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經濟時代來臨,何為共用經濟?

近年來,共用經濟發展迅速,大家熟知的滴滴打車和共用單車就,是共用經濟的典型案例,共用經濟可以說是以有償的方式實現了共產主義,共產主義者認為未來所有階級社會最終將過渡到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的意識形態將進入高級階段,而共用經濟,恰恰實現了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是時代的進步。

共產主義

共用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

共用經濟現象卻是在最近幾年流行的,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協力廠商創建的、以資訊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臺。這個協力廠商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借助這些平臺,交換閒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

共用經濟

共用經濟可以說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共用經濟涉及到三大主題,即需求方、平臺和提供方。而互聯網恰恰是共用經濟的最佳平臺,可以通過網路大資料,迅速匹配需求方和提供方,平臺和提供方獲得了有償收入,而需求方獲得了自己需要的工具或是服務。

共用商品

隨著共用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共用經濟將會出現!共用單車的火爆,延伸出了共用電車,共用汽車等。共用經濟可以大到汽車房子,小到鉛筆橡皮,你可以共用自家的WIFI,自家的車位,甚至自家的廁所。總之,只要有閒置,能夠迴圈或共同使用的事物都可以實現共用經濟,達到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