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杜甫夢到李白: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杜甫和李白,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兩人曾有過幾次交集,李白曾為杜甫寫下詩篇,而杜甫也曾為李白寫下《夢李白》。

這句著名的“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就出自杜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全文如下: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這首詩比較長,但還只是杜甫《夢李白二首》中的其中一首,

這首詩寫杜甫夢到李白,主要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遭遇的同情。

當是時,李白被流放,杜甫為李白擔憂,所以寫下這兩首古詩。本文所寫的是第二首,其中的名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可謂膾炙人口,讓後世傳頌良久。

開篇寫詩人對李白的思念,“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極言兩人分離之久,更以浮雲做比較,寫出兩人的分離,“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寫詩人多次夢到李白,將兩人肝膽相照的情誼表現出來了。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這幾句主要寫夢中的李白形象。“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李白與杜甫分手之時的神態;“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寫的是李白的獨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字數不多,卻呈現在我們眼前一個真實的李白形象,也表達了詩人對於李白境遇的擔憂。

接下來,詩人在為李白鳴不平:“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長安城有那麼多的達官貴人,

卻讓才華橫溢的李白無處躲藏!他有那麼多的才華,長安城就不能容下?他曾經在帝王前作詩,但是到了晚年卻要被流放,此去還能回來嗎?

而後杜甫更為氣憤,如果一個人生前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即便死後身負盛名又有何用?所以詩人寫“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後事。”為好友鳴不平,為當時的黑暗社會慨歎。

在這首詩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句詩在後來的文學作品當中經常出現,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兩句古詩乃是出自杜甫。杜甫和李白,詩聖和詩仙之間的友誼,都在這兩句古詩當中昇華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都在這兩句古詩當中昇華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