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原來會計、財務分析、財務造假、審計就是這麼一回事!

1.【會計就是這麼一回事】1.現金從哪裡來:借來的是負債,

投入的是所有者權益;2.現金到哪裡去:當期消失了的是費用,可以管好多期的是資產;3.資產或以成本形式轉入產品中或以折舊、攤銷轉為費用;4.通過銷售產品、提供勞務換回更多或更少的現金和應收款,是謂盈利或虧損;5.企業之間的信用產生往來款項。

Luo-m-Meng:說的真好,枯燥無味的會計在馬老師這裡變的簡單易懂。睡覺晚安明天再繼續看。

小肥皂csj:馬老手說的永遠是經典!

馬靖昊說會計:對大家有啟發就好!

有一類會計科目,用途很廣,會計看了偷笑,審計見了要哭。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其他”,算算有“其他貨幣資金”、“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等。萬能的"其他",沒有了它,會計可怎麼活啊!正所謂:“會計一抓瞎,全部進其他”。見過它們的人請轉走……

某人聽說馬哥已打通任督二脈,便前來求教。我回答:"任督二脈雖然一經打通,武功即可突飛猛進,

可惜此法已絕跡江湖多年,但唯有一口訣存世,你能否參悟,就看你的造化了。"他立即跪地道:"師傅,請受徒兒一拜!"我只好輕輕地告訴他那句秘訣:"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並叮囑他每天念十遍,他跪謝而去。

2.【財務分析就是這麼一回事】1.資產品質分析:分析資產中有沒有"水分",也就是資產的含金量有多少;2.負債分析:負債的真實性以及表外有沒有遊蕩著的負債.3.利潤品質分析:分析利潤中的真實含金量,別盡整些虛頭巴腦的不見現金的利潤;4.現金流分析:分析現金流是否正常,日子過得瀟灑還是緊巴巴,甚至借債度日。

someday卓越:寫的深入淺出呢!贊!

魚遊淺底_1010:把複雜的簡單化,馬老師是高手。

赤子張淩:自從迷上了馬老師,咋覺得會計學和推理小說一樣好看!馬老師太棒了!

馬靖昊說會計: 財務分析可以搞得與推理小說一樣好玩,但只能懷疑,

不能得出確定的結論,畢竟結論是要有證據來支持的,而純粹的財務分析是不可能取得證據的,它只能起到查帳推理的線索作用。

有人問財務分析時,資產負債表重要還是利潤表重要?剛好手頭上有一個案例,兩位在人品、身高、長相上都差不多的小夥子追求同一位姑娘,一個是收入高但家在農村的外企高管;另一個是某部長的當公務員的兒子。最終她選擇了部長的兒子,

類比報表,前者利潤表好,後者卻是資產負債表好,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一些非財務資訊有時顯得更為重要。比如通過水錶、電錶以及運單可判斷企業的生產、銷售能力,可能比分析收入和利潤更為有效;通過員工工資水準可判斷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通過銀行借款可判斷企業的誠信度;通過供應商賬期可判斷企業在其產業鏈中的地位及其行業競爭能力。

3.【財務造假就是這麼一回事】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公式,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大致為:1.無中生有。如虛構收入、隱瞞費用,虛增資產、隱瞞債務;2.寅吃卯糧。如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確認費用,或乾脆將費用資本化;3."洗大澡"。即提前確認費用、推遲確認收入,報出巨虧,為以後盈利作準備。

晨風當下:公式都是錯的,太不嚴謹了。哎……。

燃燒吧小火碳:馬老師,這個公式是什麼意思?資產減負債再減所有者權益應該是零,而右邊收入減費用應該得到利潤呀,難道是利潤為零的意思?

馬靖昊說會計:要以動態的眼光看問題,實際上,最佳的會計平衡等式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西方會計將這個動態的等式人為地割裂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以及“收入-費用=利潤”了。

真正的財務造假其實很難!它需要造假整條證據鏈,證據鏈涉及訂單、合同、收發貨物單據、發票、內部流轉過程中的記錄痕跡、成本計算、銀行收付款記錄等等,要虛構所有的東西並保持現金流、單據流和實物流邏輯上的一致是很難的,尤其是銀行流水如不提前計畫根本無法回頭再去造假。不造假才是正道啊!

判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基本方法:1.與同類公司或與公司歷史比較,毛利率明顯異常;2.貨幣資金和銀行貸款同時高企;3.應收賬款、存貨異常增加;4.估算的應交所得稅餘額與實際餘額相比相差甚遠;5.現金淨流量長期低於淨利潤。6.突然出現主業以外的較大收益,如諮詢、工程、軟體等的利潤貢獻。

判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存在的非財務信號:1.高管頻繁更換,比如財務總監,董秘,獨立董事,監事頻繁更換;2.會計師事務所頻繁更換;3.大股東或高管不斷減持公司股票;4.資產重組和剝離頻繁。

有人問我什麼樣的假賬才發現不了?我吐了兩個字“無賬”。其實最高明的做假賬手法就是沒有賬,審計壓根兒就不知道還有一筆沒入的賬。其他的,只要是賬上的假賬,通過對現金流、單據流和實物流的追蹤,一定是可以發現的。

4.審計是什麼?審計就是被Par外派到主人家幹活的小保姆,成天就一件事兒:幹活,幹活,還是幹活!小保姆幹得實在太累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時,就會一口氣將所有的數tie平,但會設法不讓Senior發現放了飛機。幹完活,主人問,對我有沒有意見,小保姆答,那敢啊。主人心大悅,簽支票一張給Par,小保姆領OT而去。

會計與審計的區別:會計是記帳、算帳寫憑證,審計是用賬、查帳抽憑證;會計是編報表,審計是編意見;會計是造飛機,審計是放飛機;會計是客戶,審計是按摩師,會計讓你摸那裡,你就摸那裡,不要亂摸。摸完後,會計說給點意見,審計最想給的意見就是摸到真貨了,nothing but the truth。

審計黑白道:審計黑道為:放、軋、埋、挖,審計白道為:平、tie、re、ca。金石良言,直通天道啊!值得每一個做審計的孩紙寫出來、裱起來,每天大聲朗讀十遍,你必將深得審計武功之精髓。

左岸金戈:馬老師會計職業病已經到了骨髓,千萬不要治療,治療好了我們就學不到會計知識了。哈哈。

3.【財務造假就是這麼一回事】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公式,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大致為:1.無中生有。如虛構收入、隱瞞費用,虛增資產、隱瞞債務;2.寅吃卯糧。如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確認費用,或乾脆將費用資本化;3."洗大澡"。即提前確認費用、推遲確認收入,報出巨虧,為以後盈利作準備。

晨風當下:公式都是錯的,太不嚴謹了。哎……。

燃燒吧小火碳:馬老師,這個公式是什麼意思?資產減負債再減所有者權益應該是零,而右邊收入減費用應該得到利潤呀,難道是利潤為零的意思?

馬靖昊說會計:要以動態的眼光看問題,實際上,最佳的會計平衡等式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西方會計將這個動態的等式人為地割裂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以及“收入-費用=利潤”了。

真正的財務造假其實很難!它需要造假整條證據鏈,證據鏈涉及訂單、合同、收發貨物單據、發票、內部流轉過程中的記錄痕跡、成本計算、銀行收付款記錄等等,要虛構所有的東西並保持現金流、單據流和實物流邏輯上的一致是很難的,尤其是銀行流水如不提前計畫根本無法回頭再去造假。不造假才是正道啊!

判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基本方法:1.與同類公司或與公司歷史比較,毛利率明顯異常;2.貨幣資金和銀行貸款同時高企;3.應收賬款、存貨異常增加;4.估算的應交所得稅餘額與實際餘額相比相差甚遠;5.現金淨流量長期低於淨利潤。6.突然出現主業以外的較大收益,如諮詢、工程、軟體等的利潤貢獻。

判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存在的非財務信號:1.高管頻繁更換,比如財務總監,董秘,獨立董事,監事頻繁更換;2.會計師事務所頻繁更換;3.大股東或高管不斷減持公司股票;4.資產重組和剝離頻繁。

有人問我什麼樣的假賬才發現不了?我吐了兩個字“無賬”。其實最高明的做假賬手法就是沒有賬,審計壓根兒就不知道還有一筆沒入的賬。其他的,只要是賬上的假賬,通過對現金流、單據流和實物流的追蹤,一定是可以發現的。

4.審計是什麼?審計就是被Par外派到主人家幹活的小保姆,成天就一件事兒:幹活,幹活,還是幹活!小保姆幹得實在太累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時,就會一口氣將所有的數tie平,但會設法不讓Senior發現放了飛機。幹完活,主人問,對我有沒有意見,小保姆答,那敢啊。主人心大悅,簽支票一張給Par,小保姆領OT而去。

會計與審計的區別:會計是記帳、算帳寫憑證,審計是用賬、查帳抽憑證;會計是編報表,審計是編意見;會計是造飛機,審計是放飛機;會計是客戶,審計是按摩師,會計讓你摸那裡,你就摸那裡,不要亂摸。摸完後,會計說給點意見,審計最想給的意見就是摸到真貨了,nothing but the truth。

審計黑白道:審計黑道為:放、軋、埋、挖,審計白道為:平、tie、re、ca。金石良言,直通天道啊!值得每一個做審計的孩紙寫出來、裱起來,每天大聲朗讀十遍,你必將深得審計武功之精髓。

左岸金戈:馬老師會計職業病已經到了骨髓,千萬不要治療,治療好了我們就學不到會計知識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