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冬季高血壓進入“爆發期”,中醫教你3個穴位降血壓,實用!

冬季一到,氣溫逐漸下降,心血管病的高發期也隨之到來,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高血壓。

調查發現,冬季心血管疾病的發作率遠高於其它季節,

因為氣溫的下降,會使體內血管收縮以防體溫的流失,再加上寒冷使得人們活動力大為減低,血液迴圈不良容易引起血壓上升。

此外,人因寒冷而顫抖,身體消耗能量以產生熱能,更讓心臟負荷增加,以上狀況都容易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可能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症。那麼,冬季如何防治高血壓呢?

中醫3穴降血壓

太陽穴降壓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用手指按著太陽穴,呈順時針旋轉,每旋轉一周為一拍,每次約做32拍,作用在於清腦明目,

疏風解表,止頭痛。

風池穴降壓

風池穴別稱熱府穴,在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所屬經絡為足少陽膽經。用雙手拇指按揉雙側的風池穴,呈順時針旋轉,一周為一拍,共需做32拍,其療效是清腦提神,明目降壓。

百會穴降壓

百會穴位於背部,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每個人的百會穴都位於頭頂的正中央,可用手掌緊帖百會穴呈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可以寧神清腦,降低血壓。

想要遠離高血壓,還需要做到這些:

1 限制鹽量

食鹽量增加,必然引起鈉水瀦留,

使血容量增加,引起心臟排出量增加而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因此,要限制食鹽量的攝入,每日應控制在6克以下。

2 規律起居

根據人體的生物鐘節律要求,必須養成按時睡眠,按時起床,按時就餐的良好習慣。對於高血壓患者,生活規律是穩定血壓、恢復健康的保證。因此,高血壓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前1小時避免過度的思維活動或看電影、電視等。

3 心情愉悅

情緒的波動直接關聯血壓的波動,保持穩定愉悅的情緒是穩定血壓的關鍵,而緊張、壓抑等情緒會使交感神經和腎上腺髓一系列的活動增強,直接導致血壓升高。因此患有高血壓的人要心胸開闊,保持愉悅的心情,控制自身情緒,對於控制血壓這是非常重要的。

4 適當運動

經常運動,參加體育鍛煉,可提高心血管系統性能,使血管的舒縮運動趨向正常化,並可降低血糖和血脂濃度,緩解和預防高血壓。而減肥也是降血壓的良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降低血壓,還可有效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緩解和預防高血壓。而減肥也是降血壓的良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降低血壓,還可有效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