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小走專業舞蹈的孩子,誰不是一邊流淚一邊開功?

一位家長求助

“五歲的女兒學了半年的舞蹈,剛開始還挺積極,

後來基本功越練越難就跟不上了。老師十分嚴厲,女兒又是個玻璃心,批評兩句就哭哭啼啼,到現在越來越不願意去上課了。實在不知道是該給她換老師,還是徹底的停掉舞蹈課。”

現在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家裡人人對他百依百順。上舞蹈課很辛苦,遇到了挫折,再被老師批評幾句,難免會有抵觸情緒。

但是家長也要明白,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不下苦功夫就可以學好的,

舞蹈尤其不容易。

如果堅持學下去,你就會知道,孩子學舞蹈學哭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課堂上磕磕碰碰在所難免,腳上、肩上、小腿上各種淤青;哭鼻子更是常有的事,壓腿、踩胯、下腰……邊哭邊開功,那叫一個撕心裂肺。

所以,很多老師建議家長不要在一旁看課。看課不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家長還會因為捨不得孩子受苦,對老師的教學產生質疑。家長不信任老師,最終影響的是孩子的學習。

沒有軟度,跳舞就像木頭,沒有技巧,舞蹈就像沒有放鹽的湯。對待基本功,有責任心的老師都不會心慈手軟。因為,嚴師,才能出高徒。不嚴,何以治學?不嚴,怎能育才?

孩子正確學習舞蹈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孩家長都把舞蹈作為提升孩子氣質、體態的一個必然的功課了,

這一點非常好,以下是引導少兒正確學習舞蹈的方法。

如何讓孩子更好的接觸舞蹈、學習舞蹈、並在舞蹈中產生快樂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1.各個年齡段的進度應該如何?

0到3歲,是氛圍教育階段,讓孩子熱愛藝術,喜歡舞蹈就應該改善他所處的的大環境。

氛圍是啟蒙教育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可以參加舞蹈班,目的就是通過玩得到快樂,

我想這樣就足夠了。

3到5歲是遊戲階段,因為中國很多家長都忽視了0-3歲啟蒙階段,不過也沒關係,這階段還是以各個小舞蹈為主,讓孩子們在學習舞蹈中得到快樂。

6到9歲這一階段應該是入門階段,這時間孩子的骨骼逐漸發育,變得結實起來,這一階段可以進入正規的、規範的舞蹈訓練了。

9到12歲,這一階段是孩子的舞蹈爆發期,已經由啟蒙階段過渡到遊戲階段、入門階段、現在是純專業階段了,

不管怎麼樣,也得科學的系統的訓練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 ,你們說呢?

2.家長也是最好的老師

當家長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有瞭解之後,年輕的父母可適當購置一點必要的舞蹈書籍,可參照教材示範教孩子學習舞蹈,也可購置一些教孩子學習舞蹈的電腦軟體、電視節目錄影帶等。

如果條件許可,孩子又特別喜歡和嚮往舞蹈藝術,家長可帶孩子進入藝校或舞蹈培訓基地專業學習舞蹈。

3.趣味性是關鍵

在對待幼兒及學齡初期的兒童,老師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時,在基礎訓練階段,必須要加強趣味性,家長(指導教師)可與孩子共同做舞蹈遊戲,排舞蹈小品,活躍孩子的學習氣氛,豐富其想像力。

在學習進程上,可將民族舞蹈、芭蕾舞、體操等交叉安排,以便使孩子有新鮮感,有利於孩子對舞蹈藝術的融會貫通。

4.舞蹈考級更多的是鼓勵

考級能讓孩子有個奮鬥目標,可以激發更多的藝術求知欲。舞蹈考級教材本來就是內容豐富,從音樂到表演的編排都有思想、有靈魂。

孩子學來不會覺得枯燥,創設了一個可以充分展示個人才能的平臺。

而舞蹈考級又是非常嚴格的,要求每個學生在訓練中要按照舞蹈的基本規範去完成每一個動作,要求規範化、系統化,但又不程式化,要突出舞蹈動作的各種動力因素,使孩子更容易掌握動作要領,理解舞蹈語彙。鼓勵孩子感受舞蹈感受藝術。

走舞蹈專業的孩子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養成習慣

舞蹈很辛苦,越往後學越艱難,光靠毅力無法支援一個人走下去,但習慣卻可以。童年是孩子養成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如果把良性的行為模式變成習慣堅持下來,往後就會“習慣成自然”。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舞者都會說“舞蹈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跳舞於他們而言,真的成了如同洗臉、刷牙一樣自然而然的習慣。

學習態度

做任何事情態度是基礎,態度不端正什麼事都做不好。老師對孩子嚴格一點,可以引起孩子對舞蹈的重視,明白這是在學習不是在玩耍,認真的學習態度將令孩子受益終身。

抗壓能力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著堅韌頑強的毅力,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而現在的孩子,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呵護下長大,抗壓、抗挫折能力都有待提高,因為這是一個人生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學習和加強的能力。

什麼是真正的好老師

但是話又說回來,四五歲的孩子學舞蹈應該以興趣培養為主,一個人,尤其是孩子,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才會投入熱情,主動學習。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小的時候多少人是因為喜歡一個老師,然後才開始喜歡上他的課。如果因為老師太嚴厲,孩子害怕舞蹈課,是不可能學得好舞蹈的。

雖然說一個優秀的舞者,身後必定有一位嚴格的舞蹈老師,但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是上課嚴厲、下課和藹、並且願意與家長溝通的。

家長可帶孩子進入藝校或舞蹈培訓基地專業學習舞蹈。

3.趣味性是關鍵

在對待幼兒及學齡初期的兒童,老師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時,在基礎訓練階段,必須要加強趣味性,家長(指導教師)可與孩子共同做舞蹈遊戲,排舞蹈小品,活躍孩子的學習氣氛,豐富其想像力。

在學習進程上,可將民族舞蹈、芭蕾舞、體操等交叉安排,以便使孩子有新鮮感,有利於孩子對舞蹈藝術的融會貫通。

4.舞蹈考級更多的是鼓勵

考級能讓孩子有個奮鬥目標,可以激發更多的藝術求知欲。舞蹈考級教材本來就是內容豐富,從音樂到表演的編排都有思想、有靈魂。

孩子學來不會覺得枯燥,創設了一個可以充分展示個人才能的平臺。

而舞蹈考級又是非常嚴格的,要求每個學生在訓練中要按照舞蹈的基本規範去完成每一個動作,要求規範化、系統化,但又不程式化,要突出舞蹈動作的各種動力因素,使孩子更容易掌握動作要領,理解舞蹈語彙。鼓勵孩子感受舞蹈感受藝術。

走舞蹈專業的孩子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養成習慣

舞蹈很辛苦,越往後學越艱難,光靠毅力無法支援一個人走下去,但習慣卻可以。童年是孩子養成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如果把良性的行為模式變成習慣堅持下來,往後就會“習慣成自然”。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舞者都會說“舞蹈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跳舞於他們而言,真的成了如同洗臉、刷牙一樣自然而然的習慣。

學習態度

做任何事情態度是基礎,態度不端正什麼事都做不好。老師對孩子嚴格一點,可以引起孩子對舞蹈的重視,明白這是在學習不是在玩耍,認真的學習態度將令孩子受益終身。

抗壓能力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著堅韌頑強的毅力,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而現在的孩子,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呵護下長大,抗壓、抗挫折能力都有待提高,因為這是一個人生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學習和加強的能力。

什麼是真正的好老師

但是話又說回來,四五歲的孩子學舞蹈應該以興趣培養為主,一個人,尤其是孩子,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才會投入熱情,主動學習。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小的時候多少人是因為喜歡一個老師,然後才開始喜歡上他的課。如果因為老師太嚴厲,孩子害怕舞蹈課,是不可能學得好舞蹈的。

雖然說一個優秀的舞者,身後必定有一位嚴格的舞蹈老師,但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是上課嚴厲、下課和藹、並且願意與家長溝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