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抑鬱症有多恐怖?看了這篇文章,你覺得自己跟抑鬱症差多遠?

近幾年來,不斷出現新聞說誰誰誰又得抑鬱自殺走了,12月18日,韓國偶像團體SHINee主唱金鐘鉉因抑鬱症燒炭自殺身亡。死時年僅27歲,他生前最後發給姐姐的短信“到現在為止真的很辛苦,

請把我送走。”又是因為抑鬱症,送走了一個那麼優秀的年輕人。

抑鬱症的起因主要可以分為內部和外部因素兩種,很多人患上抑鬱症都是因為內部因素造成的,很多患者病情性格比較脆弱,無法面對生活中很多應激事件,所以當心理受到打擊的時候就容易病發抑鬱症,

瞭解抑鬱症的起因可以更好地治癒抑鬱症,下面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抑鬱症的起因。

一、抑鬱症的起因主要有遺傳基因方面的因素:如果一個人有抑鬱症家族史,那麼這個人患抑鬱症的幾率比普通人高10倍。事實上,好多抑鬱症患者根本沒受過什麼大的社會打擊,但由於遺傳的易感性或心理的易感性較強,就很容易患上抑鬱症。

二、抑鬱症的起因主要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指一個人對外界的刺激能否應付,

應付能力和承受能力有多大,會用哪些方法適應外界的刺激和打擊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素質。如果一個人承受能力很強,就能承受較大的打擊,反之,一個小小的打擊也可能引發抑鬱症。

三、某些內分泌疾病也可引起大腦的變化,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是直接導致抑鬱症的生物因素之一。

四、社會方面的因素也屬於抑鬱症的起因:社會因素是一種外界因素,如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學習、工作壓力,以及家庭不和、朋友間的矛盾等都可導致抑鬱症,甚至自殺。另外,較大的負性事件,如失業、喪偶、經濟困難也可引起抑鬱症的發生。

五、其他因素,包括吸毒、酗酒等可導致大腦的一些化合物的變動,直接導致抑鬱症。

據WHO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測: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人類死亡和殘疾的第二大疾病。我總是難受想哭是抑鬱症嗎?抑鬱症是否需要吃藥?身邊人有人患抑鬱症,我們能做些什麼?

在門診上有時遇到剛剛被確診抑鬱症的患者,他們經常會問,不服用抗抑鬱藥物是否可以好,因為他們擔心藥物會有一些副作用或者需要長期服用而不能擺脫,

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患者,還沒有結婚生育,擔心服藥會對找物件或者將來生育造成不便。那麼,是否確診了抑鬱症就以一定需要服藥嗎?

抑鬱症分為輕、中、重三級,如果患者的睡眠基本還可以,沒有自殺自傷行為,進食正常,那麼一般屬於輕度抑鬱,這時其實可以給自己1到2個月的時間進行積極的調整,如果沒有進一步加重甚至緩解了,可能就暫時不需要服用抗抑鬱藥了。當然,如果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加重了,出現了消極的想法或者飯吃不下水喝不下,那就必須服藥甚至住院了。

如何檢測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呢?

精神狀態上:

精力減弱,長期萎靡不振(時間標準為兩個星期左右),似乎總是睡不醒;大腦健忘,記憶力減弱;注意力不能長時間有效集中,不能很好的從事學習和工作;精神遲滯,眼睛無神。

心理上:總是莫名奇妙地擔心自己得了某種嚴重的不可治癒的疾病或者被病毒感染等。如癌症、白血病等。並且心理上出現了很多不同於之前的感覺,更容易把人或事往壞處想。看待事物變得特別悲觀,絕望。對生活、工作缺乏主動性和應有的熱情。

情緒上:

情緒長期低落,鬱鬱寡歡,似乎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沒有愉悅感,覺得自己是被世界拋棄的人。離群索居,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更不會輕易參加集體活動。開始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裡默默想心事。

思維上:

思維遲緩,感覺比以前變“笨”了很多。聯想思維、發散思維、創新能力都大不如以前,常會有腦細胞一下子衰老、什麼都不行了的感覺。

態度上:

非常消極,即使再好的事情也能想到反面,對什麼事物都喪失了興趣,似乎活著就是一種負累,常會萌生自殺的想法和念頭,有時甚至還會付諸實施。所以抑鬱症患者是非常需要家人多照顧和關心的。

身體上:

身體素質變弱,免疫力下降,較平時更容易感冒發燒,得流行病。睡眠品質下降,容易失眠多夢;體力下降,渾身無力,變得很“懶惰”,然而即使什麼都不幹,也常常會感到無緣由的勞累和疲乏。

當出現疑似抑鬱症症狀時該如何做呢?

大多數人認為抑鬱症只是誤解為可以自己恢復,開心了病自然就好了。如果感覺身邊的人有了抑鬱症的症狀,不要試圖想著自己可以解決,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並不能準確地對症下藥。應該主動積極去看醫生,讓醫生對是否患有抑鬱症做出判斷,或對抑鬱程度做出診斷。

而且作為家人、朋友,要多多關心身邊的朋友,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不要到頭來後悔莫及!

編後語:想要健康常伴左右,多多瞭解養生知識,關注小編,每天為您帶來最權威的醫學小常識!

可能就暫時不需要服用抗抑鬱藥了。當然,如果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加重了,出現了消極的想法或者飯吃不下水喝不下,那就必須服藥甚至住院了。

如何檢測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呢?

精神狀態上:

精力減弱,長期萎靡不振(時間標準為兩個星期左右),似乎總是睡不醒;大腦健忘,記憶力減弱;注意力不能長時間有效集中,不能很好的從事學習和工作;精神遲滯,眼睛無神。

心理上:總是莫名奇妙地擔心自己得了某種嚴重的不可治癒的疾病或者被病毒感染等。如癌症、白血病等。並且心理上出現了很多不同於之前的感覺,更容易把人或事往壞處想。看待事物變得特別悲觀,絕望。對生活、工作缺乏主動性和應有的熱情。

情緒上:

情緒長期低落,鬱鬱寡歡,似乎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沒有愉悅感,覺得自己是被世界拋棄的人。離群索居,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更不會輕易參加集體活動。開始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裡默默想心事。

思維上:

思維遲緩,感覺比以前變“笨”了很多。聯想思維、發散思維、創新能力都大不如以前,常會有腦細胞一下子衰老、什麼都不行了的感覺。

態度上:

非常消極,即使再好的事情也能想到反面,對什麼事物都喪失了興趣,似乎活著就是一種負累,常會萌生自殺的想法和念頭,有時甚至還會付諸實施。所以抑鬱症患者是非常需要家人多照顧和關心的。

身體上:

身體素質變弱,免疫力下降,較平時更容易感冒發燒,得流行病。睡眠品質下降,容易失眠多夢;體力下降,渾身無力,變得很“懶惰”,然而即使什麼都不幹,也常常會感到無緣由的勞累和疲乏。

當出現疑似抑鬱症症狀時該如何做呢?

大多數人認為抑鬱症只是誤解為可以自己恢復,開心了病自然就好了。如果感覺身邊的人有了抑鬱症的症狀,不要試圖想著自己可以解決,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並不能準確地對症下藥。應該主動積極去看醫生,讓醫生對是否患有抑鬱症做出判斷,或對抑鬱程度做出診斷。

而且作為家人、朋友,要多多關心身邊的朋友,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不要到頭來後悔莫及!

編後語:想要健康常伴左右,多多瞭解養生知識,關注小編,每天為您帶來最權威的醫學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