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幾個俗語,看中國古人的觀察力有多強

我們看幾個俗語,來推斷中國古代人的觀察力如何。

一個俗語是:“窮鳥入懷”。這裡的“窮鳥”用的是“窮”的本義:走投無路、處境困難的意思,不是有沒有錢的意思。它描述的現象:某些特殊的時候,鳥被捕食猛禽追得無路可逃時,竟然往人的懷裡紮,試圖能逃脫追擊。現代的觀察證實了確實有這樣的現象存在的,只是發生得很罕見的。

古人顯然是聽別人的描述,或者是自己的親身體驗,把這一現象來描述人類成員在面臨極端困境時,

而投靠自己根本無法瞭解的他人。

古希臘曾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那只鑽入人懷抱的鳥,雖然逃脫了猛禽的追擊,但被那個人事後給打死了。他被起訴,最後法官判決那個人有罪,不應當對一隻走投無路的鳥沒有一絲憐憫之心。這個故事從什麼書中看來的,已經忘記了。但它證實了中國古人的觀察是很準確的。

這個觀察是不難的,難的只是事件發生的機會非常罕見罷了。

而另一描述則是非常困難的觀察結果的:就是“兔蹬鷹”。如果你僅從這三個字是無法準確理解它描述的是什麼現象。我最初聽到這三個字,認為是古人胡扯。直到我看到現代用專業攝像機拍攝的視頻,然後用慢放動作來看,才知道這是真實的現象。兔子在開闊地上被老鷹追擊。它無路可逃了。無奈之下,兔子猛地翻轉身,用它強有力的兩條後腿,對著逼近的老鷹猛地蹬去。
老鷹被兔子蹬得一個趔趄;兔子趁機逃跑了。如果沒有這樣的視頻為證,我無論如何都無法相信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的。

拍攝到這樣的視頻,那是專業人員耐心地等待了很長時間,加上運氣好,才能拍攝到的。攝像機要有長焦鏡頭,拍攝人員要有快速跟蹤移動物體的技巧,才能拍攝到這樣的視頻畫面的。古人既沒有攝像機,更沒有望遠鏡的,連近距離觀察到老鷹撲向兔子的情景都是異常罕見的,

特別是在老鷹逼近兔子的瞬間,兔子作出快速的反擊。古人能作出是兔子有意識的反擊行為,而不是老鷹掛到地面上數樹枝或者石頭一類障礙物而導致的。這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啊!你不能不佩服古人的觀察力是如何細緻而準確的。

像初生牛犢不畏虎、兔子不吃窩邊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老馬識途、等等,此類現象不難觀察,俺們就不去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