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漢代宮廷謎案:漢武帝親兄弟“獻書王”的離奇死亡,謀殺還是意外

方文山所作《獻王謠》中的主人公就是西漢漢景帝的次子河間獻王劉德。“秦火搜遺,史冊存;獻書雅名,天下聞”,漢景十三王,只有這河間王劉德是“夫惟大雅,卓爾不群”、“禮樂是修,為漢宗英”。

當時的百姓們非常愛戴這位王爺,尊稱劉德為“獻書王”。可就是這樣一位風姿卓絕的人物,最終卻遭到自己的親兄弟漢武帝的懷疑而離奇死亡。

這件事的禍源要從漢武帝還是膠東王的時候說起。漢景帝時期,景帝寵愛的幾個夫人,無非就是栗姬、程姬以及王娡姐妹,

漢景帝早期最寵愛栗姬,還將栗姬長子劉榮立為了太子。那個時候,栗姬母子可謂是風頭正旺,人人趨而附之,作為劉榮的同胞弟弟,劉德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可是,館陶長公主本欲以煙親關係拉攏栗姬,結果栗姬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還挖苦館陶長公主。此事過後,館陶長公主轉而拉攏景帝的另一位夫人王娡,定下了王娡之子膠東王劉徹和她的女兒陳阿嬌的婚事。之後,館陶長公主就挑撥漢景帝和栗姬的關係。再之後,漢景帝病重詢問栗姬會如何對待他的兒子和後妃們,栗姬態度狠絕,更是讓景帝失望。王娡和館陶長公主趁機鼓動大臣們請立栗姬為皇后,則徹底惹怒景帝,景帝一怒之下就將栗姬打入冷宮,
還廢掉了劉榮的太子之位,改立劉徹為太子。

這件事過後,栗姬母子的地位一下子沉入谷底,劉徹繼位以後,對劉德的才、德、名望都十分忌憚,總覺得劉德對他不懷好意。可是,劉德根本就是一臉懵逼啊,如果非要說他這一生對什麼東西感興趣的話,

那無疑就是收藏各種各樣的珍貴古書了。劉德這五十年的王爺生涯單調乏味極了,無非就是四處奔走找書、買書、搬書、抄書、翻譯書。他的生命中,書占了99.9%的比重,另外的0.1%則是日常生活的比重。他將畢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上,對劉徹心心念念的皇位和權力沒有半點欲望。

劉德得到數以萬計的珍貴書籍,很多都是秦朝時候躲過了秦始皇魔爪的孤本,他謄抄一份還將原書如數還給書主。據說,劉德所持有的書籍,可以與整個漢朝相比。漢朝的天下是打出來的,加上前朝的始皇焚書,漢朝很缺書,所以漢惠帝時期才會有“挾書律”。最後劉德將這些書都捐獻給了朝廷,這對於漢武帝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他這樣做的結果換來的卻是漢武帝的懷疑,劉德非常痛心,再也沒有心思也不敢再收集書籍了,而是整日待在家裡喝酒作秀給漢武帝的探子們看,幾個月後,劉德便命歸黃泉了。悲哉!悲哉!

如果只是作秀,那就不會過量飲酒而死,那劉德為何幾個月的時間便迅速去世了?這當中要說沒有漢武帝的手筆,誰信?

無異於雪中送炭,他這樣做的結果換來的卻是漢武帝的懷疑,劉德非常痛心,再也沒有心思也不敢再收集書籍了,而是整日待在家裡喝酒作秀給漢武帝的探子們看,幾個月後,劉德便命歸黃泉了。悲哉!悲哉!

如果只是作秀,那就不會過量飲酒而死,那劉德為何幾個月的時間便迅速去世了?這當中要說沒有漢武帝的手筆,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