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建成20個專業資料庫

中新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張尼)2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編寫的《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智庫建設評價報告》在北京正式對外發佈。

《報告》介紹稱,

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已經建成了包括國內群體性事件庫、北京市政策法規庫、北京市信訪案例庫等在內的20個資料庫,為信訪工作朝專業化方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援。

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搭建了包括北京市政策法規庫等在內的20個專業性資料庫 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供圖

26日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8月,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搭建的“資料資料採集與統合利用系統”中,已建成20個資料庫,其中包括國內群體性事件庫、北京市政策法規庫、北京市信訪案例庫等,儲存資料文獻量達16億條。

記者瞭解到,“資料資料採集與統合利用系統”建於2009年底,整合了信訪工作部門、理論學術界、資訊資源企業等三方面資源,

涵中文、英文等多語種資料。目前,該系統是國內唯一一個為信訪與社會矛盾研究提供基礎資料資料的專業性資料庫。

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資料文獻總量以每年5%—7%的速度增長,其中15個資料庫從設計到內容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此外,該研究中心還與中國政法大學聯合建立信訪資料實驗室,率先開展社會矛盾指數研究,

形成了社會矛盾指數、信訪指數、信訪法治化評估指數,通過深入挖掘信訪資料背後的規律,分析信訪風險,預測矛盾趨勢,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實現社會矛盾預防化解工作與量化科學研究緊密結合。

《報告》評價稱,新時代大資料平臺建設是國家治理體系下信訪制度資訊化、智慧化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研究中心重視提升基於資料庫建設技能、大資料分析技能、數位化政策分析評估技能等基礎上的戰略預測技能、多元分析技能、多學科協同研究技能,

是中國信訪與社會矛盾治理領域的重大創新,其理論創新成果產生了很強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基本具備了國家高端智庫試點單位的培育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