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完電影后,來看看那些年,屬於青島人的“芳華”

電影《芳華》的熱映,

將很多人的思緒帶回到了上個世紀,

回到那個單純美好而又激蕩的年代。

每一個時代的每一個人,

都會回憶屬於自己的曾經,

那些顯得格外美好的曾經。

雖然我們長大了、變老了,

年少時的芳華也許不知去向了,

但屬於青島人的記憶,一直都在。

那些年,老電車開過的路旁

是否有父輩走過的身影

那時候,馬路上還沒有這麼多車,

大夥都步行或者騎著自行車去上班

那時候的青島生活

有你童年的影子嗎

猶記得圍觀的青島啤酒節

跟著彩車巡遊的壯觀場面

最彌足珍貴的是——

那時,天還很藍;那時,風還很清

那時,這座城市還很安靜

那時候,我們總是無所憂慮

如今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加快,

對往昔純真歲月的懷念

也愈加深刻

但不論你是住市南市北李滄

還是嶗山黃島城陽

都擁有同一種記憶,同一種鄉愁,

因為我們都是青島人!

1983年的青島火車站。

這座百年老站,是對家最深的牽掛。

那時候的青島老城前的海天一線,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60年代的青島老城區,浙江路天主教堂是此處最高的建築。

70年代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眾多市民在海邊游泳。

1983年的天主教堂,每個時期的天主教堂,都有不同的感覺。

療供自選商場開業的1984年。自選商場,這是人們當時對它的稱呼。多年後,當大型超市開遍全城後,人們還會記起這處最早的“超市”。

1990年的棧橋,和如今一樣人潮擁擠。

90年代中山路上的過街天橋!

90年的青島食品店,顧客總是源源不斷,每次經過都忍不住想進去。

四方路上的土產店,同樣也很懷念四方路上的老味道。

天泰體育場的前身是建立於1933年的青島第一體育場,經過改造後,更名為青島天泰體育場。

1971年9月,創辦青島電視臺,這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電視臺之一。1993年5月,青島有線電視開始走進島城居民的千家萬戶。

1993年9月6日,山東省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青島中山路開業。

1997年的香港中路上仍少有高層建築。當年,青島福泰廣場正在建設,而249米高的中銀大廈是“青島之巔”。

1999年的青島波螺油子路,是最具青島特色的老街。

四方區的記憶,曾經的棚戶區舊貌!

棚戶區的生活.....

台東電影院原叫慈光電影院。

80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當時的即墨路全國聞名。

80年代即墨小商品市場熙熙攘攘的人群。

1983年的青島台東一路略顯空蕩,馬路上行駛的車輛多為公車,如今已是車水馬龍。

青島和山東省第一家啤酒廠——青島啤酒廠

青島老字型大小茶莊---大陸茶莊

80年代時的台東,還是青島比較繁華的街區。

台東利群百貨商店門前人潮湧動

1988年的青島兒童公園,跳舞、玩耍,這幅畫面總有一個故事。

1994年,太平鎮小巷,青島首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軍樂隊替代燃放煙花爆竹為新人祝興。

過去的滄台路——滄口老下街

滄口公園始建於1957年

照片雖然不怎麼老,但很有滄口特色。

1986年的滄口廣場

1983年的李村大集,每逢農曆二、七大集,流淌在河床上的傳統。

1982年,嶗山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3年,首屆農民選美大賽在嶗山舉行。

青島市京劇團在春節期間到嶗山表演。

膠南在行政區劃上已經不存在了,但總是會會回想膠南的過去。

膠南百貨大樓,多少膠南人的記憶。

曾經破爛不堪的老電影院,卻是如今的懷念。

90年老黃島的北海公寓,可以免費看動物。

1985年的華林大廈

90年代,老黃島的面貌,現在已經是黃島辦事處。以前黃島輪渡在這邊,去青島必須坐1路公交到這裡。

1995年的香江路,有些城市的樣子。

2005年的香江路,那時早已是瀝青路,路上的車也開始多起來了。

1966年,仙家寨公社蔬菜基地在儲存準備春節供應市場的冬儲大白菜。

1991年的青島機場

1992年1月,青島民航機場除雪的場景。

六十年代的小白乾路,“小白”指的是小村莊到白沙河,1999年才更名為重慶路。

那一年農業大學剛開始建。

那時候的人民廣場周邊還並不繁華。

記憶深處的村子,現在卻再也回不去了。

即墨市的稱呼已成歷史,但喚起還是那樣親切。

新世界大廈

老服裝批發市場,門口即青快客還在這發車。

1989年的膠州市百貨。

那一年的平度汽車站,多少次離開家鄉,多少次深深的牽掛。。

很多熟悉的地方都不見了,

但是我們卻都深深的記得。

有時候我們懷念的

並不是老電影裡的那些場景

並不是老照片裡的那些地方

而是在那些場景那些地方

度過的時光

和那時候無憂無慮的自己

歲月已然匆匆而過

但留在回憶中的

真摯的情懷卻是永遠的

1983年的天主教堂,每個時期的天主教堂,都有不同的感覺。

療供自選商場開業的1984年。自選商場,這是人們當時對它的稱呼。多年後,當大型超市開遍全城後,人們還會記起這處最早的“超市”。

1990年的棧橋,和如今一樣人潮擁擠。

90年代中山路上的過街天橋!

90年的青島食品店,顧客總是源源不斷,每次經過都忍不住想進去。

四方路上的土產店,同樣也很懷念四方路上的老味道。

天泰體育場的前身是建立於1933年的青島第一體育場,經過改造後,更名為青島天泰體育場。

1971年9月,創辦青島電視臺,這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電視臺之一。1993年5月,青島有線電視開始走進島城居民的千家萬戶。

1993年9月6日,山東省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青島中山路開業。

1997年的香港中路上仍少有高層建築。當年,青島福泰廣場正在建設,而249米高的中銀大廈是“青島之巔”。

1999年的青島波螺油子路,是最具青島特色的老街。

四方區的記憶,曾經的棚戶區舊貌!

棚戶區的生活.....

台東電影院原叫慈光電影院。

80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當時的即墨路全國聞名。

80年代即墨小商品市場熙熙攘攘的人群。

1983年的青島台東一路略顯空蕩,馬路上行駛的車輛多為公車,如今已是車水馬龍。

青島和山東省第一家啤酒廠——青島啤酒廠

青島老字型大小茶莊---大陸茶莊

80年代時的台東,還是青島比較繁華的街區。

台東利群百貨商店門前人潮湧動

1988年的青島兒童公園,跳舞、玩耍,這幅畫面總有一個故事。

1994年,太平鎮小巷,青島首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軍樂隊替代燃放煙花爆竹為新人祝興。

過去的滄台路——滄口老下街

滄口公園始建於1957年

照片雖然不怎麼老,但很有滄口特色。

1986年的滄口廣場

1983年的李村大集,每逢農曆二、七大集,流淌在河床上的傳統。

1982年,嶗山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3年,首屆農民選美大賽在嶗山舉行。

青島市京劇團在春節期間到嶗山表演。

膠南在行政區劃上已經不存在了,但總是會會回想膠南的過去。

膠南百貨大樓,多少膠南人的記憶。

曾經破爛不堪的老電影院,卻是如今的懷念。

90年老黃島的北海公寓,可以免費看動物。

1985年的華林大廈

90年代,老黃島的面貌,現在已經是黃島辦事處。以前黃島輪渡在這邊,去青島必須坐1路公交到這裡。

1995年的香江路,有些城市的樣子。

2005年的香江路,那時早已是瀝青路,路上的車也開始多起來了。

1966年,仙家寨公社蔬菜基地在儲存準備春節供應市場的冬儲大白菜。

1991年的青島機場

1992年1月,青島民航機場除雪的場景。

六十年代的小白乾路,“小白”指的是小村莊到白沙河,1999年才更名為重慶路。

那一年農業大學剛開始建。

那時候的人民廣場周邊還並不繁華。

記憶深處的村子,現在卻再也回不去了。

即墨市的稱呼已成歷史,但喚起還是那樣親切。

新世界大廈

老服裝批發市場,門口即青快客還在這發車。

1989年的膠州市百貨。

那一年的平度汽車站,多少次離開家鄉,多少次深深的牽掛。。

很多熟悉的地方都不見了,

但是我們卻都深深的記得。

有時候我們懷念的

並不是老電影裡的那些場景

並不是老照片裡的那些地方

而是在那些場景那些地方

度過的時光

和那時候無憂無慮的自己

歲月已然匆匆而過

但留在回憶中的

真摯的情懷卻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