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唯有畫作,為我吟唱——致敬梵古

對於一個非藝術類專業的人,對梵古的印象也許只停留在天價的畫作以及他個人的傳奇人生上面。他是世人口中割掉自己耳朵的瘋子,生前鬱鬱不得志,只賣出過一幅畫作,

最後選擇自殺的方式在麥田結束自己的異類。可是真實的梵古是這樣的嗎?你有多瞭解他的人生?

一 史上最出名的啃弟族

梵古有一個非常愛他的弟弟---提奧德洛斯.梵古,作為15歲入行並一步步爬上部門主管的畫商,提奧對美術有足夠的見解,內心也想當一個畫家。

在弟弟文森特博裡納日宗教工作失敗之後,他主動提出供養哥哥,支持哥哥的藝術事業。此後十年時間都進入苦逼養哥模式。這個弟弟壕到什麼程度呢?大家都知道藝術是很費錢的,弟弟提奧幾乎每月會把收入三分之一寄給哥哥買顏料,與文森特關係很好的郵差魯林當時一個月工資130法郎卻要養活全家,而土豪弟弟提奧一個月會寄至少150法郎給哥哥隨便揮霍。
這兄弟情我也是很羡慕。在哥哥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以後,弟弟也悲痛過度,六個月後隨自己一生崇拜的哥哥而去了。他們並排葬在了法國的奧維爾。這是梵古37年生命中的最後一個驛站。提奧可以說是梵古最親近的人,在梵古開槍之後到死亡之前的兩天裡,一直陪著他的人。

二 孤獨的繪畫天才

人們只在乎梵古是怎麼死的,卻不問問他是怎麼活的。如果用現今流行的說法—流量來看的話。梵古在他生活的時代就是一個零流量的畫家,不受人關注,唯一被賣出的畫作只有《在亞爾的紅葡萄園》

在亞爾的紅葡萄園

而我想,這在他的心裡一定是痛苦的。藝術家的作品不被社會所承認,不被大眾所關注,梵古曾在寫給弟弟的信說,假以時日,他相信他的畫作一定能賣到200法郎,可是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文森特和提奧卻看不到了。

電影從梵古臨死前寄給弟弟的信這個切入點出發,一直追尋他死後的六個月左右和他最親密的人。從旁人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另一個梵古,

他畫畫總是很認真,可以說是在用生命創作。他的畫作常常色彩豐富,有流動的筆觸。電影裡有個細節,拉烏旅館老闆女兒說道,文森特和別人畫畫不太一樣,別人是下雨了就把畫筆和畫板拿回屋畫,而文森特則是淋著雨持續作畫。他二十八歲才拿起畫筆,三十五歲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這短短七年間,他留下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他個人獨愛肖像畫,一生中畫過35幅自畫像。我有幸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見到了梵古其中一幅自畫像的真跡。

穿越二個世紀遇見你

我想大家津津樂道的都是圍繞在梵古身邊最出名的兩件事,一件是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一件是他的死亡之謎。在電影中,情節也是圍繞這兩件事展開,電影給出了另一種可能性,梵古是被謀殺。但是,不管是自殺還是他殺。對於一個被世界拒之門外的人,對於一個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人,對於一個現實生活中窮困潦倒需要被弟弟救濟的人,怎麼死的已經不再重要了。

因為星空非常美麗,所以我先走一步,不然老了只能步履蹣跚的上去。

我們都不是這樣的人,但是我們會欣賞這樣的人,並且尊重這樣的人。

真正的藝術家,至純至真,就像影片結尾梵古信中所說過的一樣:“在別人的眼裡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一個沒有身份的人,一個怪異的存在,一個不合群的人—一個在社會裡沒有地位,比最卑微者更卑微的存在。但是通過我的畫作,我要人們看見我這樣一個卑微的肉體裡尚住著一個靈魂。這是我的野望,它不因憤恨而起,而是因為我愛著,無條件的愛,因為一種隱忍而絕非激情。”

致敬VINCENT,以及每一個堅持初心不被改變的自己。

一生中畫過35幅自畫像。我有幸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見到了梵古其中一幅自畫像的真跡。

穿越二個世紀遇見你

我想大家津津樂道的都是圍繞在梵古身邊最出名的兩件事,一件是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一件是他的死亡之謎。在電影中,情節也是圍繞這兩件事展開,電影給出了另一種可能性,梵古是被謀殺。但是,不管是自殺還是他殺。對於一個被世界拒之門外的人,對於一個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人,對於一個現實生活中窮困潦倒需要被弟弟救濟的人,怎麼死的已經不再重要了。

因為星空非常美麗,所以我先走一步,不然老了只能步履蹣跚的上去。

我們都不是這樣的人,但是我們會欣賞這樣的人,並且尊重這樣的人。

真正的藝術家,至純至真,就像影片結尾梵古信中所說過的一樣:“在別人的眼裡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一個沒有身份的人,一個怪異的存在,一個不合群的人—一個在社會裡沒有地位,比最卑微者更卑微的存在。但是通過我的畫作,我要人們看見我這樣一個卑微的肉體裡尚住著一個靈魂。這是我的野望,它不因憤恨而起,而是因為我愛著,無條件的愛,因為一種隱忍而絕非激情。”

致敬VINCENT,以及每一個堅持初心不被改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