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立正稍息開步走——風波之後看樂視

股價是個迷幻劑,讓人哭,讓人笑,讓人幻想和恐懼,

人被情緒左右,判斷力自然下降,所以我一直主張做長期企業投資不要被股價所牽引,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克服人性本能不容易,就算裝死也是要有本錢的,所以,再提醒一句,不要融資,實在忍不住的話,別超過本金的五分之一。

一個人趔趄一下,調整是要個把秒的;一個行進的小隊被衝擊一下,整理好了,各就各位再行進是要個把分鐘的,但是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多元化生態企業,

被衝擊一下,整理,清理,重置,理順,各就各位,需要時間,快一點的,幾個月,慢一點的,半年一年,這是剛性的,急不得!

我總說:沒有傷疤的成功是不真實的,一路順利的成功在企業界好像真沒見過,可能傳統企業還有可能,創新型企業,曲折或者說不成功是天生的,是註定的,這才凸顯創業的不易與偉大。我們今天看到的蘋果、網易,甚至是傳統企業裡的茅臺,

都經歷過大的波折,股價也極端過,但是,那又怎樣呢?好企業就是好企業,它有它好的基因,站在時間這個橫軸上,這個基因總會發生作用的,所以問我股價如何我答不出來,但是這個內核,我是可以肯定的。

2014年的11月底,我寫下《急行軍--飛奔的樂視生態》,那之後是樂視歷史上極為艱難的一刻,好像站在生死線上,但實際上各項業務正在有序進行和開展中,一年之後,漸入佳境,重要的卡位與佈局已經完成;如今,

這個企業經歷了波折,以我的觀點,這是第一次經歷大的波折,和2014年那次同,因為走到今天,樂視大生態理念和基本框架已經成型,在即將收官轉型之時遭遇一次衝擊,正好給我們提供一次深度洞察企業的機會。

孫宏斌說,遇這麼大件事,它們隊伍不亂,保持隊形,挺好!我想這位企業家老江湖確實是挑了最重點的說,人在江湖在,不怕沒有未來。

樂視基因,就是有創新力,我認為這是中國互聯網界的第一,它下一張牌怎麼出,多半你無法預見;其次,就是努力和拼搏精神,雖然組織和管理也出問題,有人浮於事的現象,但風波後,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組織架構和管理的重置,這件事已經做好並執行了,效果會逐步體現出來的。其三,就是敢為天下先,雖然嘴巴也挺大,但是我很欣賞,因為這對傳統的中國醬缸文化,有點衝擊力,

當然副產品是容易樹敵。

最近我的一些讀者責問我寫樂視只寫好的,不寫壞的,作用相當糟糕,這個可能不假,是事實,不過你也要想想,我樂視人一個不認得,門朝哪兒開都不曉得,遠在萬里之外,閉門造車,自己意淫,免費拿出來和大家共用,目的不是為你的錢包負責考慮的,我沒這個義務,一定要記得滑鼠掌握在你自己手裡,別人的東西自己大腦一定要加工的!不可照搬。我只是用我的思考和經驗考證一個我認為值得長相守的企業,這是個很長線的活兒,主要是探討企業戰略,也不是股票買賣那種出發點,有些人買了人家幾手股票,就把公司管理層當兒子訓我是做不來的,你那麼能幹的話,也就不需要靠買幾個股票來證明自己了;創業艱難,犯錯是天生的,避不開的,這和你喜歡一個人,優點缺點都要接受是一樣的,所以,出點事故,我只能幫人家拍拍塵土,希望他們:繼續走好,勿忘初心!

走好是必須的,因為戰略是對的,有很多環節需要精細化,需要有取捨,有朋友說,融創前股價跌,那是擔心資金鏈,現在跌,那是信心缺失,前者很有道理,絕大多數人都擔心,後者麼,既成事實,也有道理,但我想說,那是你你你沒信心,有信心的也有大把,股權正在因此而轉移。

這一周以來,媒體造謠生事的勁兒又來了,總的邏輯就是樂視資金還緊張,樂視業務在收縮,樂視不誠信,樂視遭遇各種拋棄,樂視不行了,還有電視主持人乾脆直接在電視上開罵了,也不小心他的職業資格,這些魁魅魍魎的作用就是讓股權不斷從投機者轉到投資者手裡,因為他們知道價值在哪裡,參與樂視定增的機構和個人,長期持有樂視不動的股市達人和大手筆進場、不計股價的孫宏斌,他們是傻子還是人精兒,時間會做答的,以後樂視成就了,不要怪這些媒體的作用,要怪自己不夠用心。

樂視上市公司業務,因為戰投的落定,早就穩定下來並有序展開了,這是樂視上市公司有史以來資金最為充沛的時段,雖然資金全部到位需要點時間,但是中長期的資金憂慮是徹底打消了;而且樂視視頻和電視業務已經有驚喜呈現,電視新品產研供銷都上了新臺階,在價增和主要聚焦高端大屏的情況下,一推出就有8萬預約,線下鋪貨也在積極進行中。更重要的一點是樂視電視廣告全面提價,為此甚至出現了一個空窗期,畢竟有些客戶接受需要時間,但好貨就要好價錢,已經有不少客戶認可這次提價,3月以後,各類廣告會不斷登上超級電視,畢竟,超級電視體系的資料是誘人的,使用者知道這種廣告的價值是傳統電視臺不能企及的。

樂視體育,樂視移動和樂視汽車,這三個體外業務因為近幾個月都在涉及融資,成為媒體集中炮轟的陣地,是想阻礙呢,還是參與者想拿個好價錢呢,不知道,總之無利不起早,讓媒體關注,總是要牽涉利益的,黑文也是要占版面的,都不白給。與別人的擔心不同,我認為樂視汽車的融資是比較可靠和踏實的,內中緣由不在這裡細說了,總之產品說話,而且我認為內資占比應該是主流,甚至可能全內資,是否需要考慮FF的背景因而接受部分外資,或許也是一個考量,這是需要做長遠考慮的。

樂視體育最近是風暴眼,兩個吃力不討好的大IP版權的放棄,讓很多人覺得那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事件從媒體演繹的角度看上去很突然,畫面感比較強烈,雷振劍失意的小身體被PPTV和蘇寧推搡的七零八落的,像是摘心一樣拿走了兩個特燒錢的充氣娃娃,回家後PPTV很是興奮的試了一下,結果網友吐槽說錯怪了樂視,轉播品質,清晰度都大打折扣,解說也掉鏈子,還經常卡頓,這還是場小比賽,人流還少,比賽要是熱門一點,還不知道會咋樣呢。

創業是敢為天下者先,但吃了虧,及時退出來就好,都要因此打板子就沒人敢創新了,這些體育大IP,現階段做獨播隱患太多,性價比太低,其實回過頭開看,孫宏斌在樂視戰投發佈會上早就說了體育有幾個超燒錢的IP不值當,應該放棄,我不是很懂體育,但我知道,體育版權太過被動,不像影視版權可以自產,參投,植入廣告等降低成本,體育版權延續以前影視的做法不妥,必須想別的招數化解這個問題。

樂視體育起步還是很靚麗的,否則王健林馬雲也不會進來(這個媒體又造謠了),失意的事也不少,但是創業只能這樣,流汗流淚流血用實踐來決定取捨,經驗本身就是財富,PPTV是接了一個金娃娃還是一個秤砣,走走就知道了,希望他能玩出彩來,讓大家學一學。樂體最近推出的新業務----賽事旅遊,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業務,可運營空間很大!

因為樂視體育最近正忙於談判融資的事,出現一些謠言可能不簡單,有的是急於轉型的資金想找更有未來的新業務,樂視體育在這一點上絕對不會被動的。

至於樂視移動,是這次風波的中心,受的衝擊比較大,其實手機做到第三代,好評率是大大上升的,但出現問題,也只能應對,供應鏈的打亂,一時半會是理不順的,需要時間,再度出發的樂視手機令人期待,因為在專利方面,樂視手機占比是非常高的。

風波之後的樂視,列隊,重整,再融資都在有序開展中,卡位與擴張都已經完成,進入整理、深耕和精細化階段,就像曾經打出去的一個拳頭,現在縮回來,為的是更有力的打出去。

企業和人一樣,都會經歷成長的煩惱,跨過去就是一次大的提升,創新型企業更是如此,做探路者風險是不低,但是發現新世界的喜悅和巨大的利益,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替代的,儘管它代價不菲。

最後,我送一個金句給大家:投資者最大的錯誤,就是認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就是:能拿到最好的,躲開最不好的,這種百分百的幻想,其實是投資失敗的最根源,絕大多數的投資人,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就是內心認為自己能行,可最後只證明了一點:此路不通!

我只是用我的思考和經驗考證一個我認為值得長相守的企業,這是個很長線的活兒,主要是探討企業戰略,也不是股票買賣那種出發點,有些人買了人家幾手股票,就把公司管理層當兒子訓我是做不來的,你那麼能幹的話,也就不需要靠買幾個股票來證明自己了;創業艱難,犯錯是天生的,避不開的,這和你喜歡一個人,優點缺點都要接受是一樣的,所以,出點事故,我只能幫人家拍拍塵土,希望他們:繼續走好,勿忘初心!

走好是必須的,因為戰略是對的,有很多環節需要精細化,需要有取捨,有朋友說,融創前股價跌,那是擔心資金鏈,現在跌,那是信心缺失,前者很有道理,絕大多數人都擔心,後者麼,既成事實,也有道理,但我想說,那是你你你沒信心,有信心的也有大把,股權正在因此而轉移。

這一周以來,媒體造謠生事的勁兒又來了,總的邏輯就是樂視資金還緊張,樂視業務在收縮,樂視不誠信,樂視遭遇各種拋棄,樂視不行了,還有電視主持人乾脆直接在電視上開罵了,也不小心他的職業資格,這些魁魅魍魎的作用就是讓股權不斷從投機者轉到投資者手裡,因為他們知道價值在哪裡,參與樂視定增的機構和個人,長期持有樂視不動的股市達人和大手筆進場、不計股價的孫宏斌,他們是傻子還是人精兒,時間會做答的,以後樂視成就了,不要怪這些媒體的作用,要怪自己不夠用心。

樂視上市公司業務,因為戰投的落定,早就穩定下來並有序展開了,這是樂視上市公司有史以來資金最為充沛的時段,雖然資金全部到位需要點時間,但是中長期的資金憂慮是徹底打消了;而且樂視視頻和電視業務已經有驚喜呈現,電視新品產研供銷都上了新臺階,在價增和主要聚焦高端大屏的情況下,一推出就有8萬預約,線下鋪貨也在積極進行中。更重要的一點是樂視電視廣告全面提價,為此甚至出現了一個空窗期,畢竟有些客戶接受需要時間,但好貨就要好價錢,已經有不少客戶認可這次提價,3月以後,各類廣告會不斷登上超級電視,畢竟,超級電視體系的資料是誘人的,使用者知道這種廣告的價值是傳統電視臺不能企及的。

樂視體育,樂視移動和樂視汽車,這三個體外業務因為近幾個月都在涉及融資,成為媒體集中炮轟的陣地,是想阻礙呢,還是參與者想拿個好價錢呢,不知道,總之無利不起早,讓媒體關注,總是要牽涉利益的,黑文也是要占版面的,都不白給。與別人的擔心不同,我認為樂視汽車的融資是比較可靠和踏實的,內中緣由不在這裡細說了,總之產品說話,而且我認為內資占比應該是主流,甚至可能全內資,是否需要考慮FF的背景因而接受部分外資,或許也是一個考量,這是需要做長遠考慮的。

樂視體育最近是風暴眼,兩個吃力不討好的大IP版權的放棄,讓很多人覺得那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事件從媒體演繹的角度看上去很突然,畫面感比較強烈,雷振劍失意的小身體被PPTV和蘇寧推搡的七零八落的,像是摘心一樣拿走了兩個特燒錢的充氣娃娃,回家後PPTV很是興奮的試了一下,結果網友吐槽說錯怪了樂視,轉播品質,清晰度都大打折扣,解說也掉鏈子,還經常卡頓,這還是場小比賽,人流還少,比賽要是熱門一點,還不知道會咋樣呢。

創業是敢為天下者先,但吃了虧,及時退出來就好,都要因此打板子就沒人敢創新了,這些體育大IP,現階段做獨播隱患太多,性價比太低,其實回過頭開看,孫宏斌在樂視戰投發佈會上早就說了體育有幾個超燒錢的IP不值當,應該放棄,我不是很懂體育,但我知道,體育版權太過被動,不像影視版權可以自產,參投,植入廣告等降低成本,體育版權延續以前影視的做法不妥,必須想別的招數化解這個問題。

樂視體育起步還是很靚麗的,否則王健林馬雲也不會進來(這個媒體又造謠了),失意的事也不少,但是創業只能這樣,流汗流淚流血用實踐來決定取捨,經驗本身就是財富,PPTV是接了一個金娃娃還是一個秤砣,走走就知道了,希望他能玩出彩來,讓大家學一學。樂體最近推出的新業務----賽事旅遊,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業務,可運營空間很大!

因為樂視體育最近正忙於談判融資的事,出現一些謠言可能不簡單,有的是急於轉型的資金想找更有未來的新業務,樂視體育在這一點上絕對不會被動的。

至於樂視移動,是這次風波的中心,受的衝擊比較大,其實手機做到第三代,好評率是大大上升的,但出現問題,也只能應對,供應鏈的打亂,一時半會是理不順的,需要時間,再度出發的樂視手機令人期待,因為在專利方面,樂視手機占比是非常高的。

風波之後的樂視,列隊,重整,再融資都在有序開展中,卡位與擴張都已經完成,進入整理、深耕和精細化階段,就像曾經打出去的一個拳頭,現在縮回來,為的是更有力的打出去。

企業和人一樣,都會經歷成長的煩惱,跨過去就是一次大的提升,創新型企業更是如此,做探路者風險是不低,但是發現新世界的喜悅和巨大的利益,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替代的,儘管它代價不菲。

最後,我送一個金句給大家:投資者最大的錯誤,就是認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就是:能拿到最好的,躲開最不好的,這種百分百的幻想,其實是投資失敗的最根源,絕大多數的投資人,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就是內心認為自己能行,可最後只證明了一點: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