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幹了這杯酒,悲壯地來句:別了,2017!

踩在二〇一七年的小尾巴上,不免心生感慨,回顧,總結成了主基調。

那,你是否還記得二〇一六年的遺憾,你是否還記得二〇一六年的那些小心願呢?你的那些個遺憾是否有得到些許彌補,你的那些個小願望,是否有些許實現了呢?

有人說,可笑的是,我今年的遺憾仍舊是去年的遺憾的前年的遺憾的更早年的遺憾,而我明年的願望依舊是今年未能實現的去年未能實現的前年的未能實現的更早年的期許。

讀起來些許拗口,深究起來卻也沒毛病。

遺憾年年都會有,有人說,今年工作還是沒有起色,有人說,今年依舊沒找到那個ta,有人說,今年又變胖了,有人說,今年把愛情弄丟了。

想來,生活兩大面,不過情和業。所以我們在祝福一個人的時候,會經常說,願你愛情事業雙豐收,這便是普遍意義上公知的幸福吧。

一年,十年,直至一輩子,都在朝著這個看似遠大的目標努力著。

每年伊始,我們都會給自己打氣,每年年終,我們便徒添更多遺憾。試問,這一年,你真正為自己的目標去拼搏的時間有多少呢。一天?一個月?三個月?還是更多呢?雷聲大,雨點小,惰性往往更容易侵蝕我們的肉體和思想,醒悟時便又是一年,於是遺憾也隨之誕生,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有一句話說: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要拼才華。雖時常出現在自我調侃的框架中,但最讓人抓狂的也是這,別人比你站得高,還比你更努力,於是差距可想而知。你改變不了你腳下的基石,但你起碼不能自暴自棄,畢竟或多或少,我們只有這短短數十年的時光,

為自己辛苦一些,又能吃什麼虧呢。

說到遺憾,就很自然想到了無悔,小到今年無悔,大到今生無悔,都不過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說服,如果你堅持說你真的一點點懊悔或是遺憾的地方都沒有,那你的生活該是多麼無趣呢。

走過了那麼多的路口,誰,

能心甘情願地說無悔呢?比如大學有那麼多,而我們只能選擇一個,工作有那麼多,而我們也只能選擇一個,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我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建立在放棄其他選擇,放棄其他道路的基礎之上而做出的,所以才發明了“如果”這兩個字來給人的心靈一些慰藉。

然而如果,只是一種虛幻的存在,真實的生活中是不存在如果的。有時候會覺得世界很神奇,迴圈總是進行得天衣無縫,所謂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你放棄的那些選擇和道路,其他的人都代替你實現了,其他人放棄的那些選擇和道路,你又代替他們去實現了。所以形形色色的人圍繞著地球走,佔據著種種的可能,而你,也只是那一種可能。

二〇一七年,依舊有很多青春校園系列的電影,因為導演們也知道,大多數的人心裡在想些什麼。遺憾的,失去的,隨著記憶的沉澱總會變成美好的。

身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抱怨課業繁重,而如今卻遺憾沒有好好讀書;青春洋溢的時候,我們張狂無知,而如今卻遺憾沒有好好去愛一個人;天天在家的時候,我們厭煩父母的管教,而如今卻遺憾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盡盡孝心。

然而,有失便有得。你當初選擇了一個背井離鄉的學校,也讓你有了更多的見識;你當初選擇了目前從事的工作,也同樣鍛煉了自身能力;你遺憾沒有好好讀書,但你享受了大好的青春時光;你遺憾沒有好好愛過一個人,可你現在仍然有愛的能力;你遺憾沒有好好陪父母,可你仍有大把的時間常回家看看。

我們之所以在年終羅列自己的遺憾,不是為了進行自我批判,而是更好的看清自己的位置。過去的不再抱怨,最美好的時光永遠是當下。除非你的生命終結,不然什麼時候都不能說成晚了,來不及了。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結局?

說到執行力的話,比如說走就走的旅行,很多人抱怨沒有時間,沒有金錢,沒有種種種種,哪能說走就走得了呢?於是生活的湖面上的那點漣漪很快就又消散了。

那麼,我不得不說,你眼中的說走就走未免太過奢華,已經脫離了原本的軌道,這和期盼天上掉餡餅是一個道理。說走就走的旅行,宣揚的是人內心對自由的嚮往,對灑脫的追逐,而不是一場奢華的歐洲十日游,美景擺拍後的修圖。

人的精力其實很有限,也沒有聰明到時刻理清自己的思緒,你以為存儲在大腦中的計畫很清晰,其實早已被遺忘在大腦硬碟裡某個小小的角落裡,往往沒有安排沒有計劃的一年,在年終時你會深刻體會到什麼是碌碌無為。

而如果你在一年的日曆上明確的計畫好哪天完成什麼事情,哪段時間出去旅遊,然後按照日歷來執行,這樣既會督促自己,又使該做的事情變得很清楚,等到這一年結束的時候,你看著這本日曆,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呢?

所以,行動起來,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你想要的,你能做到的,事情無大小,比如你要練三十分鐘的瑜伽,某天你要見某個人,這個月讀幾本書,哪些天去哪裡旅遊,立刻馬上圈在日程裡,你會發現一切都變得很清晰,執行起來便會更加容易,遺憾也就慢慢變少了。

二〇一八年,你準備好了麼?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認真地牽著二〇一七年的自己,繼續堅定地向前走。

所謂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你放棄的那些選擇和道路,其他的人都代替你實現了,其他人放棄的那些選擇和道路,你又代替他們去實現了。所以形形色色的人圍繞著地球走,佔據著種種的可能,而你,也只是那一種可能。

二〇一七年,依舊有很多青春校園系列的電影,因為導演們也知道,大多數的人心裡在想些什麼。遺憾的,失去的,隨著記憶的沉澱總會變成美好的。

身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抱怨課業繁重,而如今卻遺憾沒有好好讀書;青春洋溢的時候,我們張狂無知,而如今卻遺憾沒有好好去愛一個人;天天在家的時候,我們厭煩父母的管教,而如今卻遺憾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盡盡孝心。

然而,有失便有得。你當初選擇了一個背井離鄉的學校,也讓你有了更多的見識;你當初選擇了目前從事的工作,也同樣鍛煉了自身能力;你遺憾沒有好好讀書,但你享受了大好的青春時光;你遺憾沒有好好愛過一個人,可你現在仍然有愛的能力;你遺憾沒有好好陪父母,可你仍有大把的時間常回家看看。

我們之所以在年終羅列自己的遺憾,不是為了進行自我批判,而是更好的看清自己的位置。過去的不再抱怨,最美好的時光永遠是當下。除非你的生命終結,不然什麼時候都不能說成晚了,來不及了。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結局?

說到執行力的話,比如說走就走的旅行,很多人抱怨沒有時間,沒有金錢,沒有種種種種,哪能說走就走得了呢?於是生活的湖面上的那點漣漪很快就又消散了。

那麼,我不得不說,你眼中的說走就走未免太過奢華,已經脫離了原本的軌道,這和期盼天上掉餡餅是一個道理。說走就走的旅行,宣揚的是人內心對自由的嚮往,對灑脫的追逐,而不是一場奢華的歐洲十日游,美景擺拍後的修圖。

人的精力其實很有限,也沒有聰明到時刻理清自己的思緒,你以為存儲在大腦中的計畫很清晰,其實早已被遺忘在大腦硬碟裡某個小小的角落裡,往往沒有安排沒有計劃的一年,在年終時你會深刻體會到什麼是碌碌無為。

而如果你在一年的日曆上明確的計畫好哪天完成什麼事情,哪段時間出去旅遊,然後按照日歷來執行,這樣既會督促自己,又使該做的事情變得很清楚,等到這一年結束的時候,你看著這本日曆,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呢?

所以,行動起來,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你想要的,你能做到的,事情無大小,比如你要練三十分鐘的瑜伽,某天你要見某個人,這個月讀幾本書,哪些天去哪裡旅遊,立刻馬上圈在日程裡,你會發現一切都變得很清晰,執行起來便會更加容易,遺憾也就慢慢變少了。

二〇一八年,你準備好了麼?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認真地牽著二〇一七年的自己,繼續堅定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