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吉思汗一生唯一一次敗仗,輸了戰爭,卻得了整個蒙古草原

成吉思汗一生中罕見的一次敗仗,輸了戰爭,卻得了草原。

成吉思汗鐵木真,在他征戰生涯中中可以說是戰必勝,攻必克。在他的大纛指引之下,蒙古鐵騎橫掃亞歐大陸,這片大地幾乎都臣服在他的腳下。

但是,成吉思汗也有戰敗的時候。這次戰敗影響非常之大,只要錯一步,鐵木真就將萬劫不復,蒙古帝國將不存在於歷史。這件事要從他年輕時說起,那時他剛剛稱汗。

位於中原地區北方大草原,那裡的大汗是為一國之主的意思,

是部落裡一般部眾對首領的尊稱。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一代梟雄,蒙古大草原上尼侖部族的首領。但也速該誤食毒酒,不幸英年早逝,使得原本強大無比的尼侖部族很快就分崩離析。鐵木真當時十分幼小,不過他的母親十分偉大,教育他許多東西。身邊還有一幫手足情深的兄弟,還有一群意氣相投的朋友,在他們的輔佐和幫助下,鐵木真重整了孛爾斤只部,而且日益強大。

鐵木真的到許多部落的支持與投奔,他手下的勢力越來越大。有人羡慕祝福,也有人仇恨嫉妒。仇恨最多的莫過於劄木合,他以為弟報仇的名義,集結了十三個部族的人馬,其中還包括了成吉思汗的世仇泰赤烏部和塔塔爾部落。十三個部落共有人馬三萬餘人,

劄木合將這三萬人分成十三路,向鐵木真的部族殺去。

面對強敵,鐵木真手下的少壯派將軍們和老將們卻群情激奮,鐵木真卻憂心忡忡。認為自己部落雖說也可征得三萬兵馬,但是這些人多是未經戰事的普通牧民,而劄木合的三萬人卻是各部族挑選出的久經沙場的戰士。鐵木真作為部族首領以來,頭一次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更是頭一次指揮如此眾多的人馬作戰。

但擺在他面前的只有迎敵這一條路,因為不論時撤退,還是搬請援兵都已來不及了。

戰吧,決出大草原真正的王者。鐵木真找了個山谷,天然的防禦地點。他將大軍分為十三部分,他在內的每個大將統帥一支。鐵木真特意申明:全軍以他的白旄大纛為准,

統一進退,不得擅自行動。無論他如何指揮,如何鼓舞士氣,大將如何奮勇,他的軍隊還是戰敗了。只得再次退入山谷,以防禦為主,不主動出擊。

戰場上的大獲全勝,讓劄木合得意忘形。為了顯示武力,及對各個小部落威懾,更是為了為了打擊成吉思汗的士氣。劄木合命令部下生起篝火埋下70口大鍋,將俘虜的鐵木真部下扒光衣服扔進大鍋。俘虜們在滾燙的開水中,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很多部族卻對劄木合殘忍的做法心存不滿,聯軍內部的出現分歧。一些部族的戰士也對劄木合的做法十分痛恨,於是直接陣前倒戈,進入山谷向鐵木真投降。

而鐵木真的部下看到戰敗被俘虜的下場,更是拼了命想打勝仗。在一次次進攻失敗後,劄木合所率的軍隊已無心再戰。鐵木真看准機會,猛攻劄木合的中軍,最終勝利了。這場戰爭中,鐵木真損失很大,卻得到了軍心民心。更削弱了他統一草原各部的主要障礙,使得許多小部族慕名而來,最終孛爾斤只部逐漸成為蒙古草原最強的部族。最終鐵木真再次稱汗,尊號“成吉思汗”。而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一生所經歷60餘場戰爭中,唯一的一次戰敗。

有時候勝敗真的不重要,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劄木合命令部下生起篝火埋下70口大鍋,將俘虜的鐵木真部下扒光衣服扔進大鍋。俘虜們在滾燙的開水中,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很多部族卻對劄木合殘忍的做法心存不滿,聯軍內部的出現分歧。一些部族的戰士也對劄木合的做法十分痛恨,於是直接陣前倒戈,進入山谷向鐵木真投降。

而鐵木真的部下看到戰敗被俘虜的下場,更是拼了命想打勝仗。在一次次進攻失敗後,劄木合所率的軍隊已無心再戰。鐵木真看准機會,猛攻劄木合的中軍,最終勝利了。這場戰爭中,鐵木真損失很大,卻得到了軍心民心。更削弱了他統一草原各部的主要障礙,使得許多小部族慕名而來,最終孛爾斤只部逐漸成為蒙古草原最強的部族。最終鐵木真再次稱汗,尊號“成吉思汗”。而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一生所經歷60餘場戰爭中,唯一的一次戰敗。

有時候勝敗真的不重要,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