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漲知識!青海各市州縣名字的由來,快看看你的家鄉

湟中、湟源、樂都、民和...這些縣名我們再熟悉不過,可你知道這些名字都是怎麼來的?背後又有什麼寓意?

青海省

青海因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後世蒙古語稱之庫庫諾爾,

藏語稱之錯溫波,均為對漢語“青海”的譯稱,譯為“青/藍色的海”)。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設立。

西寧市

東漢建安中置西平郡,並置西都縣。西晉析置長寧縣(治今大通縣長寧鎮),因長寧水為名。宋崇寧三年(1104年)置西寧州,取西陲安寧、西事底寧之意命名。

明設西寧衛,清置西寧府,後改西寧縣, 1944年置西寧市。

城東區

位於西寧市城區東部而得名。 1954年分別設立城東區和東關回族自治區,1956年撤銷東關回族自治區併入城東區。 1957年撤銷,併入城區(1958年更名城中區)。1960年由城中區析置城東人民委員會。 1963年恢復城東區。

城中區

位於西寧市城區中部而得名。 1956年由城東區析置城中區。 1957年撤銷,併入城區。 1958年更名城中區。 1960年撤銷。 1963年恢復城中區。

城西區

位於西寧市城區西部而得名。 1954年設城西區。 1957年撤銷,併入城區(1958年更名城中區)。 1960年由城中區析置城西人民委員會。 1963年恢復城西區。

城北區

位於西寧市城區北部而得名。 1963年設郊區工委,1976年成立郊區辦事處,1980年正式成立郊區,1986年更名城北區。

大通縣

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衛置大通縣。1958年遷駐橋頭鎮。縣以大通河而得名。1985年11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通縣,並於1986年7月10日在原行政區域內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至今。

湟中縣

清代時地屬西寧縣。1943年,西寧縣縣城遷至魯沙爾,1946年,始稱湟中縣並沿用至今。新中國建立後,湟中為省直屬縣。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屬西寧市。1961年8月,複為省直屬縣。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1979年,劃屬海東地區。2000年1月,屬西寧管轄。因地處湟水中游,古為“湟中地”,故名湟中。

湟源縣

1913年改丹噶爾廳置湟源縣,因地處湟水源頭而得名(注:後由湟源縣析置海晏縣,湟水源頭今位於海晏縣)。別稱丹噶爾。1913年,丹噶爾廳改為湟源縣。1949年9月9日湟源解放。1949年10月至1978年9月,湟源為省直屬縣。1978年10月9日,海東地區成立,轄湟源縣。1999年12月5日,湟源正式劃歸省會西寧市管轄。

海東市

海東是青海省地級市。因位於青海湖以東而得名。 1978年設海東地區,駐平安縣,2013年改設海東市。

平安區

1978年由湟中縣析置平安縣,因駐地平安鎮而得名。2015年2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青海省調整海東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平安縣,設立海東市平安區,以原平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安區的行政區域。

樂都區

後涼置樂都郡,北魏廢樂都郡,置樂都縣,後廢。 北宋置樂州,後廢。 明置碾北衛、碾伯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碾伯縣,1929年改名樂都縣,取歷史上的樂都縣一名命名,2013年改設樂都區。 “樂都”寓意吉祥、平安。

互助土族自治縣

1930年析西寧縣置互助縣,因地區多民族聚居,取義互助協作。 1954年改設互助土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9月改稱互助土族自治縣。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1930年析樂都縣置民和縣,因地區多民族聚居,取義民眾和睦。 1986年改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化隆回族自治縣

西魏廢帝三年(553年)置化隆縣。 因境內化隆穀(一作挖隆穀,藏語作哇隆)而得名。 化隆,羌語,其義不詳。 藏語繼承古羌語,意為“黃牛(溝)”。 唐先天元年(712年),為避李隆基名諱,改化隆縣為化成縣。 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廣威縣,後陷於吐蕃。 清乾隆九年(1774年),在今化隆巴燕置巴燕戎格撫番廳,1913年改設巴戎縣,1929年改名巴燕縣,1931年改為化隆縣,取歷史上的化隆縣一名命名。 1954年設化隆回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名化隆回族自治縣。 按:巴燕戎格,一作擺羊戎,簡譯為“巴戎”,蒙古語,其中“巴燕”意為富饒。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北宋築循化城,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循化營,取“遵循王化”之意命名。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於循化,改置循化廳,1913年設循化縣。 1954年設循化撒拉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名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海北藏族自治州

1953年設立海北藏族自治區(專區級),因位於青海湖以北而得名,1955年改稱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晏縣

1940年由祁連自治局析置海東設治局,旋改名海晏設治局,因鄰近青海湖,取“海晏河清”之意命名。 1943年改設海晏縣,1949年設海晏區,由湟源縣領導。 1951年恢復海晏縣,1952年改設海晏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海晏縣。

門源回族自治縣

1929年析大通縣置亹(mén)源縣,因地處古浩亹水(即今大通河、古浩亹水,亦名閣門河, 西漢曾置浩亹縣,治今甘肅永登縣河橋鎮、北宋在浩亹河上築大通城,此河遂因大通城而改稱大通河)源頭而命名。 1953年設亹源回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為門源回族自治縣,1959年,亹源簡化為門源。

剛察縣

1950年設剛察區(縣級),1954年改設剛察縣,因當地藏族“剛察”部落(一譯崗察、岡察,語義不詳、該部落來自今貴德縣常牧鎮岡察村)為名。

祁連縣

1939年由門源縣析置祁連自治局,以境內祁連山為名。 1950年由門源縣領導,1951年改設祁連區(縣級),省直轄。 1952年設祁連自治區(縣級),1953年改祁連縣。

海南藏族自治州

1953年設立海南藏族自治區(專區級),因位於青海湖以南而得名 1955年改稱海南藏族自治州。

共和縣

1929年析西寧縣、湟源縣置共和縣,取“五族共和”之意故名。 1952年改設共和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共和縣。

貴南縣

1953年析貴德縣南部地區設貴南藏族自治區(縣級),因原為貴德縣南部地區,故名貴南。 同年改為貴南縣。

貴德縣

西漢築歸義城(在今貴德縣尕讓鄉境內),元至元八年(1271年)設貴德州,取“以德為貴”之意。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貴德州為歸德州,洪武八年(1375年),又改為歸德守禦千戶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改歸德所為貴德所。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改貴德所為貴德廳。 1913年改設貴德縣。

興海縣

1939年置興海設治局(一名大河壩設治局),取振興青海之意。 1943年改設興海縣。 1952年改設興海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興海縣。

同德縣

1935年析貴德縣置同德縣,1952年設同德藏族自治區,1954年複改同德縣。 並賦予縣名“同心同德”的新意。 《中國地名語源詞典》裡說“由同仁、貴德二縣析置同德縣,同德由同仁、貴德各取一字為名”,此為誤解。 同德縣並未從同仁縣析地。

黃南藏族自治州

1953年設立黃南藏族自治區(專區級),因地處黃河以南而得名 1955年改稱黃南藏族自治州。

同仁縣

1929年析循化縣置同仁設治局,旋改為同仁縣,因地區多民族聚居,取一視同仁之意為名。 1952年改設同仁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同仁縣。

尖紮縣

1952年析貴德縣東部置尖紮區(縣級),因當地藏族尖紮部落(意為“野獸出沒的地方”,一說意為“哥哥的後裔”)為名。 1953年設尖紮縣。

澤庫縣

1953年析同仁縣南部地區置澤庫縣。 澤庫,藏語意為“澤曲(河)谷地”。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1954年設立河南蒙古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稱河南蒙族自治縣,1964年改名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因地處黃河以南而得名。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54年設立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專區級),因位於青海湖以西而得名 1955年改稱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州,1963年改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1985年改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德令哈市

1956年設立德令哈工作委員會(縣級),1958年改設德令哈縣,1962年撤銷,併入烏蘭縣。 1988年析烏蘭縣置德令哈市。 德令哈,蒙古語,源于柯魯溝旗中心寺——“阿拉騰德令哈”寺“阿拉騰德令哈”意思是“金色的原野”,德令哈是“阿拉騰德令哈”的縮略。

格爾木市

1956年設立噶爾穆工作委員會(縣級),1960年改設格爾木市,1965年改設格爾木縣,1980年複置格爾木市。 “格爾木,蒙古語音譯,標準讀音應為“郭勒木德”,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 因境內格爾木河而得名。 民國時期譯作“郭裡峁”,1955年改譯為“噶爾穆”,1960年將“噶爾穆”簡化為“格爾木”。

都蘭縣

1917年設都蘭理事,1931年改設都蘭縣。 1951年,改為都蘭自治區(縣級)。 1952年,設立都蘭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縣級)。 1954年設立都蘭蒙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複改為都蘭縣。 都蘭,蒙古語,意思是“溫暖”,因都蘭寺(在今烏蘭縣銅普鎮)而得名。

烏蘭縣

1958年設立茶卡工作委員會(縣級),1959年改設烏蘭縣。 烏蘭,蒙古語音譯,意思是“紅色”。 《烏蘭縣誌》認為縣名由來有兩說:一說因縣城(當時駐茶卡)東北有座“烏蘭哈達”山(蒙古語,意為“紅山”,位於今茶卡鎮烏蘭哈達牧委會),取“烏蘭哈達”的前兩個字而命名、、一說為紀念1952年初犧牲於“烏蘭布拉格”山(蒙古語,譯成漢語為“紅水泉山”,位於今柯科鎮蔔浪溝)的7烈士,取“烏蘭布拉格”山的前兩個字“烏蘭”命名新縣。 《中國地名由來詞典》中說“因境內有烏蘭諾爾(即茶卡鹽池)而得名”。此為誤解,茶卡鹽池蒙古語稱達布遜諾爾(意為鹽湖)。

天峻縣

1954年析原都蘭縣地置天峻藏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設天峻縣。 天峻,因境內“直尕天欽”山(簡譯天峻,俗稱天峻山,意思是“階梯狀山”)而得名。 藏語“直尕天欽”源于蒙古語“天沁察汗哈達”,意思是“陡峭的白山崖”。

大柴旦行政區

1960年設立大柴旦市(縣級),1964年7月改設大柴旦鎮,1992年設立大柴旦行政委員會(縣級)。 大柴旦,由蒙古語“伊克柴達木”湖(意思是“大鹽湖”。 “伊克”,意為“大”、、柴達木,諧音為“柴旦”)演變而來,因臨近伊克柴達木湖而得名。

冷湖行政區

1957年,設立冷湖辦事處(縣級),1959年改置冷湖臨時工作委員會(縣級),1960年10月改設冷湖市(縣級),1964年改設冷湖鎮, 1992年,設立冷湖行政委員會(縣級)。 冷湖,為蒙古語“奎屯諾爾”的意譯。 因鎮西北“奎屯諾爾”湖(奎屯,意為“冷”、諾爾,即湖)而得名,該湖湖水冰冷異常,故名。 一說,1955年6月,地質工作者在石油勘探中發現一無名小湖,因其不引人注目,便起名叫“冷湖”。

茫崖行政區

1956年設立茫崖臨時工作委員會(縣級),1964年改設茫崖鎮, 1984年設立茫崖行政委員會(縣級)。 茫崖,蒙古語音譯,標準讀音應為“茫乃”,意思是“前額”,原指今“老茫崖”,位於茫崖湖以東,為雅丹地貌,土壟前端突出,酷似人的額頭,所以才有此名。

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語意為“反敗為勝的頭人” 相傳過去有格龍巴部落反敗為勝,打敗其他部落,故名 明清之際,出現“郭羅克松”(意即“三郭羅克、、三果洛”)的名稱,清代通譯“郭羅克”,清末,又譯“俄洛” 民國以後,通譯“果洛” 1950年設果洛區,1954年設立果洛藏族自治區(專區級),1955年改稱果洛藏族自治州。

瑪沁縣

1957年析甘德縣置瑪沁縣。 瑪沁,藏語音譯,系“阿尼瑪卿山”一名的省譯,意為“黃河上游最高大山”。

班瑪縣

1955年設班瑪縣。 班瑪,藏語音譯,意為蓮花。

甘德縣

1954年設甘德縣。 因境內有甘德貢麻、甘德哇爾麻、甘德休麻三條溝,取其中的“甘德”(意為安樂、歡樂)而得名。 《中國地名由來詞典》稱“甘德,因山為名”。 此為誤解。

達日縣

1955年設達日縣。 因境內達日河(藏語達日曲、達日勒曲、達爾洛曲)得名,“達日”系藏語“興旺發達”之意。

久治縣

1955年設久治縣。 縣名系藏語譯音,意為團結。

瑪多縣

1957年析甘德、達日兩縣置瑪多縣。 “瑪多”系藏語“黃河源頭”之意。

玉樹藏族自治州

1951年設立玉樹藏族自治區(專區級),1955年改稱玉樹藏族自治州 玉樹(又譯作玉舒、優秀、優受),藏語意為“(宮殿)遺址” 相傳過去有部落頭人墾布那欽(一譯肯布那欽)率領部眾在通天河支流聶恰曲流域(在今治多縣境內)、格薩爾王岳父嘉洛的宮殿遺址(格薩爾王妃珠姆的誕生地)一帶活動,其部落遂被稱為“玉樹(優秀)”族 。一說玉樹因“樹貴如玉”而得名,此為誤解。

雜多縣

1953年析玉樹、囊謙二縣置紮朵縣(一譯雜朵縣),1954年改譯為雜多縣。 “雜多”為藏語“雜曲(即瀾滄江)上游”之意。

稱多縣

1937年析玉樹縣置稱多縣。 因境內藏族稱多(意為“萬人聚集”)部落而得名。

治多縣

1953年析玉樹、稱多兩縣置優秀縣(優秀,藏語,為“玉樹”異譯),年底更名直多縣,1964年改譯為治多縣。治多”系藏語“治曲(即長江)上游”之意。

囊謙縣

1933年析玉樹縣置囊謙縣。 因境內藏族囊謙(藏語“囊倫謙寶/囊倫欽布”的簡譯,意為內大相)部落而得名。

曲麻萊縣

1950年改星川設治局為曲麻萊設治局,1952年改曲麻萊區(縣級),1954年改曲麻萊縣。 取境內“曲麻曲”(又稱曲麻河、“萊央灘”(一譯萊湧灘、萊央大灘、楚瑪爾河,藏語意為紅水河)、萊陽大灘,位於曲麻河與通天河匯合處)而得名。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西報君特供

監製/史凱|責編/何文幫

湟源縣

1913年改丹噶爾廳置湟源縣,因地處湟水源頭而得名(注:後由湟源縣析置海晏縣,湟水源頭今位於海晏縣)。別稱丹噶爾。1913年,丹噶爾廳改為湟源縣。1949年9月9日湟源解放。1949年10月至1978年9月,湟源為省直屬縣。1978年10月9日,海東地區成立,轄湟源縣。1999年12月5日,湟源正式劃歸省會西寧市管轄。

海東市

海東是青海省地級市。因位於青海湖以東而得名。 1978年設海東地區,駐平安縣,2013年改設海東市。

平安區

1978年由湟中縣析置平安縣,因駐地平安鎮而得名。2015年2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青海省調整海東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平安縣,設立海東市平安區,以原平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安區的行政區域。

樂都區

後涼置樂都郡,北魏廢樂都郡,置樂都縣,後廢。 北宋置樂州,後廢。 明置碾北衛、碾伯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碾伯縣,1929年改名樂都縣,取歷史上的樂都縣一名命名,2013年改設樂都區。 “樂都”寓意吉祥、平安。

互助土族自治縣

1930年析西寧縣置互助縣,因地區多民族聚居,取義互助協作。 1954年改設互助土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9月改稱互助土族自治縣。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1930年析樂都縣置民和縣,因地區多民族聚居,取義民眾和睦。 1986年改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化隆回族自治縣

西魏廢帝三年(553年)置化隆縣。 因境內化隆穀(一作挖隆穀,藏語作哇隆)而得名。 化隆,羌語,其義不詳。 藏語繼承古羌語,意為“黃牛(溝)”。 唐先天元年(712年),為避李隆基名諱,改化隆縣為化成縣。 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廣威縣,後陷於吐蕃。 清乾隆九年(1774年),在今化隆巴燕置巴燕戎格撫番廳,1913年改設巴戎縣,1929年改名巴燕縣,1931年改為化隆縣,取歷史上的化隆縣一名命名。 1954年設化隆回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名化隆回族自治縣。 按:巴燕戎格,一作擺羊戎,簡譯為“巴戎”,蒙古語,其中“巴燕”意為富饒。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北宋築循化城,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循化營,取“遵循王化”之意命名。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於循化,改置循化廳,1913年設循化縣。 1954年設循化撒拉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名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海北藏族自治州

1953年設立海北藏族自治區(專區級),因位於青海湖以北而得名,1955年改稱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晏縣

1940年由祁連自治局析置海東設治局,旋改名海晏設治局,因鄰近青海湖,取“海晏河清”之意命名。 1943年改設海晏縣,1949年設海晏區,由湟源縣領導。 1951年恢復海晏縣,1952年改設海晏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海晏縣。

門源回族自治縣

1929年析大通縣置亹(mén)源縣,因地處古浩亹水(即今大通河、古浩亹水,亦名閣門河, 西漢曾置浩亹縣,治今甘肅永登縣河橋鎮、北宋在浩亹河上築大通城,此河遂因大通城而改稱大通河)源頭而命名。 1953年設亹源回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為門源回族自治縣,1959年,亹源簡化為門源。

剛察縣

1950年設剛察區(縣級),1954年改設剛察縣,因當地藏族“剛察”部落(一譯崗察、岡察,語義不詳、該部落來自今貴德縣常牧鎮岡察村)為名。

祁連縣

1939年由門源縣析置祁連自治局,以境內祁連山為名。 1950年由門源縣領導,1951年改設祁連區(縣級),省直轄。 1952年設祁連自治區(縣級),1953年改祁連縣。

海南藏族自治州

1953年設立海南藏族自治區(專區級),因位於青海湖以南而得名 1955年改稱海南藏族自治州。

共和縣

1929年析西寧縣、湟源縣置共和縣,取“五族共和”之意故名。 1952年改設共和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共和縣。

貴南縣

1953年析貴德縣南部地區設貴南藏族自治區(縣級),因原為貴德縣南部地區,故名貴南。 同年改為貴南縣。

貴德縣

西漢築歸義城(在今貴德縣尕讓鄉境內),元至元八年(1271年)設貴德州,取“以德為貴”之意。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貴德州為歸德州,洪武八年(1375年),又改為歸德守禦千戶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改歸德所為貴德所。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改貴德所為貴德廳。 1913年改設貴德縣。

興海縣

1939年置興海設治局(一名大河壩設治局),取振興青海之意。 1943年改設興海縣。 1952年改設興海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興海縣。

同德縣

1935年析貴德縣置同德縣,1952年設同德藏族自治區,1954年複改同德縣。 並賦予縣名“同心同德”的新意。 《中國地名語源詞典》裡說“由同仁、貴德二縣析置同德縣,同德由同仁、貴德各取一字為名”,此為誤解。 同德縣並未從同仁縣析地。

黃南藏族自治州

1953年設立黃南藏族自治區(專區級),因地處黃河以南而得名 1955年改稱黃南藏族自治州。

同仁縣

1929年析循化縣置同仁設治局,旋改為同仁縣,因地區多民族聚居,取一視同仁之意為名。 1952年改設同仁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複改同仁縣。

尖紮縣

1952年析貴德縣東部置尖紮區(縣級),因當地藏族尖紮部落(意為“野獸出沒的地方”,一說意為“哥哥的後裔”)為名。 1953年設尖紮縣。

澤庫縣

1953年析同仁縣南部地區置澤庫縣。 澤庫,藏語意為“澤曲(河)谷地”。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1954年設立河南蒙古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稱河南蒙族自治縣,1964年改名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因地處黃河以南而得名。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54年設立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專區級),因位於青海湖以西而得名 1955年改稱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州,1963年改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1985年改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德令哈市

1956年設立德令哈工作委員會(縣級),1958年改設德令哈縣,1962年撤銷,併入烏蘭縣。 1988年析烏蘭縣置德令哈市。 德令哈,蒙古語,源于柯魯溝旗中心寺——“阿拉騰德令哈”寺“阿拉騰德令哈”意思是“金色的原野”,德令哈是“阿拉騰德令哈”的縮略。

格爾木市

1956年設立噶爾穆工作委員會(縣級),1960年改設格爾木市,1965年改設格爾木縣,1980年複置格爾木市。 “格爾木,蒙古語音譯,標準讀音應為“郭勒木德”,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 因境內格爾木河而得名。 民國時期譯作“郭裡峁”,1955年改譯為“噶爾穆”,1960年將“噶爾穆”簡化為“格爾木”。

都蘭縣

1917年設都蘭理事,1931年改設都蘭縣。 1951年,改為都蘭自治區(縣級)。 1952年,設立都蘭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縣級)。 1954年設立都蘭蒙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複改為都蘭縣。 都蘭,蒙古語,意思是“溫暖”,因都蘭寺(在今烏蘭縣銅普鎮)而得名。

烏蘭縣

1958年設立茶卡工作委員會(縣級),1959年改設烏蘭縣。 烏蘭,蒙古語音譯,意思是“紅色”。 《烏蘭縣誌》認為縣名由來有兩說:一說因縣城(當時駐茶卡)東北有座“烏蘭哈達”山(蒙古語,意為“紅山”,位於今茶卡鎮烏蘭哈達牧委會),取“烏蘭哈達”的前兩個字而命名、、一說為紀念1952年初犧牲於“烏蘭布拉格”山(蒙古語,譯成漢語為“紅水泉山”,位於今柯科鎮蔔浪溝)的7烈士,取“烏蘭布拉格”山的前兩個字“烏蘭”命名新縣。 《中國地名由來詞典》中說“因境內有烏蘭諾爾(即茶卡鹽池)而得名”。此為誤解,茶卡鹽池蒙古語稱達布遜諾爾(意為鹽湖)。

天峻縣

1954年析原都蘭縣地置天峻藏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設天峻縣。 天峻,因境內“直尕天欽”山(簡譯天峻,俗稱天峻山,意思是“階梯狀山”)而得名。 藏語“直尕天欽”源于蒙古語“天沁察汗哈達”,意思是“陡峭的白山崖”。

大柴旦行政區

1960年設立大柴旦市(縣級),1964年7月改設大柴旦鎮,1992年設立大柴旦行政委員會(縣級)。 大柴旦,由蒙古語“伊克柴達木”湖(意思是“大鹽湖”。 “伊克”,意為“大”、、柴達木,諧音為“柴旦”)演變而來,因臨近伊克柴達木湖而得名。

冷湖行政區

1957年,設立冷湖辦事處(縣級),1959年改置冷湖臨時工作委員會(縣級),1960年10月改設冷湖市(縣級),1964年改設冷湖鎮, 1992年,設立冷湖行政委員會(縣級)。 冷湖,為蒙古語“奎屯諾爾”的意譯。 因鎮西北“奎屯諾爾”湖(奎屯,意為“冷”、諾爾,即湖)而得名,該湖湖水冰冷異常,故名。 一說,1955年6月,地質工作者在石油勘探中發現一無名小湖,因其不引人注目,便起名叫“冷湖”。

茫崖行政區

1956年設立茫崖臨時工作委員會(縣級),1964年改設茫崖鎮, 1984年設立茫崖行政委員會(縣級)。 茫崖,蒙古語音譯,標準讀音應為“茫乃”,意思是“前額”,原指今“老茫崖”,位於茫崖湖以東,為雅丹地貌,土壟前端突出,酷似人的額頭,所以才有此名。

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語意為“反敗為勝的頭人” 相傳過去有格龍巴部落反敗為勝,打敗其他部落,故名 明清之際,出現“郭羅克松”(意即“三郭羅克、、三果洛”)的名稱,清代通譯“郭羅克”,清末,又譯“俄洛” 民國以後,通譯“果洛” 1950年設果洛區,1954年設立果洛藏族自治區(專區級),1955年改稱果洛藏族自治州。

瑪沁縣

1957年析甘德縣置瑪沁縣。 瑪沁,藏語音譯,系“阿尼瑪卿山”一名的省譯,意為“黃河上游最高大山”。

班瑪縣

1955年設班瑪縣。 班瑪,藏語音譯,意為蓮花。

甘德縣

1954年設甘德縣。 因境內有甘德貢麻、甘德哇爾麻、甘德休麻三條溝,取其中的“甘德”(意為安樂、歡樂)而得名。 《中國地名由來詞典》稱“甘德,因山為名”。 此為誤解。

達日縣

1955年設達日縣。 因境內達日河(藏語達日曲、達日勒曲、達爾洛曲)得名,“達日”系藏語“興旺發達”之意。

久治縣

1955年設久治縣。 縣名系藏語譯音,意為團結。

瑪多縣

1957年析甘德、達日兩縣置瑪多縣。 “瑪多”系藏語“黃河源頭”之意。

玉樹藏族自治州

1951年設立玉樹藏族自治區(專區級),1955年改稱玉樹藏族自治州 玉樹(又譯作玉舒、優秀、優受),藏語意為“(宮殿)遺址” 相傳過去有部落頭人墾布那欽(一譯肯布那欽)率領部眾在通天河支流聶恰曲流域(在今治多縣境內)、格薩爾王岳父嘉洛的宮殿遺址(格薩爾王妃珠姆的誕生地)一帶活動,其部落遂被稱為“玉樹(優秀)”族 。一說玉樹因“樹貴如玉”而得名,此為誤解。

雜多縣

1953年析玉樹、囊謙二縣置紮朵縣(一譯雜朵縣),1954年改譯為雜多縣。 “雜多”為藏語“雜曲(即瀾滄江)上游”之意。

稱多縣

1937年析玉樹縣置稱多縣。 因境內藏族稱多(意為“萬人聚集”)部落而得名。

治多縣

1953年析玉樹、稱多兩縣置優秀縣(優秀,藏語,為“玉樹”異譯),年底更名直多縣,1964年改譯為治多縣。治多”系藏語“治曲(即長江)上游”之意。

囊謙縣

1933年析玉樹縣置囊謙縣。 因境內藏族囊謙(藏語“囊倫謙寶/囊倫欽布”的簡譯,意為內大相)部落而得名。

曲麻萊縣

1950年改星川設治局為曲麻萊設治局,1952年改曲麻萊區(縣級),1954年改曲麻萊縣。 取境內“曲麻曲”(又稱曲麻河、“萊央灘”(一譯萊湧灘、萊央大灘、楚瑪爾河,藏語意為紅水河)、萊陽大灘,位於曲麻河與通天河匯合處)而得名。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西報君特供

監製/史凱|責編/何文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