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居易鮮為人知的詩詞第二期,能讀過三首就算知識淵博了!

白居易一生作詩無數,流傳下來的就有近三千首,除了一部分我們經常見到的作品之外,其他詩詞並不為人所知,今天我們來分享幾首白居易鮮為人知的詩詞,擴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

1、《勤政樓西老柳》

唐代:白居易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株柳,長慶二年春。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重修勤政樓。此詩作于重修勤政樓的第三年。勤政樓西的一株柳樹,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所種,至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已在百齡上下,其時白居易已五十一歲。

以垂暮之年對半朽之樹,愴然動懷,因作此詩。

2、《早興》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樑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

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這首詩當是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白居易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

杭州本是他幼時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願已償,心中自然快慰,所以全篇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態,都筆致輕靈素淡,充滿著情趣。節奏也是流暢、歡快的,字裡行間,融注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3、《舟中讀元九詩》

唐代:白居易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闇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此詩寫于作者被貶江州途中。唐憲宗元和十年公(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書要求嚴緝兇手,因此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他被攆出長安,九月抵襄陽,然後浮漢水,入長江,東去九江。在這寂寞的謫戌旅途中,他想念那早五個月遠謫通州(州治在今四川達縣)的好朋友元稹。

在漫長水途中,一個深秋的夜晚,詩人伴著熒熒燈火,細讀微之的詩卷,寫下了這首《舟中讀元九詩》。

4、《琴茶》

唐代: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夢,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常相伴,難道吾今無往還?

白居易晚年辭去刑部侍郎的官職,賦閑東都,做《琴茶》一詩,表達了詩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觀點。

5、《酬劉和州戲贈》

唐代:白居易

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這首詠梅詩寫于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詩人任蘇州刺史之時,是贈與劉禹錫之作。當時朝政腐敗,詩人在朝屢遭壓抑,內心十分痛苦。這首詩或多或少是其內心寫照。

6、《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

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這首詞指出了潮汐漲落的規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斷衝擊著海岸,使海岸不斷發生變遷。儘管這種變化不易測量,但洪濤變平野,綠島成桑田在不知不覺地發生著。

白居易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香山居士,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西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你最喜歡的是白居易哪一首作品?(詩畫在後續還會持續發佈一些白居易不常見的詩詞,喜歡詩詞的朋友可以提前關注)

是贈與劉禹錫之作。當時朝政腐敗,詩人在朝屢遭壓抑,內心十分痛苦。這首詩或多或少是其內心寫照。

6、《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

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這首詞指出了潮汐漲落的規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斷衝擊著海岸,使海岸不斷發生變遷。儘管這種變化不易測量,但洪濤變平野,綠島成桑田在不知不覺地發生著。

白居易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香山居士,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西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你最喜歡的是白居易哪一首作品?(詩畫在後續還會持續發佈一些白居易不常見的詩詞,喜歡詩詞的朋友可以提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