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國養豬業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國養豬業發展迅速,但任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養豬業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力水準低

我國養豬業的單產和群體生產水準仍十分低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養豬市場和豬肉消費市場。據美國農業部統計資料,2013年全球豬肉總產量約為1.08億噸,2001—2013年的平均增長率達2.1%。中國的豬肉產量約占全球總量的50.6%,其次是歐盟和美國,分別占全球總產量的20.7%和9.7%。在存欄方面,2013年中國的生豬存欄量占世界生豬存欄量近60%的份額,

隨後依次是歐盟27國、美國和巴西,這四個國家或地區的生豬存欄量大約佔據了世界生豬存欄總量90%以上的份額。在出欄方面,2009—2013年,中國、歐盟27國、美國生豬出欄量依然占世界生豬總出欄量份額的前三甲,2013年中國佔據了57%的份額,歐盟27國是20%的份額,美國大約是10%的份額。在出欄率方面,2013年,歐盟的生豬出欄率為174.65%,是中國(148.65%)的1.17倍;美國的生豬出欄率175.38%是中國的1.18倍。我國養豬業存在存欄多、品質差、產仔數多,
育成數低的問題。

2、疫病防控難度大

目前我國養豬行業的平均死亡率水準為10-12%,有的大型豬場的死亡率甚至達到了20%以上,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在5%以下。疫病防控難度大有很多因素,如中國人喜歡消費鮮活產品、豬病的防控理念差、頻繁地引種,

尤其是養殖環境的控制技術比較落後,導致豬的死亡率提高。疾病防控只靠個人經驗,不瞭解各種性能的豬需接種的疫苗的類型和時間,導致防控工作滯後。而防疫的時候防疫檔案也不夠健全,免疫用藥等記錄不夠完善,導致相似疾病再發生時無檔案可查,最後豬場疾病不斷。不能夠做到全進全出,疾病迴圈感染,對外來人員的消毒設施和程式也不夠完善,
執行時流於形式,不夠嚴格等都是導致疾病防控難度大的因素。

3、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養殖業的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已經超過工業污染。目前國內豬舍糞便排放方式大都是結合水沖洗的直接排放,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直接產生了嚴重的有機污染,使地表水富營養化。環境的惡化對養殖業和人名生活造成了極大的風險。

4、標準化和安全性有待提高

我國養豬業標準化程度普遍不高,與國際標準差距尚遠,劣勢及有害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流行市場,濫用藥物影響豬肉品質。

5、獸醫公共衛生體系有待加強

我國對某些疾病,特別是人畜共患病的控制能力差,在疫病監測、診斷、預防、撲滅等環節存在體系不健全、設施簡陋、技術落後等問題。在獸醫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上,我們應該向西方國家學習,樹立“同一世界,同一醫學”的理念,既獸醫與人醫相統一,重視畜禽的生產與用藥就是重視人的生命安全。

在獸醫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上,我們應該向西方國家學習,樹立“同一世界,同一醫學”的理念,既獸醫與人醫相統一,重視畜禽的生產與用藥就是重視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