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初中英語老師辦起校園版“朗讀者”,孩子從中尋獲滿滿的自信

楚天都市報12月26日訊“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人生無預演,時間難倒流”“當你思想一雜亂,心情一緊張,感性就會變得遲飩,如果能達到氣靜神凝的境地,就能見平日所不能見,聽平日所不能聽,

感平日所不能感”……在武漢市第三十二中學七(4)班,“為你朗讀”的活動每天都會在中午時分如期上演,已經堅持了4個月。有人從這裡找到了自信,有人因此對未來有了初步的規劃……

今天中午,楚天都市報記者現場看到,該班學生劉佳韻從著名作家劉墉《螢窗小語》中選讀了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後,

作為一名“小吃貨”,她還為大家做了一期主題為“法國美食”的PPT演講。紅葡萄和白葡萄酒有設麼區別?法餐應該先吃什麼再吃什麼?劉佳韻講得井井有條,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劉佳韻介紹,從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

班主任雷軍老師就在班上開展了“我是朗讀者”的活動,每個人挑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在講臺上大聲朗讀給全班人聽。剛開始,一位男學生朗讀時,有的語句斷句不對,讓大家停得雲裡霧裡;有的後排同學反映聽不清;有的同學朗讀的幾分鐘裡,頭都不敢抬……慢慢地,過了幾天,十幾天,同學們的朗讀都有了改善,不僅聲音洪亮,有的同學還開始在家對著鏡子練習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
甚至給自己的朗讀配上一段悅耳動聽的音樂。聽完文章後,同學們的討論也更加熱烈了。

“我以前被老師點起來回答問題或朗讀課文時,總是特別膽怯,常本能地將頭埋在書本裡,不讓人看見。經過幾次的朗讀,我自信了很多。

而且,如今在學校和同學遇到意見不一,或在家裡和父母遇到糾紛,也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獨立意識更加強。”劉佳韻說,現在同學們還每週一次自我推薦做一期PPT演講分享,有人講手工製作,有人講英美影視,有的講發明創新。

班主任兼英語老師雷軍表示,今年9月迎來這批新生,孩子們都很活潑向上,但因學習基礎不太好,在第一次英語測試中,她發現大部分的學生成績都不是很樂觀。

那麼,如何培養和鍛煉這些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走得更好更遠呢?於是,她便另闢蹊徑,想到這個方法。她認為,對學生而言,成長比完美更重要。老師一個小小的舉措,一個簡單的初衷,循序漸進推動下去,可能就有驚喜發生。而學生們的反應,也讓她證明自己是對的。如今,這個活動還被推廣到學英語上,學生們每天輪流分享一句英語口語,讓大家參與式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