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書法藝術奇葩——《爨寶子碑》以及釋文

書法藝術奇葩——《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素以書法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聞名中外,長期吸引著海內外的文人墨客、書法藝術家和漢文字學家及歷史學家們而被譽稱為“真書之鼻祖”和“瑰寶”,

是著名的碑刻文物檔案,它是西元五世紀遺留下來的一通少數民族地區的名碑。因為《爨寶子碑》(見照片)是研究中國漢文字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書體和書法藝術的典型實物資料,其足以考究漢文字由隸書演變為楷書的遞變之跡,在中國漢文字演變史上和書法藝術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的獨特作用,同時也是研究雲南地方史和滇東北地區古代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明、少數民族和漢族的融合、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藝術和漢族文化藝術交流融合的珍貴實物史料,
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藝術史上乃至中國歷史文化藝術史上的稀世至寶,《爨寶子碑》因此種種特殊重要價值,所以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在全中國碑刻保護單位中的分類號為2號,現存立于雲南曲靖市第一中學校園內爨碑亭的玻璃罩中,
並配有專人管理,保護情況良好。

《爨寶子碑》碑文的書體藝術別致且有趣致,筆劃結體在隸楷之間,還有篆書遺姿,極具剛健雄強的時代藝術特徵。其書體筆劃結體藝術變化無常,忽隸、忽楷、忽篆摻拌,可謂是“三體合一”的融合體,

古樸渾厚而奇巧;書法藝術內剛而外柔,方筆遒勁,就象刀鑿斧擊而成,拙中帶巧;字體參差有趣致,同字異寫,無一字雷同;章法佈局藝術大小錯落,彼此顧盼,首尾呼應,氣貫全篇,任其自然,和諧統一。《爨寶子碑》是兼有字體美、筆劃美、章法美、鐫刻精美的碑刻藝術珍品。其點畫、字形、行氣、篇韻都渾然天成,瀟灑且輕快。它問世後,即為世所重,為金石書法家所喜愛。國學大師康有為先生對《爨寶子碑》讚不絕口,
在其所著《廣藝舟雙輯•碑品》中稱它:“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當為正書古石第一”。康評價《爨寶子碑》在書法藝術史上和漢文字的演變史中有:“上為漢分之別子,下為真書之鼻祖”此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又說:“吾愛古碑莫如《穀朗》、《郛休》、《爨寶子》……以其由隸變楷足考源流也”;還對它作了形式象化的具體比喻:“《爨寶子》端朴若古佛之容”。康有為先生對《爨寶子碑》稱讚不已,
可謂是鍾愛有加了。清末有個詩人看了兩通“爨碑”後寫詩雲:“法書二爨足珍奇,樸茂肅疏世幾知?邂逅偏逢嘉客至,挑燈逆旅對讀碑”。也是稱讚有加。李根源贊《爨寶子碑》的書體藝術時說它是:“下筆剛健如鐵,姿媚如神女”。可見它質樸的外表怎麼也掩蓋不住《爨寶子碑》內在剛柔兼有的嫵媚誘人的秀麗氣質。周鐘嶽則給它以“南碑瑰寶”之美譽。抗日戰爭欺間,一位專習“爨體”書法藝術達30年之久的書法家盧蔚乾,到雲南省昆明市舉辦他的個人書法藝術展覽期間,專程赴曲靖和陸良縣了卻他一覽《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的夙願。不巧,到曲靖時爨碑亭門上鎖緊閉,無可奈何只得隔窗窺視,後遺憾地留下了:“尋碑萬里曲州來,惆悵碑亭鎖末開。窗外共君窺寶子,綠蔭簷下幾徘徊”的詩句。他到陸良縣的貞元堡看到了《爨龍顏碑》後常說:“對於大小爨 碑,三十年來,始終弗解,故二爨不啻為餘學書之津梁”。原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秦咢生先生撰七言絕句贊《爨寶子碑》曰:“大亨玉影吐芳甘,邈邈春風三月三。不守故常非放誕,故將流別振西南”。還有原上海書畫院副院長韓天衡寫詩贊它:“滇南乏古書,有書即奇出。一通爨寶子,羲之歎勿如”。已顯書法家們對《爨寶子碑》的愛慕之深,都是稱讚不已的溢美之詞。可知《爨寶子碑》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和漢文字演變發展史上佔有獨特的重要地位,是珍稀難得的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藝術和漢文化藝相融合的結晶物。近現代海內外許多書法家和書法藝術愛好者躬身實踐,臨摹研習《爨寶子碑》的書體方法,從《爨寶子碑》碑文的筆劃結構中吸取精華後大筆創新,卓然成為書法藝術大家,令人讚賞不已。“爨碑”書體藝術在現今的文化藝術生活中用於書籍封面題簽,如《爨史》、《南詔野史會證》等,古樸可愛。用於電影片頭字幕也很好看,如電影《林則徐》的片頭,《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字幕等都別有風味。爨體書法藝術在廣州應用的最為廣泛。

《爨寶子碑》的研究不僅中國人感興趣,日本人特熱衷於對《爨寶子碑》的研究,既廣且有一定的深度,並出版了多種研究性專著,走在我國前面,可也是無重大突破性研究,收效甚微。日本的“爨學”研究和“爨體”書法藝術愛好者曾經多次漂洋過海,來到雲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學校園內的爨碑亭裡,觀賞《爨寶子碑》這通古老獨特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藝術載體的風貌。日本的“幽玄書道會”的宗旨,就是學習研究“爨碑”上的書法藝術和漢文字演變進程之真諦。在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道科教授中國書法藝術史的相川政行教授先生,接受中國國家教委的邀請,於1996年9月先後到中國復旦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雲南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在雲南期間,相川政行先生看到了夢牽魂繞的兩通“爨碑”時激動不已,希望召開國際性的學術研究會研討兩通“爨碑”的價值,相川政行先生對雲南曲靖的這兩通“爨碑”可謂是情有獨鍾。1998年3月27日,日本北陸書道院理事長春柳志郎先生一行78人,專程赴曲靖一睹《爨寶子碑》的真面目,欣賞領略其神采風姿,足見“爨碑”對日本漢文字學家和書法家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爨寶子碑》碑亭門上方中間和門兩側楹柱上懸掛有清代“經濟特科狀元”、雲南省石屏縣的袁嘉谷先生親手所書“爨碑亭”三大個篆字和其撰書對聯:“奉東晉大亨瑰寶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載年”。袁嘉谷先生高度讚譽了這通歷史文化藝術文物至寶——《爨寶子碑》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袁嘉谷先生親手所書寫的爨碑亭名篆字圓潤飽滿而秀麗,圓勁而有古意。對聯的楷書筆力古厚豐腴,雄勁有力,書體的筆法酣暢流利,秀麗遒健而灑脫,也是難得的珍貴書法藝術遺物。

《爨寶子碑》蘊積1500多年的“歷史文化藝術營養”,滋養了中外許多代書法藝術家和漢文字學家及“爨學”研究者,令人感歎不已。改革開放這些年以來,為摹寫和研究《爨寶子碑》而來雲南曲靖者絡繹不絕;連海外友人、專家、學者、書法藝術愛好者、僑居海外的炎黃子孫也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來到雲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學校園內的爨碑亭中,觀賞《爨寶子碑》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藝術遺物——碑中文物珍品,一睹它的風彩,領略其獨具魅力的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藝術風韻,尋求漢文字演變及書法藝術真諦和研究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明,它是探尋研究爨氏在古代南中地區消失的諸多神秘歷史文化藝術奧秘真諦的寶貴實物史料。《爨寶子碑》在中外文化藝術的交流,發展國際友誼上起著橋樑作用和發揮著積極的影響,使人讚歎不已而感慨萬端地曰:真中華國寶耶!

《爨寶子碑》真是耐人尋味,令人喟然感歎啊!可歎爨氏地方政權勢力從西元339年至748年止,雄踞古代南中(今雲南和貴州及四川的西南部之稱)地區409年的歷史,留下的只有曲靖的《爨寶子碑》和陸良縣的《爨龍顏碑》這兩通並稱“二爨碑”的碑刻文物,記載著爨氏族史和歷史文化藝術的蛛絲馬跡,使人難以窺其全貌。爨氏其它歷史文化藝術遺物——文物是些什麼?到哪裡去了?這不能不令人感歎、令人惋惜啊!

釋文:晉故振威將軍建甯太守爨府君之墓君諱寶子,字寶子,建甯同樂人也。君少稟瓌偉之質,長挺高邈之操,通曠清恪,發自天然,冰潔簡靜,道兼行葦。淳粹之德,戎晉歸仁,九皋唱於名響,束帛集於閨庭。抽簪俟駕,朝野詠歌。州主簿、治中、別駕、舉秀才、本郡太守,甯撫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寢疾喪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慟發中,相與銘誄,休揚令終,永顯勿翦。其辭曰:

山嶽吐精,海誕降光,穆穆君侯,震響鏘鏘。弱冠稱仁,詠歌朝鄉。在陰嘉和,處淵流芳。宮宇數仞,循得其牆。馨隨風烈,耀與雲揚。鴻漸羽儀,龍騰鳳翔。矯翮淩霄,將賓乎王。鳴鸞紫闥,濯纓滄浪。庶民子來,摯維同響。周遵絆馬,曷能赦放。位才之緒,遂居本邦。志鄴方熙,道隆黃裳。當保南嶽,不騫不崩。享年不永,一匱始倡。如何不吊,殲我貞良。回槍聖姿,影命不長。自非金石,榮枯有常。幽潛玄穹,攜手顏張。至人無想,江湖相忘。於穆不已,肅雍顯相。永維平素,感慟愾慷。林宗沒矣,令名遐彰。爰銘斯誄,庶存甘棠。嗚呼哀哉!

東晉南朝碑刻 《爨寶子碑》

主簿 楊磐 錄事 孟慎 西曹 陳勃 都督 文禮 都督 董徹 省事 陳奴 省事 楊賢 書佐 李仂 書佐 劉兒 幹吏 任升 幹吏 毛禮 小吏 楊利 威儀

爨寶子碑,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甯太守爨府君墓”碑。乾隆戊戌(西元1778年)出土于曲靖縣城南70裡的楊旗田(今麒麟區越州鎮)。咸豐二年(1852)移置曲靖城內,現在存于曲靖一中爨園內爨碑亭。碑首為半橢圓,整碑呈長方形,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額題銜5行,每行3字;碑文13行,每行7—30字;碑下端列職官題名13行,每行4字。全碑共400字。除題名末行最下一個字殘缺外,其餘均基本上完整清晰可見。碑左下方刻有咸豐二年七月曲靖知府鄧爾恒的跋,記錄碑的出土及移置經過。

滇人袁嘉谷曾為碑亭撰書一聯“奉東晉大亨,寶子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這裡的“三百”、“二千”,是為了語言對仗,取其約數。實際上立碑至現在,已有將近1600年歷史,碑文共有388字。大亨是晉安帝壬寅年(西元402年)改的年號,次年又改稱元興,至乙已(西元405年)又改號義熙。雲南遠在邊陲,不知內地年號的更迭,故仍沿用。

爨氏作為南中大姓、豪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三國時代,諸葛亮親征雲南,平定南中大姓叛亂後,“收其俊傑”為地方官吏,其中就有“建甯爨習”,官至領軍;諸葛亮又“移南中勁卒”,充實蜀漢軍隊,“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至南北朝,爨氏已稱雄南中。1971年陸良縣曾出土石刻一方,上書“泰(太)和五年歲在親(辛)未正月八日戊寅立爨龍驤之墓”。“龍驤”是晉將軍名,地位略低於三公,晉南北朝在南中的統治者,多加封“龍驤”。這碑石雖僅寥寥數語,但證明在“爨寶子碑”之前80餘年,爨氏就有人做龍驤將軍。其家族早已赫一時,稱霸一方了。

南朝沿襲晉制,禁止立碑,故碑刻極少,而雲南“二爨” ( 《爨寶子碑》, 《爨龍顏碑》)可謂燦若星辰,光耀夜空。與《爨龍顏碑》相較,此碑字數較少,石碑較小(高1.83米,寬0.86米),故後人稱《爨寶子碑》為“小爨”。《爨寶子碑》是雲南邊陲少數民族的首領受漢文化的薰陶,仿效漢制而樹碑立傳的。《爨寶子碑》,字多別體。後人多有考釋。書體是帶有明顯隸意的楷書體。碑中一部分橫畫仍保留了隸書的波挑,但結體卻方整而近於楷書。用筆以方筆為主,端重古樸,拙中有巧。看似呆笨,卻飛動之勢常現,古氣盎然。李根源說該碑“下毛鋼健如鐵,姿媚如神女”;康有為稱其書法“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此碑為“端朴若古佛之容”是很恰當的。

從書法藝術的角度看,小爨碑在用筆、結體、章法上都是神來之筆。據爨體書法家陳正義介紹,《爨寶子碑》碑文的筆劃結體在隸楷之間,還有篆書遺姿,極具剛健雄強的時代藝術特徵。其書體筆劃結體藝術變化無常,忽隸、忽楷、忽篆摻拌,可謂是“三體合一”的融合體,古樸渾厚而奇巧;書法藝術內剛而外柔,方筆遒勁,就像刀鑿斧擊而成,拙中帶巧;字體參差有趣致,同字異寫,無一字雷同;章法佈局藝術大小錯落,彼此顧盼,首尾呼應,氣貫全篇,任其自然,和諧統一。《爨寶子碑》是兼有字體美、筆劃美、章法美、鐫刻精美的碑刻藝術珍品。其點畫、字形、行氣、篇韻都渾然天成,瀟灑且輕快。它問世後,即為世所重,為金石書法家所喜愛。

《爨寶子碑》

到雲南省昆明市舉辦他的個人書法藝術展覽期間,專程赴曲靖和陸良縣了卻他一覽《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的夙願。不巧,到曲靖時爨碑亭門上鎖緊閉,無可奈何只得隔窗窺視,後遺憾地留下了:“尋碑萬里曲州來,惆悵碑亭鎖末開。窗外共君窺寶子,綠蔭簷下幾徘徊”的詩句。他到陸良縣的貞元堡看到了《爨龍顏碑》後常說:“對於大小爨 碑,三十年來,始終弗解,故二爨不啻為餘學書之津梁”。原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秦咢生先生撰七言絕句贊《爨寶子碑》曰:“大亨玉影吐芳甘,邈邈春風三月三。不守故常非放誕,故將流別振西南”。還有原上海書畫院副院長韓天衡寫詩贊它:“滇南乏古書,有書即奇出。一通爨寶子,羲之歎勿如”。已顯書法家們對《爨寶子碑》的愛慕之深,都是稱讚不已的溢美之詞。可知《爨寶子碑》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和漢文字演變發展史上佔有獨特的重要地位,是珍稀難得的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藝術和漢文化藝相融合的結晶物。近現代海內外許多書法家和書法藝術愛好者躬身實踐,臨摹研習《爨寶子碑》的書體方法,從《爨寶子碑》碑文的筆劃結構中吸取精華後大筆創新,卓然成為書法藝術大家,令人讚賞不已。“爨碑”書體藝術在現今的文化藝術生活中用於書籍封面題簽,如《爨史》、《南詔野史會證》等,古樸可愛。用於電影片頭字幕也很好看,如電影《林則徐》的片頭,《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字幕等都別有風味。爨體書法藝術在廣州應用的最為廣泛。

《爨寶子碑》的研究不僅中國人感興趣,日本人特熱衷於對《爨寶子碑》的研究,既廣且有一定的深度,並出版了多種研究性專著,走在我國前面,可也是無重大突破性研究,收效甚微。日本的“爨學”研究和“爨體”書法藝術愛好者曾經多次漂洋過海,來到雲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學校園內的爨碑亭裡,觀賞《爨寶子碑》這通古老獨特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藝術載體的風貌。日本的“幽玄書道會”的宗旨,就是學習研究“爨碑”上的書法藝術和漢文字演變進程之真諦。在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道科教授中國書法藝術史的相川政行教授先生,接受中國國家教委的邀請,於1996年9月先後到中國復旦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雲南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在雲南期間,相川政行先生看到了夢牽魂繞的兩通“爨碑”時激動不已,希望召開國際性的學術研究會研討兩通“爨碑”的價值,相川政行先生對雲南曲靖的這兩通“爨碑”可謂是情有獨鍾。1998年3月27日,日本北陸書道院理事長春柳志郎先生一行78人,專程赴曲靖一睹《爨寶子碑》的真面目,欣賞領略其神采風姿,足見“爨碑”對日本漢文字學家和書法家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爨寶子碑》碑亭門上方中間和門兩側楹柱上懸掛有清代“經濟特科狀元”、雲南省石屏縣的袁嘉谷先生親手所書“爨碑亭”三大個篆字和其撰書對聯:“奉東晉大亨瑰寶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載年”。袁嘉谷先生高度讚譽了這通歷史文化藝術文物至寶——《爨寶子碑》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袁嘉谷先生親手所書寫的爨碑亭名篆字圓潤飽滿而秀麗,圓勁而有古意。對聯的楷書筆力古厚豐腴,雄勁有力,書體的筆法酣暢流利,秀麗遒健而灑脫,也是難得的珍貴書法藝術遺物。

《爨寶子碑》蘊積1500多年的“歷史文化藝術營養”,滋養了中外許多代書法藝術家和漢文字學家及“爨學”研究者,令人感歎不已。改革開放這些年以來,為摹寫和研究《爨寶子碑》而來雲南曲靖者絡繹不絕;連海外友人、專家、學者、書法藝術愛好者、僑居海外的炎黃子孫也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來到雲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學校園內的爨碑亭中,觀賞《爨寶子碑》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藝術遺物——碑中文物珍品,一睹它的風彩,領略其獨具魅力的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藝術風韻,尋求漢文字演變及書法藝術真諦和研究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明,它是探尋研究爨氏在古代南中地區消失的諸多神秘歷史文化藝術奧秘真諦的寶貴實物史料。《爨寶子碑》在中外文化藝術的交流,發展國際友誼上起著橋樑作用和發揮著積極的影響,使人讚歎不已而感慨萬端地曰:真中華國寶耶!

《爨寶子碑》真是耐人尋味,令人喟然感歎啊!可歎爨氏地方政權勢力從西元339年至748年止,雄踞古代南中(今雲南和貴州及四川的西南部之稱)地區409年的歷史,留下的只有曲靖的《爨寶子碑》和陸良縣的《爨龍顏碑》這兩通並稱“二爨碑”的碑刻文物,記載著爨氏族史和歷史文化藝術的蛛絲馬跡,使人難以窺其全貌。爨氏其它歷史文化藝術遺物——文物是些什麼?到哪裡去了?這不能不令人感歎、令人惋惜啊!

釋文:晉故振威將軍建甯太守爨府君之墓君諱寶子,字寶子,建甯同樂人也。君少稟瓌偉之質,長挺高邈之操,通曠清恪,發自天然,冰潔簡靜,道兼行葦。淳粹之德,戎晉歸仁,九皋唱於名響,束帛集於閨庭。抽簪俟駕,朝野詠歌。州主簿、治中、別駕、舉秀才、本郡太守,甯撫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寢疾喪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慟發中,相與銘誄,休揚令終,永顯勿翦。其辭曰:

山嶽吐精,海誕降光,穆穆君侯,震響鏘鏘。弱冠稱仁,詠歌朝鄉。在陰嘉和,處淵流芳。宮宇數仞,循得其牆。馨隨風烈,耀與雲揚。鴻漸羽儀,龍騰鳳翔。矯翮淩霄,將賓乎王。鳴鸞紫闥,濯纓滄浪。庶民子來,摯維同響。周遵絆馬,曷能赦放。位才之緒,遂居本邦。志鄴方熙,道隆黃裳。當保南嶽,不騫不崩。享年不永,一匱始倡。如何不吊,殲我貞良。回槍聖姿,影命不長。自非金石,榮枯有常。幽潛玄穹,攜手顏張。至人無想,江湖相忘。於穆不已,肅雍顯相。永維平素,感慟愾慷。林宗沒矣,令名遐彰。爰銘斯誄,庶存甘棠。嗚呼哀哉!

東晉南朝碑刻 《爨寶子碑》

主簿 楊磐 錄事 孟慎 西曹 陳勃 都督 文禮 都督 董徹 省事 陳奴 省事 楊賢 書佐 李仂 書佐 劉兒 幹吏 任升 幹吏 毛禮 小吏 楊利 威儀

爨寶子碑,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甯太守爨府君墓”碑。乾隆戊戌(西元1778年)出土于曲靖縣城南70裡的楊旗田(今麒麟區越州鎮)。咸豐二年(1852)移置曲靖城內,現在存于曲靖一中爨園內爨碑亭。碑首為半橢圓,整碑呈長方形,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額題銜5行,每行3字;碑文13行,每行7—30字;碑下端列職官題名13行,每行4字。全碑共400字。除題名末行最下一個字殘缺外,其餘均基本上完整清晰可見。碑左下方刻有咸豐二年七月曲靖知府鄧爾恒的跋,記錄碑的出土及移置經過。

滇人袁嘉谷曾為碑亭撰書一聯“奉東晉大亨,寶子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這裡的“三百”、“二千”,是為了語言對仗,取其約數。實際上立碑至現在,已有將近1600年歷史,碑文共有388字。大亨是晉安帝壬寅年(西元402年)改的年號,次年又改稱元興,至乙已(西元405年)又改號義熙。雲南遠在邊陲,不知內地年號的更迭,故仍沿用。

爨氏作為南中大姓、豪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三國時代,諸葛亮親征雲南,平定南中大姓叛亂後,“收其俊傑”為地方官吏,其中就有“建甯爨習”,官至領軍;諸葛亮又“移南中勁卒”,充實蜀漢軍隊,“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至南北朝,爨氏已稱雄南中。1971年陸良縣曾出土石刻一方,上書“泰(太)和五年歲在親(辛)未正月八日戊寅立爨龍驤之墓”。“龍驤”是晉將軍名,地位略低於三公,晉南北朝在南中的統治者,多加封“龍驤”。這碑石雖僅寥寥數語,但證明在“爨寶子碑”之前80餘年,爨氏就有人做龍驤將軍。其家族早已赫一時,稱霸一方了。

南朝沿襲晉制,禁止立碑,故碑刻極少,而雲南“二爨” ( 《爨寶子碑》, 《爨龍顏碑》)可謂燦若星辰,光耀夜空。與《爨龍顏碑》相較,此碑字數較少,石碑較小(高1.83米,寬0.86米),故後人稱《爨寶子碑》為“小爨”。《爨寶子碑》是雲南邊陲少數民族的首領受漢文化的薰陶,仿效漢制而樹碑立傳的。《爨寶子碑》,字多別體。後人多有考釋。書體是帶有明顯隸意的楷書體。碑中一部分橫畫仍保留了隸書的波挑,但結體卻方整而近於楷書。用筆以方筆為主,端重古樸,拙中有巧。看似呆笨,卻飛動之勢常現,古氣盎然。李根源說該碑“下毛鋼健如鐵,姿媚如神女”;康有為稱其書法“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此碑為“端朴若古佛之容”是很恰當的。

從書法藝術的角度看,小爨碑在用筆、結體、章法上都是神來之筆。據爨體書法家陳正義介紹,《爨寶子碑》碑文的筆劃結體在隸楷之間,還有篆書遺姿,極具剛健雄強的時代藝術特徵。其書體筆劃結體藝術變化無常,忽隸、忽楷、忽篆摻拌,可謂是“三體合一”的融合體,古樸渾厚而奇巧;書法藝術內剛而外柔,方筆遒勁,就像刀鑿斧擊而成,拙中帶巧;字體參差有趣致,同字異寫,無一字雷同;章法佈局藝術大小錯落,彼此顧盼,首尾呼應,氣貫全篇,任其自然,和諧統一。《爨寶子碑》是兼有字體美、筆劃美、章法美、鐫刻精美的碑刻藝術珍品。其點畫、字形、行氣、篇韻都渾然天成,瀟灑且輕快。它問世後,即為世所重,為金石書法家所喜愛。

《爨寶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