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農機企業如何突出重圍?

2018年,農機企業如何突出重圍?

近兩年來,農機市場出現了違背常規的怪現象:其主要表現是:大品牌幹不過小品牌,知名企業鬥不過無名企業,農機 “老司機”難敵“新手”,沉寂多年的價格戰風雲再起,

品牌“霸權”不再靈驗,藍海市場曇花一現,品質影響力大幅縮水,真可謂是怪像接踵、亂象叢生,令業內人士霧裡開花,更讓很多的製造商和經銷商不知所措。

就在八年前的現在,我們還在談規模效益,許多企業依靠打造的規模巨大的“航空母艦”讓對手望而生畏。現如今,規模優勢不再,反而成了規模“包袱”。因規模讓這些企業醉心於不是優勢的優勢,轉型緩慢,

離市場越來越遠;因規模,讓企業留戀于曾經的輝煌,而不思創新。相反,一些小企業率先感覺到市場的冷暖,跟著市場走,及時完成了產業的轉型,成為引領小眾市場的排頭兵。令一些大企業自歎弗如。

玉米收穫機市場2012年開始爆發,2015年就已宣告結束,2016年開始斷崖式下滑。

烘乾機市場2016年剛剛爆發,全國就冒出數百家企業“群雄逐鹿”一哄而上,讓企業叫苦不迭。現如今,隨著主流市場的衰落,專注於主流市場的企業,日子越混越難,而那些劍走偏鋒的小企業小日子反而紅紅火火。現在,我們不少企業又開始熱衷於依靠整合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機資源,創造獨特的技術優勢,形成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優勢,打造高端產品,賺取高額甚至超額利潤。
而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打造的高端產品更像是一場夢,因為我們發現今年的農機市場,一些中低端產品反而成為市場搶手貨,讓那些搞了多年玉米收穫機的老闆們汗顏,大呼對現在的市場越來越看不懂。本文原創首發新農機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