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農村新風尚,蒲江“么妹燈”邀你一起過新年!

新農村新風尚,少不了傳統文化的融入和創新,經典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蒲江“么妹燈”,正以新的姿態走向舞臺!

12月28日(週四)上午,由蒲江縣文體旅局、蒲江縣大塘鎮人民政府主辦的迎新春暨“么妹燈”民俗展演,將於大塘鎮綜合文化站盛大開啟!

“川劇活化石”——“么妹燈”是蒲江特有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

內容源於民間,源於生活。

清爽的鄉音、濃濃的鄉情,通俗易懂。

表演雅俗共賞,幽默詼諧,令人捧腹。

據瞭解,么妹燈是蒲江特有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其特點是風格原始、粗獷,節目短小精幹、生動活潑,演出地點靈活機動,舞臺地點隨意,田間或院壩等皆可。

其內容源於民間,源於生活。清爽的鄉音、濃濃的鄉情,通俗易懂。表演雅俗共賞,幽默詼諧,令人捧腹,被百姓稱為“我們自己的戲”。在喜慶、節日、廟會尤其是春節期間,么妹燈的表演深受蒲江人民的喜愛。因么妹燈戲是川劇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合併而成,其中一些精典節目成為著名川劇劇碼的取材原樣,所以么妹燈就有了“川劇活化石”的美譽。又因其演出形式和搞笑風格具有東北二人轉的特點,
所以北方人戲稱其為“川劇版二人轉”。

么妹燈表演形式輕快活潑,精簡濃縮。表演中一般只有4個主要演員:么妹、花鼻子、媒婆和機動配角。另外,還有4個鑼鼓匠和一個胡琴師伴奏,如果加上花轎、配上伴娘新娘等,演員可達20多人。說的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道的是農村中的生產生活,唱詞典故卻遍及歷史人物、民間傳說,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如打草鞋、小放牛、駝子回門等。么妹燈以傳統的形式宣揚孝敬長輩、勤儉持家、勤勞致富、忠貞不渝等傳統美德,唱腔質樸、婉轉、悠揚,表演常以花鼻子挑逗么妹開始,媒婆和其他人幫腔,在詼諧的說學逗唱中表達故事,展現情節,將表演層層推向高☆禁☆潮。

“么妹燈”精彩不斷,不容錯過!12月28日,全成都的朋友行動起來吧,相約蒲江大塘,一起慶祝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