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新”看河南④:長垣破舊村落變身旅遊景點 吸引“北漂族”回村上班

開欄的話: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這是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的宣示,也是河南各地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行動指南。

即日起,

映象網推出大型蹲點主題報導“從新看河南”專欄,報導映象網記者在基層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全方位、立體化深度展現河南各地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新時代河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譜寫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營造良好氛圍。

映象網訊兩年前,朱衛士剛大學畢業的時候,

從沒想過,以後的工作地點,是在老家大浪口村的老宅附近。

朱衛士是長垣縣趙堤鎮大浪口村的村民,2014年畢業於北京一所大專院校,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畢業後他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大型建築公司上班。雖然開始工資不高,但朱衛士喜歡建築行業,加上帶他的老師十分照顧他,對以後的發展,他充滿信心。

有穩定的工作,有對未來的規劃,剛畢業的朱衛士根本沒考慮過回老家工作。

不過,朱衛士在外工作的兩年裡,老家大浪口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改變了朱衛士對未來的規劃,2016年底,回家過年的朱衛士經過一番考慮後決定,留在家鄉上班。

翻天覆地的老村子

2016年5月,朱衛士從爸爸的朋友圈注意到,老家大浪口要建民俗文化村,不但要建橋修路,還要對14處老舊民宅進行保護性修復,學建築的他頓時來了興趣,開始關注大浪口民俗文化村建設。

民俗文化村的位置實際上是村子的舊址,對於舊址的印象,朱衛士還停留在小時候,裡面全是幾十年之久的老房子,路是坑坑窪窪的土路,一下雨滿腳都是泥,根本沒法走。十幾年來,老村搬出去的人越來越多,只剩下幾戶老人家,裡面的環境髒亂差、看上去破舊不堪。這樣的地方,怎麼建民俗文化村呢?

改造前的大浪口老村

2016年底,回家過年的朱衛士特意把村子轉了個遍。“沒想到,變化真大,徹底變了樣,內心很受衝擊啊!”朱衛士感歎。按規劃,整個大浪口將成為一個生態旅遊度假村,讓朱衛士深受衝擊的民俗文化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大浪口民俗文化村一角

在民俗文化村裡,原本破舊的老宅子經過修葺,變成了青磚灰瓦、樸素整潔的古民居,以前坑坑窪窪的土路鋪上了青石板。徜徉在村裡,路兩側有的舊磨盤、老水井,院子外木柵欄上有一捆捆的玉米,仿佛電影中的民俗古巷。14處老宅已經全部招商成功,有美食小吃,傳統米醋、美酒工藝製造,還有風靡全球的民宿等。老宅南側有傳統的釀酒廠,被當地特產的酒業公司打造為酒文化的展示區,村裡的老戲臺也在修復之中。

正在修復的戲臺

老村東側,是民國時期大浪口古寨所在地,因1960年黃河大水被淹成了坑塘,洪水退去後成了一塊荒地。現在已經被改造為荷塘生態區,荷趣園、芙蓉水街休閒景點已經初露芳容。北側,是一片跑馬場和卡丁車賽場,而之前,這裡是一片沼澤地和爛泥塘。短短兩年,老村的改變不可思議,朱衛士心裡不平靜了。

改變想法的村裡人

不平靜的朱衛士心裡有了想法,瞭解到大浪口建立生態旅遊度假村的更多資訊後,他的想法更加明晰了。

大浪口,原是黃河渡口,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經濟繁榮。民國時期,以大浪口村為首,附近十三個村落成立大浪口古寨,占地300畝,東西兩個寨門,寨內72眼井、84座廟、99座土樓房,村寨有黃酒、米醋釀造傳統工藝,是一個典型的完整村落體系。同時,大浪口古村落已經完成省級傳統村落申報工作。這些都是大浪口人寶貴的資源,開發好這些旅遊資源,既能留住老村老街,還能給村民帶來可觀的收益。

2015年,大浪口村順應農村發展方向,回應國家號召,積極建設生態旅遊度假村,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朱志行放棄在外的工地,帶頭成立河南省大浪口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大浪口民俗文化村建設、運營,通過鼓勵村民入股、提供就業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增加村民收入。

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度假村將在2018年5月正式營業,通過娛樂、採摘、度假綜合服務、餐飲及休閒等項目的收入,預計年收入700多萬元,年淨利潤約300萬元。

度假村盈利後按村集體、企業、個人佔有股份比例分配利潤,村集體獲得分配利潤後再向村民分紅,預計村民人均年增收1500元,可帶動周邊群眾320人就業。

去年五一,民俗村還在建設期間,由於不用封閉施工,遊客可以進入遊玩,僅五一當天,就吸引了周邊長垣、開封、山東東明等地2萬多遊客。據當時統計,一個賣棉花糖的攤販一天下來,就有六七百的收入。

“村落的改變蘊含著機遇,國家政策支持下,農村的發展不可估量,回農村發展也會大有出路。”這是朱衛士新的想法。同時,他的父親作為度假村最早的創業者之一,也很支持他的想法。“現在度假村正需要年輕人,你要是想好了,就回來幹。”家人的支持,讓這個有想法的年輕人當即決定,回村上班。現在,他應聘為度假村遊樂管理經理,負責公司相關業務運營,設備採購、人員培訓等。

“雖然工資比以前低了,但是對以後的發展,我還是很有想法。”朱衛士說。

朱衛士不知道,和他一樣有想法的人,還有很多。

村民陳保合正在壘灶台

村民陳保合是一名建築工人,兩年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民俗文化村開建之後,他回到家裡,成為民俗村建築隊的一員。“回來幹活跟外邊相比,雖然收入少了一些,但是離家近,不受罪,心裡舒坦。”他告訴記者。

村民張愛東,是紮稻草人的能手,今年春節,民俗文化村就要試營業了,到時候同期開展“稻草人燈光文化節”活動,張愛東已經為此忙活了好幾天。“每天有二三百元的收入,以後想在民俗村長期做,是傳統手藝展示,還離家近,沒那麼奔波。”他說。

“村子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人。只有村民願意參與,村子的發展才有動力,鄉村的希望才能延續。現在只要村民來,都會安排合適的崗位,例如打掃衛生、綠化等,最低工資標準是800塊錢每月,不少上年紀的村民都找到了工作。”趙堤鎮旅遊辦主任李興彬說。

在推進美麗鄉村的過程中,大浪口因地制宜,注重風俗風貌特色的保護和開發,老房子沒有拆,老物件沒有丟,老村子還在,村莊有了記憶,村民也有了收益。

長垣美麗鄉村亮點多

大浪口是長垣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之一。近年來,長垣縣按照“示範引領、整體推進、深化提升”的總體思路,從村莊淨化起步,不斷拓展工作內容,逐步形成了整體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格局。

截至目前,該縣14個農村垃圾中轉站、22座汙水處理廠(站)全部啟動運行,全縣600個行政村全部建有水沖式公廁,農戶改廁達到5萬餘戶。在蒲西辦事處的雲寨村,村口的汙水處理站十分搶眼。該村自今年8月開始廁改,如今村民已全部用上水沖式廁所,每家每戶的生活污水通過地下污水管網,進入處理站,處理後的污水,可用於綠化和農田灌溉。

在完成垃圾達標治理、實現村莊淨化的基礎上,長垣縣美麗鄉村建設強調因地制宜,依據不同村落的特點,發展不同的鄉村產業。除了大浪口的民俗旅遊,在長垣特色村落還有很多。蒲西街道米屯村,挖掘本村廚師多,村民愛廚藝的傳統,在完成基礎設施提升和街道美化的基礎上,與北京一家公司合作,打造中原第一家“美食村”,目前該專案已開始實施,預計2018年5月底前完成。

雲寨村有種植花卉的經驗,以此基礎,該村花香雲寨作為發展目標。“目前從村民手中流轉出5000畝土地,種植了新品種油菜花,到明年春天,村裡將形成村裡有花、家家戶戶有花、牆上有花、路邊有花的美景。”蒲西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麻禾軍介紹。

還有不少村莊,在建設中納入諸如孔子講學、子路治蒲、蘧子禮儀等傳統文化元素和起重、防腐等產業文化。

“下一步,長垣縣將著力打造管理規範、環境優美、特色明顯、可持續發展的美麗鄉村,促使我縣新型城鎮化工作再上新臺階。”長垣縣美麗鄉村建設辦公室主任宋自抽表示。

老宅南側有傳統的釀酒廠,被當地特產的酒業公司打造為酒文化的展示區,村裡的老戲臺也在修復之中。

正在修復的戲臺

老村東側,是民國時期大浪口古寨所在地,因1960年黃河大水被淹成了坑塘,洪水退去後成了一塊荒地。現在已經被改造為荷塘生態區,荷趣園、芙蓉水街休閒景點已經初露芳容。北側,是一片跑馬場和卡丁車賽場,而之前,這裡是一片沼澤地和爛泥塘。短短兩年,老村的改變不可思議,朱衛士心裡不平靜了。

改變想法的村裡人

不平靜的朱衛士心裡有了想法,瞭解到大浪口建立生態旅遊度假村的更多資訊後,他的想法更加明晰了。

大浪口,原是黃河渡口,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經濟繁榮。民國時期,以大浪口村為首,附近十三個村落成立大浪口古寨,占地300畝,東西兩個寨門,寨內72眼井、84座廟、99座土樓房,村寨有黃酒、米醋釀造傳統工藝,是一個典型的完整村落體系。同時,大浪口古村落已經完成省級傳統村落申報工作。這些都是大浪口人寶貴的資源,開發好這些旅遊資源,既能留住老村老街,還能給村民帶來可觀的收益。

2015年,大浪口村順應農村發展方向,回應國家號召,積極建設生態旅遊度假村,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支書朱志行放棄在外的工地,帶頭成立河南省大浪口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大浪口民俗文化村建設、運營,通過鼓勵村民入股、提供就業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增加村民收入。

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度假村將在2018年5月正式營業,通過娛樂、採摘、度假綜合服務、餐飲及休閒等項目的收入,預計年收入700多萬元,年淨利潤約300萬元。

度假村盈利後按村集體、企業、個人佔有股份比例分配利潤,村集體獲得分配利潤後再向村民分紅,預計村民人均年增收1500元,可帶動周邊群眾320人就業。

去年五一,民俗村還在建設期間,由於不用封閉施工,遊客可以進入遊玩,僅五一當天,就吸引了周邊長垣、開封、山東東明等地2萬多遊客。據當時統計,一個賣棉花糖的攤販一天下來,就有六七百的收入。

“村落的改變蘊含著機遇,國家政策支持下,農村的發展不可估量,回農村發展也會大有出路。”這是朱衛士新的想法。同時,他的父親作為度假村最早的創業者之一,也很支持他的想法。“現在度假村正需要年輕人,你要是想好了,就回來幹。”家人的支持,讓這個有想法的年輕人當即決定,回村上班。現在,他應聘為度假村遊樂管理經理,負責公司相關業務運營,設備採購、人員培訓等。

“雖然工資比以前低了,但是對以後的發展,我還是很有想法。”朱衛士說。

朱衛士不知道,和他一樣有想法的人,還有很多。

村民陳保合正在壘灶台

村民陳保合是一名建築工人,兩年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民俗文化村開建之後,他回到家裡,成為民俗村建築隊的一員。“回來幹活跟外邊相比,雖然收入少了一些,但是離家近,不受罪,心裡舒坦。”他告訴記者。

村民張愛東,是紮稻草人的能手,今年春節,民俗文化村就要試營業了,到時候同期開展“稻草人燈光文化節”活動,張愛東已經為此忙活了好幾天。“每天有二三百元的收入,以後想在民俗村長期做,是傳統手藝展示,還離家近,沒那麼奔波。”他說。

“村子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人。只有村民願意參與,村子的發展才有動力,鄉村的希望才能延續。現在只要村民來,都會安排合適的崗位,例如打掃衛生、綠化等,最低工資標準是800塊錢每月,不少上年紀的村民都找到了工作。”趙堤鎮旅遊辦主任李興彬說。

在推進美麗鄉村的過程中,大浪口因地制宜,注重風俗風貌特色的保護和開發,老房子沒有拆,老物件沒有丟,老村子還在,村莊有了記憶,村民也有了收益。

長垣美麗鄉村亮點多

大浪口是長垣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之一。近年來,長垣縣按照“示範引領、整體推進、深化提升”的總體思路,從村莊淨化起步,不斷拓展工作內容,逐步形成了整體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格局。

截至目前,該縣14個農村垃圾中轉站、22座汙水處理廠(站)全部啟動運行,全縣600個行政村全部建有水沖式公廁,農戶改廁達到5萬餘戶。在蒲西辦事處的雲寨村,村口的汙水處理站十分搶眼。該村自今年8月開始廁改,如今村民已全部用上水沖式廁所,每家每戶的生活污水通過地下污水管網,進入處理站,處理後的污水,可用於綠化和農田灌溉。

在完成垃圾達標治理、實現村莊淨化的基礎上,長垣縣美麗鄉村建設強調因地制宜,依據不同村落的特點,發展不同的鄉村產業。除了大浪口的民俗旅遊,在長垣特色村落還有很多。蒲西街道米屯村,挖掘本村廚師多,村民愛廚藝的傳統,在完成基礎設施提升和街道美化的基礎上,與北京一家公司合作,打造中原第一家“美食村”,目前該專案已開始實施,預計2018年5月底前完成。

雲寨村有種植花卉的經驗,以此基礎,該村花香雲寨作為發展目標。“目前從村民手中流轉出5000畝土地,種植了新品種油菜花,到明年春天,村裡將形成村裡有花、家家戶戶有花、牆上有花、路邊有花的美景。”蒲西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麻禾軍介紹。

還有不少村莊,在建設中納入諸如孔子講學、子路治蒲、蘧子禮儀等傳統文化元素和起重、防腐等產業文化。

“下一步,長垣縣將著力打造管理規範、環境優美、特色明顯、可持續發展的美麗鄉村,促使我縣新型城鎮化工作再上新臺階。”長垣縣美麗鄉村建設辦公室主任宋自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