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度外賣智慧物流系統獲AI最高獎,即時配送很快成為現實?

上週末,我注意到百度外賣拿了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AI大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獲獎專案是智慧物流調度系統。這在許多人看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送外賣看上去是沒有技術含量的,

百度外賣卻能應用AI技術,而且得到學術界認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以中國數學大師和AI先驅吳文俊命名。吳文俊是中國智慧科學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是中國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也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堪稱“中國智慧科學技術最高獎”。可以說,這個獎含金量是非常之高的,此前主要授予高校、實驗室和科研機構,很少頒發給企業,百度外賣獲此殊榮著實不易。

百度外賣獲獎,不論是其技術領先性,還是對於業界AI商業化的啟發意義來看,都實至名歸。

為什麼百度外賣可以拿獎?

2017年AI已是互聯網最熱的熱點,

創投瘋狂入局,巨頭家家跟進,AI已成了行業的必需品。正是因此不論是高校、學術機構還是企業,都有許多AI專案、技術研究成果參與評獎。百度外賣智慧物流調度系統憑什麼在眾多專案中脫穎而出獲獎呢?

從技術角度來說,要做外賣小哥的調度,比做日常快遞的調度要難得多:1、外賣配送峰值十分明顯,配送壓力巨大;2、外賣配送的時效性要求十分高,不能慢不說也不能過快,

否則影響用戶就餐;3、外賣需要一個快遞員短時間內完成多單並行配送,取餐路線、送餐路線都將直接影響效率進而影響成本和客戶體驗;4、外賣配送受到天氣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特別大,比如颳風下雨的影響。

要用人工調度來解決上述問題是完全不現實的,過去外賣騎士主要通過個人經驗進行取餐、送餐和路徑規劃,對於特別有經驗的騎士個體來說可能是最優的,

但對全域來說絕對不是最優的,AI的魅力和優勢就是可以做全域優化,智慧調度。百度外賣很早就利用AI技術學習LBS大資料、配送員習慣、天氣等因素,智慧調度物流,確保配送效率的同時提高準時性,2016年底配送準時率達到了98.78%。

可以說百度外賣的智慧物流調度系統獲獎,

與技術沉澱不無關係。

在與餓了麼合併時,餓了麼CEO張旭豪就表示,“百度外賣即時配送的人工智慧技術也一直走在我們行業的前沿。”在合併後的首次發佈會上,百度外賣技術負責人曾介紹,智慧調度在路線規劃、時間預估、決策模型、分配方案、供需平衡等指標上均穩定優於人工調度,百度外賣的智慧物流5.0可以實現全城調度,返程成本平均降低62%,騎士收入隨之提高。

據餓了麼首批測試的30個城市資料顯示,智能調度使配送時長縮短至28.62分鐘,準時率和好評率均達99%。可以看到,智慧物流調度系統有很強的適配性,在不同場景、不同城市、不同平臺都可以應用,如果其將技術開放或許會改變快遞行業的工作模式。

技術具有領先性是百度外賣智慧物流系統獲得吳文俊AI最高獎的先決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百度外賣智慧物流系統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外賣行業配送環節的痛點,同時具有極廣泛的場景適用性,是其獲獎的重要原因 ,這也是技術應用追求的終極目標:技術一定要能為人類造福,改變世界。

外賣行業被技術的改變剛開始

11月21日,合併後的百度外賣和餓了麼首次召開發佈會,主題是“未來物流”戰略的宣佈。集團董事長兼餓了麼CEO張旭豪親自出席,由此可以看到,物流將是餓了麼+百度外賣未來主攻的一個方向。張旭豪表示,

“未來10年,人工智慧和OMO(Online Merge Offline)將推動即時配送發展成繼商家自配送、勞動密集型配送平臺後的3.0形態——技術密集型配送平臺。”

所謂即時配送,在我看來就是一種“零等待”配送。電商行業今天已經可以做到次日達、當日達,甚至定時達,不過最快也需要幾個小時(促銷節時會有首單幾分鐘送達的新聞,但只是個例)。外賣行業的配送相對而言時效性更高一些,一般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就到了。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個配送時效還有提升空間,而且在未來會至關重要。

外賣的外延正在被放大。眾所周知,新零售正在取代電商成為新的零售趨勢,外賣就是一種新零售,不只是一日三餐,餓了麼早已提出要連接與吃有關的一切,生鮮等等都是其業務範疇,這需要同城物流即時配送。未來使用者需要的是零等待的即時配送:家裡購物後可以在幾分鐘拿到商品,店裡購物後不用提袋,商品可與自己同步被配送到家,可以說即時配送的想像空間是非常大的。因此餓了麼+百度外賣要打造即時配送平臺就不奇怪。而要做到即時配送,不能靠人海戰術,堆更多的配送員不只是沒意義,理論上也很難做到即時配送,只有引入新技術才能實現。

在雲端要更多地應用AI技術做好調度,不只是可以結合當前的商家顧客位置、騎士習慣、交通狀況、天氣因素等做決策,還要做好AI預測,對需求端的時效性要求、商家端的生產能力、配送端的運力的精准預測,這一點正是百度外賣的優勢,基於智慧物流調度系統可以反覆運算出更強大的版本,最終成為一個不斷進化的外賣物流大腦,為即時配送創造基礎條件。

在終端則要引入更多的智慧設備來做好商品傳輸。百度外賣技術委員會主席、集團高級科學家蔣凡曾表示,AI未來在外賣行業要面臨更加複雜的場景、更加多樣的方式和更加高企的成本。同時,“百度外賣智慧物流和餓了麼智慧調度及一系列智慧硬體將形成優勢互補,逐步實現取送分離的人機配送,並最終實現效率最優化的無人配送。”

餓了麼+百度外賣對於智慧配送的野心是很大的,餓了麼和百度外賣在無人車、無人機、智慧配送機器人上已經有原型了,看得更遠一些我想這些設備出現在大街小巷、社區樓宇會是必然。在全無人實現前,餓了麼+百度外賣已經在引入成熟的智慧設備來提高配送效率,此前就發佈一個智慧耳機模組,騎手可在蜂鳥配送App中通過語音+耳機的方式接單、導航和撥打使用者電話,現在這個模組已經全部上線。

在雲端AI技術的日益進化、終端智慧設備不斷出現後,張旭豪所提出的即時配送將會給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用戶日益強烈的感知,而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終極追求的無人配送也會成為現實。而且必須要注意的是,這種技術驅動的即時配送能力不只是影響我們的一日三餐,而是會影響我們的零售生活——買菜買水果甚至買日用品,都會受益于智慧技術帶來的即時配送能力,所見即所得。

騎士收入隨之提高。

據餓了麼首批測試的30個城市資料顯示,智能調度使配送時長縮短至28.62分鐘,準時率和好評率均達99%。可以看到,智慧物流調度系統有很強的適配性,在不同場景、不同城市、不同平臺都可以應用,如果其將技術開放或許會改變快遞行業的工作模式。

技術具有領先性是百度外賣智慧物流系統獲得吳文俊AI最高獎的先決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百度外賣智慧物流系統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外賣行業配送環節的痛點,同時具有極廣泛的場景適用性,是其獲獎的重要原因 ,這也是技術應用追求的終極目標:技術一定要能為人類造福,改變世界。

外賣行業被技術的改變剛開始

11月21日,合併後的百度外賣和餓了麼首次召開發佈會,主題是“未來物流”戰略的宣佈。集團董事長兼餓了麼CEO張旭豪親自出席,由此可以看到,物流將是餓了麼+百度外賣未來主攻的一個方向。張旭豪表示,

“未來10年,人工智慧和OMO(Online Merge Offline)將推動即時配送發展成繼商家自配送、勞動密集型配送平臺後的3.0形態——技術密集型配送平臺。”

所謂即時配送,在我看來就是一種“零等待”配送。電商行業今天已經可以做到次日達、當日達,甚至定時達,不過最快也需要幾個小時(促銷節時會有首單幾分鐘送達的新聞,但只是個例)。外賣行業的配送相對而言時效性更高一些,一般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就到了。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個配送時效還有提升空間,而且在未來會至關重要。

外賣的外延正在被放大。眾所周知,新零售正在取代電商成為新的零售趨勢,外賣就是一種新零售,不只是一日三餐,餓了麼早已提出要連接與吃有關的一切,生鮮等等都是其業務範疇,這需要同城物流即時配送。未來使用者需要的是零等待的即時配送:家裡購物後可以在幾分鐘拿到商品,店裡購物後不用提袋,商品可與自己同步被配送到家,可以說即時配送的想像空間是非常大的。因此餓了麼+百度外賣要打造即時配送平臺就不奇怪。而要做到即時配送,不能靠人海戰術,堆更多的配送員不只是沒意義,理論上也很難做到即時配送,只有引入新技術才能實現。

在雲端要更多地應用AI技術做好調度,不只是可以結合當前的商家顧客位置、騎士習慣、交通狀況、天氣因素等做決策,還要做好AI預測,對需求端的時效性要求、商家端的生產能力、配送端的運力的精准預測,這一點正是百度外賣的優勢,基於智慧物流調度系統可以反覆運算出更強大的版本,最終成為一個不斷進化的外賣物流大腦,為即時配送創造基礎條件。

在終端則要引入更多的智慧設備來做好商品傳輸。百度外賣技術委員會主席、集團高級科學家蔣凡曾表示,AI未來在外賣行業要面臨更加複雜的場景、更加多樣的方式和更加高企的成本。同時,“百度外賣智慧物流和餓了麼智慧調度及一系列智慧硬體將形成優勢互補,逐步實現取送分離的人機配送,並最終實現效率最優化的無人配送。”

餓了麼+百度外賣對於智慧配送的野心是很大的,餓了麼和百度外賣在無人車、無人機、智慧配送機器人上已經有原型了,看得更遠一些我想這些設備出現在大街小巷、社區樓宇會是必然。在全無人實現前,餓了麼+百度外賣已經在引入成熟的智慧設備來提高配送效率,此前就發佈一個智慧耳機模組,騎手可在蜂鳥配送App中通過語音+耳機的方式接單、導航和撥打使用者電話,現在這個模組已經全部上線。

在雲端AI技術的日益進化、終端智慧設備不斷出現後,張旭豪所提出的即時配送將會給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用戶日益強烈的感知,而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終極追求的無人配送也會成為現實。而且必須要注意的是,這種技術驅動的即時配送能力不只是影響我們的一日三餐,而是會影響我們的零售生活——買菜買水果甚至買日用品,都會受益于智慧技術帶來的即時配送能力,所見即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