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蘊藏在生活中的解題思路

提起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題目,考生往往會覺得高深莫測,

找不到門路。其實面試中的題目與答案都來源於實際生活,尤其是新聞報導中隨處可見面試題。不信?華圖教育為廣大參加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分享!

今年國慶期間很多媒體都報導了這則新聞:

“2017年10月3日晚20時,瀋陽市公安局蘇家屯分局十裡河派出所接到轄區十裡河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報警稱:“有一名老太太想推自行車上高速公路,被工作人員攔下且不聽勸阻。

”接到報警後十裡河派出所民警閆金超等立即出警。到現場後民警發現老人推著自行車站在路邊一言不發,問啥也不說,就是想要上高速。

由於室外氣溫特別低,在民警耐心勸說下,老人被扶上警車準備回派出所。可到了派出所後老人說啥就是不下車,沒辦法,民警只好在警車上詢問老人。可是無論民警怎麼問,老人就是一言不發。當問老人是否有手機時,老人緊緊捂住了上衣裡懷的位置。

後來民警閆金超靈機一動,拿出自己的手機問老人:“這個東西你有嗎?老人想了想後從衣服的裡懷裡拿出了自己的手機。後經民警好言相勸,才用自己的手機將老人的手機“換”了下來,並在其中找到了標有“妹妹”字樣的號碼。

正當老人的家人萬分著急的時刻,老人的妹妹接到民警的電話,並表示馬上開車來所裡接人。當晚21時40分,老人的妹妹來到了十裡河派出所。

據老人妹妹講,老人患有小腦萎縮,經常記不住事,女兒還在外地工作,家人發現老人不見了,正在四處尋找時接到了民警的電話,趕忙到派出所把老人接回家中。”

讀過這則新聞的考生朋友們你想到了什麼呢?接下來以這則新聞為例,其實結構化面試的題目就可以從中命制出來,並且答案也深藏在其中。

你是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某日,你接到一名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報警稱:“有一名老太太想推自行車上高速公路,

被工作人員攔下且不聽勸阻。”請問,你會怎麼辦?

【華圖教育解析】

本題以未來考生可能遇見的工作場景為背景進行命制,給出考生明確的身份資訊“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具體情境是接到突發的報警資訊,重點考察的是考生的應變能力,即人們處於突發意外等壓力情境下,能夠迅速反應、抓住需要解決的問題,

並尋求合適的方法,使事情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此項能力最基礎的要求一是要能夠抓住需要解決的問題,二是要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本題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很明確,即“勸阻想推自行車上高速公路的老太太”,解題的關鍵即在於找到合適的方法。

合適的方法在哪裡呢?其實就在考生剛剛讀過的那則新聞裡。下面請大家對照上則新聞,看看你抓住了多少關鍵資訊。

【核心參考要點】

1. 在接警時瞭解具體的位置資訊。

2. 向上級領導申請出警。

3. 到達現場後,亮明身份,詳細瞭解事情經過。

4. 耐心解釋勸說,說明利害。

5. 如果勸說無效,將老太太扶上警車送到派出所,嘗試通過老太太隨身攜帶的聯繫卡片、手機等方式聯繫其家屬到場協助處理。

面試無處不在,面試就在你我身邊,希望考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厚積薄發,只有這樣,方能在未來考場中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核心參考要點】

1. 在接警時瞭解具體的位置資訊。

2. 向上級領導申請出警。

3. 到達現場後,亮明身份,詳細瞭解事情經過。

4. 耐心解釋勸說,說明利害。

5. 如果勸說無效,將老太太扶上警車送到派出所,嘗試通過老太太隨身攜帶的聯繫卡片、手機等方式聯繫其家屬到場協助處理。

面試無處不在,面試就在你我身邊,希望考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厚積薄發,只有這樣,方能在未來考場中戰無不勝、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