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達林為何提出用十五個將軍去換林彪?

林彪在莫斯科度過的幾年生涯,迄今文字記述甚少。當年曾是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工作人員的趙研極這樣回憶說:我第一次見到林彪,是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在平型關獲得第一場大勝仗的一兩年後,

時間是1940年,地點在莫斯科。我陪蘇俄友人去看我這位中國同胞。這位年輕將領早在長征和抗日戰爭期間就名聲大噪,我得盡力壓抑我的興奮不安的感覺。

他蒼白而脆弱,一副學者般弱不禁風的身材。身穿灰色法蘭絨制服,

臉上綻放謙遜的笑容,要不是他那副又濃又黑的眉毛和沉著果斷的眼神,根本難以相信這個在俄式壁爐前伸手歡迎我的年輕人,就是中共赫赫有名的將領林彪。

那次見面以後,我和林彪在莫斯科建立了關係。由於他負責中共和俄共之間的聯絡,也成了我的上司。史達林對林彪禮遇有加是顯而易見的。他享受的是最高特權生活。他在努力研究“作戰要領”時,可以經常會見蘇俄一流理論家。

中國革命戰爭的獨特經驗,使林彪在蘇聯軍界知名度大增,受到史達林的重視與青睞。1939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戰面臨爆發的臨界點。德國軍隊在征服丹麥和挪威後,集結重兵,準備向法國發動大規模侵略。英法盟軍則沿馬其諾防線蝟集佈防,計畫憑藉這道延綿近千里的鋼筋混凝土縱深防禦工事阻止德軍入侵。作為中立國,蘇聯雖不參戰,但密切注視著戰事的發展。

在一次酒會上,史達林徵詢蘇軍將領對德軍戰略意圖和兵力部署的判斷。大多數蘇聯元帥都估計德軍可能集中火力,攻擊中段防線,打開缺口後,以裝甲部隊實行機械化縱深突破與追擊;但是,無論納粹分子多麼喪心病狂、氣焰囂張,在堅固的馬其諾防線面前,也會費時日久,傷耗慘重。

當時,林彪正好在場。史達林出於客氣和禮貌,問:“林彪同志對德軍兵力走向有何看法?”,“我不是希特勒,不清楚他的真實想法。”林彪一笑,想搪塞過去。“嗯?這個回答我不能滿意。如果你是德軍統帥,你會怎麼辦?”史達林摘下含在嘴上的煙斗,犀利的眼神直盯著林彪。史達林認真了,其他人紛紛圍上來,氣氛有些緊張。林彪仍然不慌不忙,

他向來以穩著稱,火燒眉毛也能穩得出油。

“前面幾位元帥的判斷都很高明。但是,我勸同志們不要過於看重馬其諾防線。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用的時候,它勝過鋼鐵長城,堅不可摧;沒用的時候,它是一堆垃圾,不值半文。”林彪語出驚人。“林彪同志能否說得明白點?”華髮斑鬢的布瓊尼、伏羅希洛夫、提莫申科元帥還不太瞧得起這個三十出頭、瘦小的年輕人。

“我的意思是,如果正面攻打馬其諾,防線才會起作用,戰事結果可能會如諸位所料想的那樣演變成相持戰,時間會拖得很長;如果繞開防線,從側翼作大規模迂回,兜擊防線深遠後方,馬其諾防線就會毫無用處,戰局也會很快明朗”。林彪頓了一會,又強調性地補充道,“在中國蘇區反‘圍剿’鬥爭中,我們紅軍經常使用這種戰術。”

史達林和在場的蘇軍領導人都認為這種方案過於離奇、冒險。幾個月後,希特勒否決了德軍參謀部穩紮穩打,攻堅突破的作戰計畫,指揮德軍機械化部隊繞道比利時,以閃電戰的速度斜插法國腹部,迫使蝟集在馬其諾地區的盟軍數十個師拼命潰逃。消息傳到莫斯科,史達林大吃一驚,蘇軍將領也開始服膺林彪天才的判斷與預測。

這件事引發了許多傳聞。據說,1942年林彪傷癒回國時,史達林極力挽留,並向蔣介石提出以十五個將軍換林彪。這一傳說不翼而飛,無足而走,哄遍全國,無形中增大了林彪在國內政壇、軍壇上的地位和份量。當人們詢問林彪傳聞是否屬實時,林彪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說,“我不知道,你們有興趣,可以去問史達林和蔣主席。”

防線才會起作用,戰事結果可能會如諸位所料想的那樣演變成相持戰,時間會拖得很長;如果繞開防線,從側翼作大規模迂回,兜擊防線深遠後方,馬其諾防線就會毫無用處,戰局也會很快明朗”。林彪頓了一會,又強調性地補充道,“在中國蘇區反‘圍剿’鬥爭中,我們紅軍經常使用這種戰術。”

史達林和在場的蘇軍領導人都認為這種方案過於離奇、冒險。幾個月後,希特勒否決了德軍參謀部穩紮穩打,攻堅突破的作戰計畫,指揮德軍機械化部隊繞道比利時,以閃電戰的速度斜插法國腹部,迫使蝟集在馬其諾地區的盟軍數十個師拼命潰逃。消息傳到莫斯科,史達林大吃一驚,蘇軍將領也開始服膺林彪天才的判斷與預測。

這件事引發了許多傳聞。據說,1942年林彪傷癒回國時,史達林極力挽留,並向蔣介石提出以十五個將軍換林彪。這一傳說不翼而飛,無足而走,哄遍全國,無形中增大了林彪在國內政壇、軍壇上的地位和份量。當人們詢問林彪傳聞是否屬實時,林彪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說,“我不知道,你們有興趣,可以去問史達林和蔣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