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產業快報:中國首個自主制定的虛擬實境標準發佈

今日要聞

1、第五屆國防裝備輕質高強材料與高分子創新論壇5月舉辦

2、上海交大中海龍水下防務中心揭牌,構建軍民融合創新平臺

3、京津冀發佈北斗產業行動方案,以北斗切入三地協同發展

4、中船重工集團擬成立柴油機有限公司

熱點資訊

▲中國首個自主制定的虛擬實境標準發佈

4月6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制定的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裝置通用規範聯盟標準在北京正式發佈,這是中國虛擬實境領域首個自主制定的標準。

據介紹,該標準規定了外接式、一體式、外殼式三位一體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性能定義、顯示方法、測量方法等,涵蓋了市場所有的頭盔設備類型,本標準可以用於規範、指導各類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裝置的設計、生產、檢驗及實驗等。

▲第五屆國防裝備輕質高強材料與高分子創新論壇5月舉辦

“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對新材料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為進一步促進同仁之間交流,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北京新材料技術協會、中裝國科新材料研究院共同決定於5月14-16號在浙江·紹興新亞都大酒店舉辦“第五屆國防裝備輕質高強材料與高分子創新論壇”。論壇主題:主題:軍工新材料創新與應用研究,應對新時期國防裝備需求。

▲中科院專家成功研製納米自清潔塗料,可節省50%人力清潔成本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瞭解到,

該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專家研製成功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實驗證明摻入塗料中,可使塗料表面灰塵污漬降低50%以上,節省人工清潔成本50%以上。經核算,每噸塗料需要添加的納米材料成本僅需1000元左右。

▲上海交大中海龍水下防務中心揭牌,構建軍民融合創新平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軍民融合水下防務論壇暨上海交大中海龍水下防務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該研究中心將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學船建學院及相關學科優勢和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探測、水下工程系統設計、資訊網路技術與智慧控制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充分利用全國各地水下相關技術,將國防建設所需的資源大幅拓展後再高度集成,為我國水下防務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電力油氣鐵路軍工等領域混改將全面提速

據《上海證券報》6日消息,

業內人士指出,近兩個月,電力、油氣、鐵路、軍工等領域的國企混改將全面提速,而發改委明確的6家央企混改試點方案近期有望加快批復。隨著壟斷領域央企率先破題,將“以點帶面”式地帶動其他關鍵性領域國企混改。

地方動態

▲西安銀行設立軍民融合專營機構

4月6日,西安銀行4家軍民融合支行正式設立運營。據瞭解,專營機構將從產業鏈角度抓住軍工集團企業總包與民間生產配套延伸的融合關係,結合投貸聯動創新機制,以金融資本、人才技術、管理資訊和增值服務的整合方式,滿足軍民融合類客戶需求。當天該行還與西安市閻良區政府共同簽訂設立“城市發展基金”。

▲京津冀發佈北斗產業行動方案,以北斗切入三地協同發展

4月6日,《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7-2020)》(以下簡稱方案)發佈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天津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員會、河北省工業和資訊化廳聯合發佈了方案,確定北斗產業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切入點和先行手段。

▲全國首家軍民融合創業基金落戶山東

近日,依託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長城軍地成立了全國惟一“軍字頭”的專項退役軍人幫扶基金———軍民融合基金。該基金秉承以兵為本、為兵服務,軍地攜手、助兵創業的服務理念,積極説明退役軍人掌握就業技能,支持有創業意願的退役士兵自主創業,大力援助退役士兵困難家庭。此次基金在創業基礎上,又同步落地軍民雙創園,為退伍軍人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後備力量。

企業動態

▲中船重工集團擬成立柴油機有限公司

中國重工發佈公告,2017年 4月 5日,公司與中船重工集團、中國動力三方共同簽署了《出資協議》,共同出資設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柴油機有限公司”。據瞭解,新設立公司名稱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柴油機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的具體名稱為准);註冊地點:青島市黃島區;註冊資本:人民幣382,830.12萬元。

▲航太科技五院510所體積最大空間光學載荷設備研製成功

近日,由航太科技集團五院510所承擔的長春光機所低真空高精度光學成像品質檢測環境類比裝置專案完成驗收。該裝置容器屬超大口徑、高精度的空間光學試驗設備,是目前國內體積最大的空間光學載荷設備。

▲中國兵器集團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4月6日,河南省“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放合作北京推介會”在京舉辦。會上,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雙方簽訂的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科技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積極對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和建設中國特色兵器工業體系,在特種裝備產品、超硬材料、專用汽車、汽車零部件、銅型材加工等領域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航太科技五院航太恒星老中鐵路臨時通信系統簽約

近日,航太科技集團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攜手老撾電信,在老撾首都萬象正式與中老鐵路公司簽署通信服務協定,確定了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為新建鐵路磨丁至萬象線工程臨時通信系統的承建單位之一,為中老鐵路5年建設期內提供通信保障服務。

國際防務

▲波音公司獲22億美元“海神”反潛巡邏機生產合同

據《防務新聞》網4月5日報導,根據波音公司4月5日發佈的資訊,該公司近日獲得總價約22億美元的多國合同,至少將售出17架P-8A“海神”(音譯“波塞冬”)反潛巡邏機。這份合同于上周簽署,波音公司將向美國海軍提供11架新研製的P-8A飛機,向澳大利亞海軍提供4架。而英國則將購買2架P-8A飛機,其中首架飛機將於2019年交付。

▲美空軍計畫2040年部署可回收的高超聲速無人機

國防系統網站3月23日稱,美空軍武器研發人員表示,一旦自主技術和推進技術成熟至新的技術水準,美國軍方計畫在2040年代部署高超聲速情報、監視與偵察(ISR)無人機。美空軍首席科學家傑佛瑞·紮卡賴亞斯表示,可回收的高超聲速無人機平臺將繼2025年左右高超聲速武器具備軍事作戰能力之後投入使用。

▲洛馬在軍用衛星中使用3D列印部件

據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在美國軍用通信衛星上安裝了第一個3D列印部件。美國空軍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射的第六顆“先進極高頻”(AEHF-6)衛星將包括一個稱為 Remote Interface Unit的鋁制航空電子設備外殼,這個設備採用3D列印技術設計和打造而成。此前公司已為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製造了3D列印部件。

專業解讀軍民融合產業政策、及時推送軍民融合產業新聞、獨家報導軍民融合明星企業。

結合投貸聯動創新機制,以金融資本、人才技術、管理資訊和增值服務的整合方式,滿足軍民融合類客戶需求。當天該行還與西安市閻良區政府共同簽訂設立“城市發展基金”。

▲京津冀發佈北斗產業行動方案,以北斗切入三地協同發展

4月6日,《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7-2020)》(以下簡稱方案)發佈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天津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員會、河北省工業和資訊化廳聯合發佈了方案,確定北斗產業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切入點和先行手段。

▲全國首家軍民融合創業基金落戶山東

近日,依託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長城軍地成立了全國惟一“軍字頭”的專項退役軍人幫扶基金———軍民融合基金。該基金秉承以兵為本、為兵服務,軍地攜手、助兵創業的服務理念,積極説明退役軍人掌握就業技能,支持有創業意願的退役士兵自主創業,大力援助退役士兵困難家庭。此次基金在創業基礎上,又同步落地軍民雙創園,為退伍軍人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後備力量。

企業動態

▲中船重工集團擬成立柴油機有限公司

中國重工發佈公告,2017年 4月 5日,公司與中船重工集團、中國動力三方共同簽署了《出資協議》,共同出資設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柴油機有限公司”。據瞭解,新設立公司名稱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柴油機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的具體名稱為准);註冊地點:青島市黃島區;註冊資本:人民幣382,830.12萬元。

▲航太科技五院510所體積最大空間光學載荷設備研製成功

近日,由航太科技集團五院510所承擔的長春光機所低真空高精度光學成像品質檢測環境類比裝置專案完成驗收。該裝置容器屬超大口徑、高精度的空間光學試驗設備,是目前國內體積最大的空間光學載荷設備。

▲中國兵器集團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4月6日,河南省“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放合作北京推介會”在京舉辦。會上,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雙方簽訂的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科技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積極對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和建設中國特色兵器工業體系,在特種裝備產品、超硬材料、專用汽車、汽車零部件、銅型材加工等領域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航太科技五院航太恒星老中鐵路臨時通信系統簽約

近日,航太科技集團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攜手老撾電信,在老撾首都萬象正式與中老鐵路公司簽署通信服務協定,確定了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為新建鐵路磨丁至萬象線工程臨時通信系統的承建單位之一,為中老鐵路5年建設期內提供通信保障服務。

國際防務

▲波音公司獲22億美元“海神”反潛巡邏機生產合同

據《防務新聞》網4月5日報導,根據波音公司4月5日發佈的資訊,該公司近日獲得總價約22億美元的多國合同,至少將售出17架P-8A“海神”(音譯“波塞冬”)反潛巡邏機。這份合同于上周簽署,波音公司將向美國海軍提供11架新研製的P-8A飛機,向澳大利亞海軍提供4架。而英國則將購買2架P-8A飛機,其中首架飛機將於2019年交付。

▲美空軍計畫2040年部署可回收的高超聲速無人機

國防系統網站3月23日稱,美空軍武器研發人員表示,一旦自主技術和推進技術成熟至新的技術水準,美國軍方計畫在2040年代部署高超聲速情報、監視與偵察(ISR)無人機。美空軍首席科學家傑佛瑞·紮卡賴亞斯表示,可回收的高超聲速無人機平臺將繼2025年左右高超聲速武器具備軍事作戰能力之後投入使用。

▲洛馬在軍用衛星中使用3D列印部件

據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在美國軍用通信衛星上安裝了第一個3D列印部件。美國空軍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射的第六顆“先進極高頻”(AEHF-6)衛星將包括一個稱為 Remote Interface Unit的鋁制航空電子設備外殼,這個設備採用3D列印技術設計和打造而成。此前公司已為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製造了3D列印部件。

專業解讀軍民融合產業政策、及時推送軍民融合產業新聞、獨家報導軍民融合明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