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國家僅僅用了一個人,就換來了大國手裡珍貴的核原料

1958年,隨著法國動盪的第四共和國宣告壽終正寢,戴高樂重新上臺執政,這位極其喜歡不按常理出牌的法國二戰英雄為了獲得阿拉伯國家的石油,不惜大幅修改了法國在中東地區的外交戰略,

將自己在中東最堅定的盟友以色列拋棄。而這個時候,正是以色列的核武器計畫進行到緊要關頭的時候,法國宣佈不再向以色列提供核原料,無疑是給了以色列當頭一棒。

1960年5月,當戴高樂命令法國外交部長同志以色列法國駐法大使法國將停止向以色列的核反應爐提供核燃料後,

以色列總統本·古裡安當即決定緊急飛往巴黎與戴高樂見面,在這場會見中,戴高樂直言不諱的問道:“以色列究竟為什麼需要核反應爐?”,事實上,早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時,不甘心只做一個二三流國家,因此大力發展自己的核武器事業,而法國作為以色列在核子試驗方面最堅定的支持者,自然對此心知肚明,戴高樂之所以要這麼問,
無非是給本·古裡安一個明確的暗示,要以色列別再妄圖成為核武器擁有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古裡安只好向戴高樂承諾,以色列的迪莫納核反應爐將不會再增加用於提取武器型鈈元素的設備,回國之後,面對來自各大國越來越強的壓力,

本·古裡安只好宣佈以色列進入核時代,1960年12月21日,他更是直接在議會上承諾,以色列的核反應爐將僅僅用於和平的目的。當然,只是動動嘴皮子是不可能從法國手裡把無比寶貴的核原料騙來的,為了這堆核材料,以色列更是忍痛割肉,將中東著名的間諜“千面人”克勞德·阿諾交給了法國。

阿諾曾經是一位耶穌會的教士,在二戰期間曾經參加過地下抵抗運動,戰後他曾經參加過法國情報機構,

由於反對戴高樂的阿爾及利亞政策,他主動退出了法國情報機關,轉而加入了一個神秘的組織,準備以極端的方式暗殺戴高樂。而他在退出法國情報機構後,和以色列駐巴黎大使成為了朋友,開始向以色列人提供情報,根據他提供的消息,他的組織正在設法雇傭一名殺手暗殺戴高樂。

為了向法國示好,以色列主動將這個情報透露給了法國,可戴高樂卻堅持要知道這個消息的來源,無奈之下,以色列只好將阿諾的情報透露給了法國人。要知道,在猶太人心中,背叛朋友是無法饒恕的罪孽,以色列這次這麼明目張膽的背叛了自己的資訊來源,這對於以色列的情報機構來說,莫過於一個沉重的打擊。不過這次用一個人換核燃料的買賣以色列也總算如願以償,獲得了來自法國的核燃料回收技術。

不過這次用一個人換核燃料的買賣以色列也總算如願以償,獲得了來自法國的核燃料回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