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北原有四個省,其中一個僅存27年就被取消,被其它三省瓜分

一說到東三省人們馬上會想到黑吉遼,既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雖然是三省,但出了門大都稱自己東北的,對比的是很少有人稱自己是華北的,華東的。人們都習慣以山海關劃分,

關外就是東北的地界。

幾十年前東北曾有4個省,它就是熱河省,老一輩的承德人應該都知道。現在的河北承德,內蒙古赤峰,遼寧朝陽市都曾是熱河的一部分。

熱河這個名字是這麼來的。承德避暑山莊內有溫泉,溫泉水流入當地的武烈河,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

經泉水流經的武烈河也不結冰,還冒著熱氣,所以被稱為“熱”河。

熱河地區原本屬於直隸省(以前的河北省),1914脫離直隸,還併入內蒙古卓索圖盟的7個旗、昭烏達盟。

新中國成立後,將熱河省劃分為2市,16縣,4旗。

省轄市:承德市、赤峰市

省轄縣:承德縣、赤峰縣、淩源縣、平泉縣、建昌縣、建平縣、寧城縣、圍場縣、烏丹縣、青龍縣、隆化縣、豐寧縣、灤平縣、興隆縣、北票縣、朝陽縣

旗: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

1955年撤銷熱河省,將熱河省所屬行政區域,按國務院建議分別劃歸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為什麼要撤銷熱河省行政區呢?

其實,在清朝時就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因,清朝時期的熱河地帶,有著滿族,漢族,蒙族。有知縣,知府,當然這些任職的官員大都是滿族,還有蒙古的貝勒,郡王,親王。

努爾哈赤,皇太極本著于滿蒙共治的思想,統治國家。建立清朝後,清朝統治者大大加強中央集權,也削弱各個親王,貴族的權利。所以你也許經常看到康熙幾個兒子爭儲,但很少見到哪個親王,

王爺造反。

但這種限制只限于滿清自己,對蒙古貴族並沒這麼幹,甚至還放權。所以百年間在熱河的蒙古貴族與當地知州縣令有著一定的矛盾,這些蒙古貴族犯事,想管也管不了,見了面還得向這些親王請安,就是報到上面,也是不了了之,畢竟清朝祖上都承諾了。

民國時吸取了上述教訓,管你什麼王爺,親王的,先給你設置一個省,直接歸省政府管。但不到幾年就發生了918事變,

東三省淪陷,日寇鐵騎南下把新成立的熱河省也佔領了。還沒有來得及解決的問題,被日本這一外部勢力參合,就更複雜了。

抗戰時期,熱河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由於氣候地理因素農業產量不足,經常需要鄰近省份援助;熱河管轄下的市縣並不多,但要保持很多行政機構,這就出現了機構重疊的問題。

為了要恢復內蒙古歷史上的本來面貌,就把原屬遼北省的哲裡木盟和熱河省的昭烏達盟劃歸內蒙古自治政府管轄。

所以在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撤銷了熱河省,同時被撤銷的還有西康省。

但要保持很多行政機構,這就出現了機構重疊的問題。

為了要恢復內蒙古歷史上的本來面貌,就把原屬遼北省的哲裡木盟和熱河省的昭烏達盟劃歸內蒙古自治政府管轄。

所以在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撤銷了熱河省,同時被撤銷的還有西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