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魚皮魚鱗能作畫,一年讓她獲利十多萬!

金燦燦的鳳凰、栩栩如生的老虎、潔白清麗的孔雀、展翅欲飛的松鶴……你能想像出這些精美的裝飾畫都是用魚皮、魚骨和魚鱗製作成的嗎?

42歲的楊雙豔是這些畫作的製作者。因為家住黑龍江省同江市,更容易接觸赫哲文化,從小熱愛剪紙技藝的她便將剪紙工藝融入到非遺項目魚皮畫的製作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作品還被收入當地博物館。她用魚鱗創意製作出了多幅精美孔雀圖案,遠銷全國各地。

魚皮畫技法獨特 三幅孔雀作品“飛”進博物館

花開富貴、松鶴延年、龍鳳呈祥……不同於赫哲族人製作的畫風粗擴的魚皮畫,楊雙豔的魚皮畫表現手法更細膩、精美,還融入了很多“漢族元素”,作品中的孔雀、松鶴、龍鳳,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除了選材新穎,楊雙豔製作魚皮畫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她很少繪製底稿,

全憑腦海中的想像來剪魚皮。另一個特點是她把剪紙技藝運用到了魚皮畫的製作中。在她的魚皮畫裡,我們可以看到動物的皮毛一根根清晰挺立、細如髮絲,十分逼真。

楊雙豔喜歡製作的孔雀,除了魚皮畫,

還使用赫哲文化裡另一種代表性材料— —樺樹皮。同樣是運用剪紙技巧,孔雀羽毛的層次感,被她表現得淋漓盡致。據說因為手法獨特,她先後有三幅孔雀作品被收入了同江當地的博物館。

從小喜愛剪紙藝術 曾是十裡八村有名的“巧婦”

楊雙豔是漢族人,兒時生活在佳木斯市富錦縣農村。在她的記憶裡,七八歲時,自己就搬著小板凳,坐在母親身邊,看她用紅紙剪出各式各樣的精美圖案。

受母親的影響,她也喜愛上了剪紙。結婚之後,鄉親們看她會剪紙,結婚貼喜字、過年粘福字,都到她家來要剪紙。尤其是結婚喜字,楊雙豔會把新人的名字、屬相、結婚日期都融入到喜字裡。就這樣,她成了十裡八村有名的“巧婦”。

2010年,因為兒子到城裡讀書,

楊雙豔舉家搬到了同江市。不用天天在地裡勞作,閑在家裡的楊雙豔便在鄰居的介紹下,來到街津口一個工藝品店學做魚皮畫。同江的八岔鄉和街津口,都是赫哲族人的主要聚集地。他們的祖先以漁獵為生,早年的衣服、被褥大多是用魚皮縫製的,素有’魚皮部落’之稱。後來,赫哲人又創作出了魚皮畫。楊雙豔到同江時正趕上當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大力發展民俗旅遊。佔據天時地利等因素的她利用剪紙功底,很快從眾多製作者中脫穎而出,作品廣受歡迎。

巧用萬片魚鱗“繪”丹青 辦合作社一年獲利十幾萬不忘幫鄉鄰增收

2015年,楊雙豔偶然在網上看到有人用魚鱗製作粘貼畫,她頓時來了靈感,也想嘗試。因為喜愛做孔雀,初次嘗試,楊雙豔就把圖樣定位在了2.4米x1.2米的巨幅畫卷上。她向開飯店的朋友要來一些魚鱗,經過反復嘗試,發現只有七八斤以上、經過漂白處理的鯉魚或草魚的魚鱗,才最適合用來製作魚鱗畫。上萬片魚鱗,每片魚鱗至少要剪30多下,才能呈現孔雀羽毛的特有造型。此外,還要嘗試使用哪種膠水粘貼效果最好。研究製作了一個半月,楊雙豔終於將一隻清麗、半通透的白孔雀完成。至今,她已經完成了七幅較大的魚鱗畫作品。楊雙豔說,製作魚皮畫和魚鱗畫,給她家生活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增收”——她一個人的年收入就是十幾萬。

前不久,楊雙豔和幾個製作魚皮畫的姐妹一起成立了工藝品合作社。還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免費培訓了幾十位學員。

目前,楊雙豔正在申報魚皮畫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說,傳承魚皮畫,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像很多赫哲族老工匠那樣,保護這門具有民俗文化代表性的技藝,用畫卷展示少數民族文化;另一個就是用各民族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工藝吸引人。喜愛上一幅畫— —知道它是魚皮作品的— —想更深入瞭解魚皮畫— —從而瞭解到了赫哲族文化,楊雙豔覺得這也是對赫哲文化的傳承。作為一位民間手藝人,兩者齊頭並進很重要,所以下一步楊雙豔打算學習瞭解更多的赫哲文化,雖然是漢族人,但她要用自己的獨特技法,更好地傳承赫哲文化,傳承魚皮畫。

致富點評

實際上,魚皮很早就被重視起來。在我國南梁時期的一本藥書裡,就記載有“魚皮”作為藥用的功效;到了大唐時期,魚皮已經成為貢品。

如今,在我國黑龍江地區,赫哲族人仍以漁業為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他們捕魚、食魚、用魚皮蓋房、造舟、制衣。

赫哲族人的魚皮製品以北方冷水魚的魚皮為原料。這樣的冷水魚皮質有一定的厚度和韌性,比較耐磨,便於在生產生活中使用。另外,魚皮畫是赫哲族傳統的藝術品種。

實際上,也有用魚皮批量生產的魚皮包,銷路也很好。可見,生活處處有商機,關鍵是看您能不能找到,會不會把握。

實習編輯:于明月

編輯:孟然

統稿編輯:何鵬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佔據天時地利等因素的她利用剪紙功底,很快從眾多製作者中脫穎而出,作品廣受歡迎。

巧用萬片魚鱗“繪”丹青 辦合作社一年獲利十幾萬不忘幫鄉鄰增收

2015年,楊雙豔偶然在網上看到有人用魚鱗製作粘貼畫,她頓時來了靈感,也想嘗試。因為喜愛做孔雀,初次嘗試,楊雙豔就把圖樣定位在了2.4米x1.2米的巨幅畫卷上。她向開飯店的朋友要來一些魚鱗,經過反復嘗試,發現只有七八斤以上、經過漂白處理的鯉魚或草魚的魚鱗,才最適合用來製作魚鱗畫。上萬片魚鱗,每片魚鱗至少要剪30多下,才能呈現孔雀羽毛的特有造型。此外,還要嘗試使用哪種膠水粘貼效果最好。研究製作了一個半月,楊雙豔終於將一隻清麗、半通透的白孔雀完成。至今,她已經完成了七幅較大的魚鱗畫作品。楊雙豔說,製作魚皮畫和魚鱗畫,給她家生活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增收”——她一個人的年收入就是十幾萬。

前不久,楊雙豔和幾個製作魚皮畫的姐妹一起成立了工藝品合作社。還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免費培訓了幾十位學員。

目前,楊雙豔正在申報魚皮畫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說,傳承魚皮畫,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像很多赫哲族老工匠那樣,保護這門具有民俗文化代表性的技藝,用畫卷展示少數民族文化;另一個就是用各民族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工藝吸引人。喜愛上一幅畫— —知道它是魚皮作品的— —想更深入瞭解魚皮畫— —從而瞭解到了赫哲族文化,楊雙豔覺得這也是對赫哲文化的傳承。作為一位民間手藝人,兩者齊頭並進很重要,所以下一步楊雙豔打算學習瞭解更多的赫哲文化,雖然是漢族人,但她要用自己的獨特技法,更好地傳承赫哲文化,傳承魚皮畫。

致富點評

實際上,魚皮很早就被重視起來。在我國南梁時期的一本藥書裡,就記載有“魚皮”作為藥用的功效;到了大唐時期,魚皮已經成為貢品。

如今,在我國黑龍江地區,赫哲族人仍以漁業為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他們捕魚、食魚、用魚皮蓋房、造舟、制衣。

赫哲族人的魚皮製品以北方冷水魚的魚皮為原料。這樣的冷水魚皮質有一定的厚度和韌性,比較耐磨,便於在生產生活中使用。另外,魚皮畫是赫哲族傳統的藝術品種。

實際上,也有用魚皮批量生產的魚皮包,銷路也很好。可見,生活處處有商機,關鍵是看您能不能找到,會不會把握。

實習編輯:于明月

編輯:孟然

統稿編輯:何鵬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