的嚴密看守下也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常依靠巧射完成破門。他的進球大多是在門前近距離內攻入的。

10.尤爾根·克林斯曼(德國)曾效力俱樂部:國際米蘭……

克林斯曼1964年7月30日出生於德國格平根,在場上司職前鋒,他是“三駕馬車”成員之一,綽號“金色轟炸機”。

尤爾根·克林斯曼是一位大場面球員,代表德國隊在國際大賽發揮出色,世界盃上他打進11球高居歷史總射手榜並列第6位,歐洲杯打入五球,至今保持著德國球員歐洲杯進球紀錄。俱樂部職業生涯轉戰德、意、英、法四大聯賽也都表現不俗,更是首位征服英格蘭足壇的外籍球星具有里程碑意義,被譽為足球歷史上最強大的前鋒之一。

從技術特點上來看,克林斯曼能經常打出角度刁鑽的球,對於角度不佳的射門也能經常破門,94年對韓國的轉身射門完美的展現了他的射門技術。同時,克林斯曼有著極快的啟動速度,在搶點時他往往能夠搶得先機。

以上你最喜歡誰? (單選) 0人 0% 羅馬裡奧 0人 0% 貝利 0人 0% 范巴斯滕 0人 0% 蓋德·穆勒 0人 0% 羅納爾多 0人 0% 克魯伊夫 0人 0% 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 0人 0% 費倫茨·普斯卡什 0人 0% 加里·萊因克爾 0人 0% 尤爾根·克林斯曼 投票

以上僅為小編的一家之言,肯定會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留在評論區。我是今日頭條小編“放爺聊球”,以後還會更新更多足球內容,喜歡的可以點下關注哦。個人曾獲得3次歐洲足球先生、1次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先生、4次荷甲最佳射手、2次意甲最佳射手、1次歐洲金靴獎等重要榮譽。

1983年至1992年,范巴斯滕代表荷蘭國家隊參加了兩屆歐洲杯和一屆世界盃,幫助荷蘭國家隊奪得1988年歐洲杯冠軍,並連續兩屆入選歐洲杯最佳陣容。

球員時代的瑪律科·范巴斯滕是當時足壇技術最全面的中鋒,他的傳球、盤帶、突破技術樣樣俱全,打得了世界波,頭球也能玩出新花樣。他左右腳均衡,身材高大,腳下卻不缺乏小技術。范巴斯滕是最完美的中鋒範本。這不僅包括他精湛全面的射術、飄逸瀟灑的動作、快如疾風的速度、不遜大師的球商、以及樂於奉獻的團隊精神,更包括他的人品和職業精神,他堪稱是球員中的典範。

1995年8月17日,范巴斯滕因傷宣佈退役。

4.貝利曾效力俱樂部:桑托斯

貝利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特雷斯柯拉索斯鎮,在場上司職前鋒。貝利被普遍視為是現代足球歷史最佳球員,有“球王”與“黑珍珠”之稱。職業生涯共出場1366場比賽,進1283球,這一數字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1956年,貝利於桑托斯隊開始職業生涯,期間獲得2次南美解放者杯冠軍、2次洲際杯冠軍、6次巴西全國錦標賽冠軍,11次聖保羅州足球甲級聯賽冠軍。1957年,貝利入選巴西國家隊,代表巴西隊參賽92場打進77球,奪得1958,1962,1970三屆世界盃冠軍,為巴西永久保留雷米特杯,是唯一一位三奪世界盃冠軍的球員。

1980年,貝利被法國《隊報》聯合多家報社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1999年被國際奧會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2000年獲首屆勞倫斯終身成就獎,並被國際足聯評為“20世紀最佳球員”,同年《法國足球》組織30位元金球獎得主將其聯選為世紀最佳球員,亦被《時代週刊》列入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 2004年國際足聯百年慶典貝利與“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共同獲得FIFA世紀最佳球員和足球名人大獎。

在傳統的“WM”陣型中,貝利的位置一般被稱為內鋒,即“W”的下端2點。但在貝利踢球的時代,WM已經走向消亡。在4-2-4或4-3-3陣型當中,4名前鋒除2名邊鋒(或一名邊鋒,一名邊前衛)外,中間的2名前鋒一般由一名傳統中鋒和一名過去的內鋒組成,而這位拖後內鋒被稱為“矛尖”。貝利的位置就是拖後的左前鋒,也就是俗稱的二前鋒。在自傳中,他也對自己的風格做出了闡述:“我長大後,更喜歡踢稍後的位置,我穿的是10號球衣。甚至在小時候,我都不是一個進攻時沖在最前面的球員。我總喜歡後排插上。很多人以為我進了那麼多球是因為我是一名突前前鋒。實際上我從來不是。我是一名攻擊型前衛,一名隱藏的中鋒。”

在職業生涯前期,貝利所踢的位置更具有攻擊性,他在21歲零10個月時就踢進了500個進球。這一期間,他更接近禁區,往往利用和身前中鋒(科蒂尼奧或瓦瓦)的連續撞牆配合插上攻門,或者在禁區裡遊弋搶點,亦或是通過一系列的盤帶接近球門。他的左右腳十分均衡,頭球能力也很強,射門力量大且辦法多,懂得捕捉空當。這使得他能輕鬆攻破任何一座球門。

1966年世界盃受傷以後,貝利退居中場的時間越來越多。1970年世界盃是他的10號風格集中的體現。在這屆世界盃裡,貝利依然保持了相當強的門前威脅,攻入了4個進球,但更多地參與組織。他一共傳球249次(場均41.5次,對比1986年世界盃踢同樣位置的馬拉多納的37.5次要多),其中的28次傳球讓隊友形成射門,且有5次完成助攻(OPTA計為6次)。

在紐約宇宙隊期間,貝利的角色更像是“一位中場的交通警察而不是門前予取予求的前鋒”。但在美國的3個賽季裡,他依然為宇宙隊貢獻了65個進球。或許,無論用前鋒還是前衛來定義貝利都不足以說明球王在場上發揮的作用。他在場上發揮的作用是全面的。他傳球線路准且隱蔽,速度超過對手,使防守隊員不知所措;他射門狠且准;他跑位很靈活,善於捕捉戰機;他的平衡能力極強,使得試圖將他絆倒的人無計可施;貝利彈跳力很好,並從父親那裡學會了睜著眼睛頂頭球。

貝利技術之全面,還表現在他能夠熟練地運用身體各個部位控制球。如1977年9月代表宇宙隊在與國足的兩場比賽中,貝利共用了腳、頭、胸、腹、肩等十三個部位控制球,表演了頭、肩、胸等巧妙的停球技術。貝利不僅停、傳、射的部位全面多樣,而且善用多種腳法傳出各種不同的弧線球。他在上海比賽時一次任意球射門時表演了難度極大的大弧度上旋球(用右腳裡腳背和腳弓間的部位踢球,腿的擺動與乒乓球拉弧圈球的動作相似)。兩場比賽貝利傳球107次,其中傳了32次弧線球,在10次射門中,運用了7次弧線球射門(射進1球),而我國運動員6號遲尚斌和11號容志行在兩場比賽中(每人各統計一場)共傳球67次,其中只傳出6次弧線球(全是踢發角球),射了4次門,均為直線球。除此之外,貝利還在與國足比賽中表演了快速沖跑中的高難度的騰空倒鉤射門,以及以極其快速的反應,用腳外側部位在體後斷截對方傳越的平飛球等等罕見的高難技術動作。而當時的貝利已經接近37歲。可以說,他是最接近完美的球員。

1974年10月,貝利退役。1975年,他在美國紐約宇宙足球俱樂部複出,1977年獲NASL總冠軍,同年10月最後一次宣佈退役。

5.索烏薩·羅馬裡奧(巴西)曾效力俱樂部:巴賽隆納/瓦倫西亞……

羅馬裡奧1966年1月29日出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在場上司職前鋒。1985年,羅馬裡奧出道于巴西的瓦斯科達伽馬足球俱樂部,之後效力于埃因霍溫、巴賽隆納、弗拉門戈、巴倫西亞、弗魯米嫩塞等多家俱樂部。1994年,羅馬裡奧當選為“世界足球先生”。2007年5月,羅馬裡奧成為國際足聯官方唯一認可的千球記錄保持者。

羅馬裡奧代表巴西國家隊參加了70場比賽,打進55球,幫助巴西國家隊奪得1994年世界盃和1989、1997年美洲杯冠軍。

羅馬裡奧高傲、任性、易怒,個性桀驁不馴,難以管理,令人頭痛;但是他也有成熟的一面,為了足球他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在球場上他是一位極具靈感和摧毀力的超級殺手,他個子矮,重心低,動作連貫隱蔽,起動速度非常快,人群之中可以輕易擺脫對手閃出空檔施放利箭,克魯伊夫說,給羅馬裡奧一平方米的空間就足以改變整場比賽。他射門瀟灑準確,往往隨心所欲地輕輕一腳就會令對方層層密防的球門轟然倒塌。進球之後的羅馬裡奧依然冷靜自若,微張雙手獨自跑開去了。他就像一隻獨狼,在沒見到獵物的時候很可憐,但一見到獵物,殺手本性便暴露無遺。羅馬裡奧人稱“獨狼”。他生性懶散,有人計算過,一場足球比賽他也就跑十幾個來回,但一旦他在對方禁區得球,十有八九能攻破對手的大門。“獨狼”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6.約翰·克魯伊夫(荷蘭)曾效力俱樂部:巴賽隆納/阿賈克斯……

約翰·克魯伊夫與摯友弗朗茨·貝肯鮑爾爾一起,被公認為是足球史上絕代雙驕,也是20世紀70年代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球星。

儘管克魯伊夫沒有在國家隊級別的比賽中獲得過任何榮譽沒有得到一個冠軍,並且只代表國家隊參加過一次世界盃,獲得亞軍。但這並不妨礙荷蘭人有資格與貝利,貝肯鮑爾,馬拉多納這樣的天皇巨星相比肩。因為克魯伊夫成功的秘訣在於他對足球的熱愛,他繼承了師傅蜜雪兒斯的衣缽並以自己獨樹一幟的足球思想和在對新技戰術打法的探索使得足球運動不斷地走向完善。即便遇到失敗和挫折他也從不氣餒,退役後作為教練克魯伊夫也是一流的。這名荷蘭足球的傳奇人物在場內外的貢獻還是為他在現代足球史中贏得了無可置疑的聲望。

7.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阿根廷)曾效力俱樂部:皇家馬德里/西班牙人……

斯蒂法諾1926年7月4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在場上司職前鋒,綽號“金箭頭”。1945年,斯蒂法諾職業生涯開始於阿根廷河床隊,1947年,斯蒂法諾以6場6球的表現幫助阿根廷國家隊奪得美洲杯冠軍,1949年轉會至哥倫比亞波哥大百萬富翁,1953年加盟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1956-1960年帶領皇馬連續五年奪得歐洲冠軍杯冠軍,並在五次歐冠決賽中均有進球,二次獲得歐冠最佳射手,八次奪得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冠軍,五次獲得西甲最佳射手,斯蒂法諾共代表皇馬正式比賽出場396場打進308球。

相比于歷史上其他南美球星華麗而極具感染力的足球特質,出身阿根廷在河床度過自己早期足球生涯的斯蒂法諾,在比賽風格上更趨近於歐洲球員,簡潔明快、效率至上、不拖泥帶水,斯蒂法諾更注重將個人的價值在整個團隊中展現,是史詩級的進攻自由人,在1950年代這個足球戰術體系發生重大革命的年代裡,斯蒂法諾亦以其詮釋超越時代的足球而卓爾不凡,以全面的足球素質而成為“全能足球”的典範。

8.費倫茨·普斯卡什(匈牙利)曾效力俱樂部:皇家馬德里……

普斯卡什1927年4月2日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在場上司職前鋒,綽號“飛奔的少校”。1943年,普斯卡什職業生涯開始于吉斯佩斯特隊(後改名洪韋德),在效力期間幫助球隊奪得6次匈牙利足球甲級聯賽冠軍,4次奪得匈牙利聯賽最佳射手,1958年普斯卡什加盟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奪得三次歐洲冠軍杯冠軍,1960歐冠決賽普斯卡什獨進四球,連續五年奪得西甲聯賽冠軍,4次奪得西甲聯賽最佳射手。

1945年普斯卡什入選匈牙利國家隊,代表匈牙利國家隊出場85次打入84球,是歐洲國家隊進球數最多的球員,帶領匈牙利隊獲得1952年奧運會男足金牌,1953年擊敗英格蘭隊打破其本土90年不敗紀錄,1954年奪得世界盃亞軍,個人獲得世界盃最佳球員。

普斯卡什技術精湛,活動範圍大,穿插能力強,應變快速靈活,他腳法細膩,尤擅長用左腳進行多角度射門和配合,在射程之內威力巨大。

9.加里·萊因克爾(英格蘭)曾效力俱樂部:巴賽隆納/萊斯特城……

萊因克爾出生於1960年11月30日,在場上司職前鋒。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取得了很多榮譽,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從未得過一張黃牌,被譽為“足球紳士”。

萊因克爾聰明好學,從愛上足球的那一天起,就酷愛射門,時刻琢磨射門技巧。在鋒線上萊因克爾是對手懼怕的殺手,只要對方防守上稍有閃失,他就會將球送入網底。他是一個勤奮型選手,勤于穿插,善於跑動,動作簡練實惠,射門果斷。

作為一名優秀前鋒,他奔跑速度快,在對方的嚴密看守下也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常依靠巧射完成破門。他的進球大多是在門前近距離內攻入的。

10.尤爾根·克林斯曼(德國)曾效力俱樂部:國際米蘭……

克林斯曼1964年7月30日出生於德國格平根,在場上司職前鋒,他是“三駕馬車”成員之一,綽號“金色轟炸機”。

尤爾根·克林斯曼是一位大場面球員,代表德國隊在國際大賽發揮出色,世界盃上他打進11球高居歷史總射手榜並列第6位,歐洲杯打入五球,至今保持著德國球員歐洲杯進球紀錄。俱樂部職業生涯轉戰德、意、英、法四大聯賽也都表現不俗,更是首位征服英格蘭足壇的外籍球星具有里程碑意義,被譽為足球歷史上最強大的前鋒之一。

從技術特點上來看,克林斯曼能經常打出角度刁鑽的球,對於角度不佳的射門也能經常破門,94年對韓國的轉身射門完美的展現了他的射門技術。同時,克林斯曼有著極快的啟動速度,在搶點時他往往能夠搶得先機。

以上你最喜歡誰? (單選) 0人 0% 羅馬裡奧 0人 0% 貝利 0人 0% 范巴斯滕 0人 0% 蓋德·穆勒 0人 0% 羅納爾多 0人 0% 克魯伊夫 0人 0% 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 0人 0% 費倫茨·普斯卡什 0人 0% 加里·萊因克爾 0人 0% 尤爾根·克林斯曼 投票

以上僅為小編的一家之言,肯定會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留在評論區。我是今日頭條小編“放爺聊球”,以後還會更新更多足球內容,喜歡的可以點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