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考研數學被指泄題 教育部:押題與實考試題不同

事件

考研數學出現“神押題” 網友質疑發生泄題

舉報材料顯示,

涉嫌泄題的是多張“李林押題視頻”的截圖。圖中,課堂背景帶有“中試考研”字樣。北青報記者注意到,12月11日,中試考研官方微信公眾號曾發佈《喜大普奔,中試考研獨家發佈李林老師18考研數學終極押題班視頻錄播》一文,其中稱李林曾多次押中考題,並附上多張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該課名為《李林老師考研數學終極押題班,去年命中60分以上》。但北青報記者發稿之前文中發佈的課程位址不能順利打開,

網路頁面顯示,“該課程被刪除或者不存在!”

據媒體此前披露,網傳被刪除的押題視頻“2018李林押題班”共4段,總時長大約兩三小時,課堂背景帶有“中試考研”機構的字樣。“中試考研”網站的“名師團隊”欄目顯示,李林系“考研數學大綱的制定者之一”,且“從事教學和考研輔導多年,具有多年數學考研教學經驗”。

此外,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還注意到,早在2012年,

考研論壇就有網友發帖稱“李林屢屢命中考研數學題”,並推薦研友去“想辦法弄到他的視頻”。

回應

教育部考試中心

確認所舉例題均與實考試題不同

昨天中午時分,教育部考試中心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已接到舉報,並第一時間整理了相關視頻的原件、截圖和PDF檔,都提交給了教育部的相關業務部門,“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一步檢查。如果是事實的話,

警方將介入”。

昨天晚間,教育部考試中心再次回應網傳考研數學輔導視頻泄題:經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視頻等材料進行研判,確認所舉的例題均與實考試題不同。該教師及視頻中所提及的老師均未參與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試數學科命題工作。

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任何干擾破壞國家教育考試的行為,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涉事機構

老師押中題是多年教學的積累

李林被舉報泄題的新聞在網路上引發持續關注,中試考研的工作人員昨天下午向北青報記者表示,“機構請的老師能押中題,也是多年教學的積累。”針對其網站在李林的介紹中稱其是“考研數學大綱的制定者之一”的說法,這名負責人對此回應稱,這個應該是網站工作人員的失誤。隨後,北青報記者查詢中試考研網站發現,李林的介紹文字已經改為“考研數學大綱的研究者之一”。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李林系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常微分方程。雙方系合作關係,授課材料均為李林方面提供,是其核心教學研究成果。

涉事教師

個人未參加考研命題

記憶體

近年全國研招考試多次陷“泄題門”

作為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無疑被視作是規格極高,要求極嚴,保密性極強,但仍然未能杜絕頂風作弊行為。北青報記者梳理公開報導和案件發現, 2012年和2015年先後出現兩起研究生考試泄題事件,其中都曾有培訓輔導機構的身影。

2012年考研出現大規模泄題,培訓機構啟航參與其中。2012年1月舉行的研究生考試中,政治、英語均在考前半小時就有答案傳出,考研醫學類西醫綜合更是提前一天晚上就出了答案。經過比對,三門考試答案準確率均在80%左右。當年3月7日,36位政協委員以小組集體名義,首次以政協專報形式向教育部反映考研泄題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教育部網站於2012年5月10日通報該案,湖南省湘潭市教育考試院招考科科長周文勝為謀取經濟利益,利用職務之便,借統一整理試卷之機從湘潭市教育考試院保密室竊取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試卷,並複印轉賣給培訓機構。

2016年度全國研招被稱作“史上最嚴”,因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將組織考試作弊等行為納入刑事處罰之列。然而,2015年12月26日舉行的研究生考試第一天,有考生反映,就在英語考試開考前一個半小時,一份手抄的英語考題答案就已經流傳在“文都考研”等QQ群、微信群當中。事後經過核對,答案和考題竟完全一致。考研再次疑似泄題,引起軒然大波。在公安部和教育部的介入下,此次事件中處於竊題、傳題、解題、招生、培訓、組織作弊、替考各個環節中的全國各地多個考試舞弊團夥被破獲,最終分別獲刑。

本版文/本報記者 劉旭

但仍然未能杜絕頂風作弊行為。北青報記者梳理公開報導和案件發現, 2012年和2015年先後出現兩起研究生考試泄題事件,其中都曾有培訓輔導機構的身影。

2012年考研出現大規模泄題,培訓機構啟航參與其中。2012年1月舉行的研究生考試中,政治、英語均在考前半小時就有答案傳出,考研醫學類西醫綜合更是提前一天晚上就出了答案。經過比對,三門考試答案準確率均在80%左右。當年3月7日,36位政協委員以小組集體名義,首次以政協專報形式向教育部反映考研泄題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教育部網站於2012年5月10日通報該案,湖南省湘潭市教育考試院招考科科長周文勝為謀取經濟利益,利用職務之便,借統一整理試卷之機從湘潭市教育考試院保密室竊取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試卷,並複印轉賣給培訓機構。

2016年度全國研招被稱作“史上最嚴”,因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將組織考試作弊等行為納入刑事處罰之列。然而,2015年12月26日舉行的研究生考試第一天,有考生反映,就在英語考試開考前一個半小時,一份手抄的英語考題答案就已經流傳在“文都考研”等QQ群、微信群當中。事後經過核對,答案和考題竟完全一致。考研再次疑似泄題,引起軒然大波。在公安部和教育部的介入下,此次事件中處於竊題、傳題、解題、招生、培訓、組織作弊、替考各個環節中的全國各地多個考試舞弊團夥被破獲,最終分別獲刑。

本版文/本報記者 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