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色搖籃——井岡山——文/黃鐵漢

——樵夫旅行日記

因為加入了“雞公山文化研究會",所以我要瞭解一下廬山,

井岡山。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羅宵山脈中部,西部與湖南省交界,南與廣東福建省接壤,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是革命聖地。

前年6月中旬,那日我從廣州乘火車直達井岡山。

車進入吉安,天就開始麻麻亮了,

我有點激動,必定這是去井岡山,總是帶有一種神密,崇敬,激動和好奇。井岡山本來是個偏僻的深山區,連綿百里的大山從前並無鐵路,甚至連公路也沒有。現在可不同了,井岡山己升格為井岡山市了,五A級遊覽區,可以說“紅色旅遊”就從這裡開始。國家投資,修了一個很大很漂亮很現代化的一個火車站。不象咱雞公山,本來有個火車站,鐵路改建,車站也取消了,有點掃興頭,對雞公山旅遊發展幫了倒忙。
但井岡山火車站,除了遊客,還見不到其它什麼人,必定它還不是商業化城市。所以,若大個火車站,顯的有些空曠。但他是中國乃致世界人民心中的一塊紅色聖地,他將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第一次到井岡山,雖然在書本上瞭解不少,但實際地理環境還是較為陌生。我換乘專線遊覽中巴,向井岡山腹地進發。

江西人見面叫“老俵”,我在廣州打工多年,接觸過許多井岡山人,他們性子直,有點毛脾氣,但為人熱情豪爽。從火車站距茨坪有20多公里,沿路有很多特別的紅色革命根據地的看板一一都是金屬做成的一面大紅旗,寫著革命口號。給人一種興奮別樣的感覺。茨坪是當年紅軍主要的根據地之一,

紅軍很多的機關部隊都在這裡。井岡山升格為市時,準備將茨坪做為市政府所在地的。當年毛委員秋收起義失敗後,就帶著這支隊伍來到了這裡,走上中國革命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然後奪取城市,最終取得全國政權的道路。

毛委員要上山了,但當時井岡山的“山大王”是王佐,

袁文才二人(這二人已是黨的人了)。王,袁二人起初也怕毛澤東上山后會出現《水滸傳》宋江,林沖上得梁山,怒殺白衣袖士王倫的故事。怕被強佔了地盤而取而代之。最終王,袁二人還是接受了毛委員上山,王袁二人後來也成為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但最後卻被黨內的左傾路線迫害致死。袁文才烈士的墳墓至今還在井岡山翠竹林中。

毛委員上井閃山后,在龍江書院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八南昌起義失敗部隊會師,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開始了“朱毛”紅軍的時代。

在井岡山,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紅軍,家家戶戶都有紅軍烈士。賀子珍,後來成為毛主席第二任妻子的賀子珍,就是一位紅軍女英雄,她慣使雙槍,在井岡山可是赫赫有名。賀子珍一家全部都是紅軍戰士,讓人敬佩。

在茨坪,有很多革命遺址,有一座紅軍烈士墓陵園,一塊高大的紅軍烈士紀念碑。

在紅軍烈士陵園,在一座座紅軍烈士墓前,你今天個人再偉大的成就也都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那樣的渺小。特別是那一座座無名烈士墓,更讓我們每一位後輩人肅然起敬。

在茨坪烈士墓,在一處處革命遺址前,我是屏住呼吸,認真的聽,認真的看,認真的用手拂摸,用心去觸碰。穿越時空,我又仿佛看到井岡山那一場場血與火的戰鬥,那一個個血風腥雨的場面。刀光劍影,炮聲隆隆。

從茨坪往前,就是黃洋界,黃洋界下邊有一條小路通到井岡山下邊的村莊。朱德總司令當年就是同紅軍戰士們一起沿著這條小路下山去挑糧,“朱德的扁擔”故事,就發生在這條挑糧小路上。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鬱鬱蔥蔥/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消遁”。這場黃洋界保衛戰,紅軍以少勝多,利用有利地形,紅軍硬是用一個營的兵力,阻擋住了敵軍兩個團的輪翻進攻。

這場戰鬥中,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用繳獲來的一門迫擊炮,三發炮彈,兩發不響,第三發卻一炮將山下敵指揮所炸毀。

在黃洋界紀念碑前,朱德書寫的“黃洋界紀念碑”幾個金色大字蒼勁有力。我在黃洋界當年的戰壕裡尋得了兩塊岩石,攥在手中,不肯鬆手,一直帶回家中。那門小鋼炮還在黃洋界遺地處,靜靜地守衛著今天的和平,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黃洋界旁邊還有一排平房,那是紅軍當年存糧的地方,紅軍從山下挑上來的糧食都存放在這裡。

在井岡山,井岡翠竹最多,一片一片的竹林。當年紅軍赤衛隊就是用它做成的梭標,做成的竹簽,打擊敵軍的。

路過“象賢寺”我好奇走進去,當年毛委員同賀子珍的婚禮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中午時分,我來到茅坪,著名的“八角樓”就在這裡,旁邊就是那條閃著銀光“茅坪河”。

八角樓原是一個老中醫的私宅,有幾個院子,不少房子。而且房子都較為寬敝整齊。“八角樓”實際就是井岡山地區常見的一種建築風格,房頂房檐有八個角,形成一個閣樓。毛主席賀子珍就住在這個不到十平方米的八角樓裡。一個窄窄的木樓梯上去,樓內一張大床,一張木桌靠窗放著,桌上一盞舊式油燈,幾把椅子。這就是毛主席的臥室兼辦公室,毛主席好多文章都是在這裡寫成的,它那一盞徹夜不滅的燈光指引著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我走進這小小的八角樓,這摸摸,那看看,我還特意打開桌前那扇小窗戶,端起那盞鐵皮製成的小油燈……

在八角樓第一層還住有朱老總,陳毅,何長工等。客廳處是紅軍會議室,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當年就坐裡開會,討論著中國革命的前程。紅軍士兵委員會也設在這裡,陳毅是士兵委員會的領導。

在井岡山還設有一處造幣廠,紅軍將地主老財家的浮財金銀收起來,用火熔掉,鑄成紅軍工”字銀元,在根據地流暢,促進井岡山根據地經濟的發展。

在龍江書院,這是朱毛會師的地方,裡面陳列著許多革命文物,有土槍,土炮,梭標,長矛,大刀,也有機關槍,手槍,手榴彈,紅軍水壺,紅軍軍裝,八角紅星帽……牆上有很多井岡英烈人物的畫像。在朱毛會師紀念碑前,我用手機拍了幾張珍貴的照片。

在井岡山,你會處處都感動著。有很多團委部門,機關學校,組織青年,穿著紅軍制服,打著綁腿,戴著紅星八角帽,挎著紅軍挎包,有的甚至背著木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吃著紅軍當年的“紅米飯”喝著“南瓜湯”。藉以來緬懷革命先烈。

在井岡山大小“五井”,毛主席,朱德,陳毅,彭德懷,何長工等都在這裡住過。井岡山為何稱為“井岡”,是因為這裡的老百姓建房時,都要在院子中央搞個“天井”,即“天井院”,方便採光和行走。井岡山的大小五井,即五個天井院連在一起,形成的建築群落。據說,毛主席當年受到左傾路線的批判壓制,很不開心,日子很不好過。門前的主席塑像,長長淩亂的頭髮,瘦削的臉龐,一幅很憔悴的樣子。

在井岡山有一處龍泉瀑布的地方,充分顯示出井岡山山水的秀美,一連五個瀑布,從高處垂直向下,一直到山底,有幾百米高低落差,形成處處清潭,山路仄仄,蜿蜒盤旋,其美幽如雞公山的長生穀,其瀑不輸廬山之瀑水。

彭德懷的紅五軍團上井岡山後,井岡山人口多了起來,山上糧食,食鹽,布匹嚴重缺乏,國民黨又多次圍剿封鎖,經濟日漸困難。在一次戰鬥中,由於敵我雙方兵力懸殊,紅軍只得放棄井岡山,將根據地大本營遷往瑞金,在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政府”,黨中央在上海,由於顧順章的叛變,只好也由上海遷往瑞金。瑞金一時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心,被稱為“紅都”。中華蘇維埃政府成立,毛澤東被選為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從此毛委員就成為了毛主席,一直叫到新中國的北京。

在紅都瑞金,我特意去參觀了一下位於瑞金沙洲壩的那口紅色水井,主席當年住在沙洲壩,帶領沙洲壩人挖了這口井,井邊上立有一塊石碑:吃水不忘掘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學過這篇課文。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由於當時臨時中央執行一條以王明為首的極左的政治,軍事路線,排擠打擊毛主席正確的軍事路線,甚至剝奪了毛主席的軍事指揮權,只聽從共產國際代表李德和博古的瞎指揮,從而造成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只得被迫放棄井岡山,瑞金中國工農紅軍創建的這第一塊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始了偉大的戰略轉移一一長征。

井岡山,這個山窩窩裡,開創了中國近代革命乃致世界革命的一個千秋偉業,她星星之火,終於燒遍了全國,燒毀了一個舊的中國,一個幾千年來罪惡的制度。她也垂煉出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傑出的共產黨人,政治家,軍事家,共和國的開創者和締造者們,他們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任弼時,陳雲,彭德懷,林彪,陳毅,羅榮桓,劉伯承,葉劍英……還有粟裕,陳庚,賀子珍及無數無數有名和無名的紅軍戰士。歷史將永遠記住他們。

毛委員上井閃山后,在龍江書院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八南昌起義失敗部隊會師,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開始了“朱毛”紅軍的時代。

在井岡山,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紅軍,家家戶戶都有紅軍烈士。賀子珍,後來成為毛主席第二任妻子的賀子珍,就是一位紅軍女英雄,她慣使雙槍,在井岡山可是赫赫有名。賀子珍一家全部都是紅軍戰士,讓人敬佩。

在茨坪,有很多革命遺址,有一座紅軍烈士墓陵園,一塊高大的紅軍烈士紀念碑。

在紅軍烈士陵園,在一座座紅軍烈士墓前,你今天個人再偉大的成就也都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那樣的渺小。特別是那一座座無名烈士墓,更讓我們每一位後輩人肅然起敬。

在茨坪烈士墓,在一處處革命遺址前,我是屏住呼吸,認真的聽,認真的看,認真的用手拂摸,用心去觸碰。穿越時空,我又仿佛看到井岡山那一場場血與火的戰鬥,那一個個血風腥雨的場面。刀光劍影,炮聲隆隆。

從茨坪往前,就是黃洋界,黃洋界下邊有一條小路通到井岡山下邊的村莊。朱德總司令當年就是同紅軍戰士們一起沿著這條小路下山去挑糧,“朱德的扁擔”故事,就發生在這條挑糧小路上。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鬱鬱蔥蔥/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消遁”。這場黃洋界保衛戰,紅軍以少勝多,利用有利地形,紅軍硬是用一個營的兵力,阻擋住了敵軍兩個團的輪翻進攻。

這場戰鬥中,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用繳獲來的一門迫擊炮,三發炮彈,兩發不響,第三發卻一炮將山下敵指揮所炸毀。

在黃洋界紀念碑前,朱德書寫的“黃洋界紀念碑”幾個金色大字蒼勁有力。我在黃洋界當年的戰壕裡尋得了兩塊岩石,攥在手中,不肯鬆手,一直帶回家中。那門小鋼炮還在黃洋界遺地處,靜靜地守衛著今天的和平,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黃洋界旁邊還有一排平房,那是紅軍當年存糧的地方,紅軍從山下挑上來的糧食都存放在這裡。

在井岡山,井岡翠竹最多,一片一片的竹林。當年紅軍赤衛隊就是用它做成的梭標,做成的竹簽,打擊敵軍的。

路過“象賢寺”我好奇走進去,當年毛委員同賀子珍的婚禮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中午時分,我來到茅坪,著名的“八角樓”就在這裡,旁邊就是那條閃著銀光“茅坪河”。

八角樓原是一個老中醫的私宅,有幾個院子,不少房子。而且房子都較為寬敝整齊。“八角樓”實際就是井岡山地區常見的一種建築風格,房頂房檐有八個角,形成一個閣樓。毛主席賀子珍就住在這個不到十平方米的八角樓裡。一個窄窄的木樓梯上去,樓內一張大床,一張木桌靠窗放著,桌上一盞舊式油燈,幾把椅子。這就是毛主席的臥室兼辦公室,毛主席好多文章都是在這裡寫成的,它那一盞徹夜不滅的燈光指引著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我走進這小小的八角樓,這摸摸,那看看,我還特意打開桌前那扇小窗戶,端起那盞鐵皮製成的小油燈……

在八角樓第一層還住有朱老總,陳毅,何長工等。客廳處是紅軍會議室,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當年就坐裡開會,討論著中國革命的前程。紅軍士兵委員會也設在這裡,陳毅是士兵委員會的領導。

在井岡山還設有一處造幣廠,紅軍將地主老財家的浮財金銀收起來,用火熔掉,鑄成紅軍工”字銀元,在根據地流暢,促進井岡山根據地經濟的發展。

在龍江書院,這是朱毛會師的地方,裡面陳列著許多革命文物,有土槍,土炮,梭標,長矛,大刀,也有機關槍,手槍,手榴彈,紅軍水壺,紅軍軍裝,八角紅星帽……牆上有很多井岡英烈人物的畫像。在朱毛會師紀念碑前,我用手機拍了幾張珍貴的照片。

在井岡山,你會處處都感動著。有很多團委部門,機關學校,組織青年,穿著紅軍制服,打著綁腿,戴著紅星八角帽,挎著紅軍挎包,有的甚至背著木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吃著紅軍當年的“紅米飯”喝著“南瓜湯”。藉以來緬懷革命先烈。

在井岡山大小“五井”,毛主席,朱德,陳毅,彭德懷,何長工等都在這裡住過。井岡山為何稱為“井岡”,是因為這裡的老百姓建房時,都要在院子中央搞個“天井”,即“天井院”,方便採光和行走。井岡山的大小五井,即五個天井院連在一起,形成的建築群落。據說,毛主席當年受到左傾路線的批判壓制,很不開心,日子很不好過。門前的主席塑像,長長淩亂的頭髮,瘦削的臉龐,一幅很憔悴的樣子。

在井岡山有一處龍泉瀑布的地方,充分顯示出井岡山山水的秀美,一連五個瀑布,從高處垂直向下,一直到山底,有幾百米高低落差,形成處處清潭,山路仄仄,蜿蜒盤旋,其美幽如雞公山的長生穀,其瀑不輸廬山之瀑水。

彭德懷的紅五軍團上井岡山後,井岡山人口多了起來,山上糧食,食鹽,布匹嚴重缺乏,國民黨又多次圍剿封鎖,經濟日漸困難。在一次戰鬥中,由於敵我雙方兵力懸殊,紅軍只得放棄井岡山,將根據地大本營遷往瑞金,在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政府”,黨中央在上海,由於顧順章的叛變,只好也由上海遷往瑞金。瑞金一時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心,被稱為“紅都”。中華蘇維埃政府成立,毛澤東被選為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從此毛委員就成為了毛主席,一直叫到新中國的北京。

在紅都瑞金,我特意去參觀了一下位於瑞金沙洲壩的那口紅色水井,主席當年住在沙洲壩,帶領沙洲壩人挖了這口井,井邊上立有一塊石碑:吃水不忘掘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學過這篇課文。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由於當時臨時中央執行一條以王明為首的極左的政治,軍事路線,排擠打擊毛主席正確的軍事路線,甚至剝奪了毛主席的軍事指揮權,只聽從共產國際代表李德和博古的瞎指揮,從而造成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只得被迫放棄井岡山,瑞金中國工農紅軍創建的這第一塊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始了偉大的戰略轉移一一長征。

井岡山,這個山窩窩裡,開創了中國近代革命乃致世界革命的一個千秋偉業,她星星之火,終於燒遍了全國,燒毀了一個舊的中國,一個幾千年來罪惡的制度。她也垂煉出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傑出的共產黨人,政治家,軍事家,共和國的開創者和締造者們,他們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任弼時,陳雲,彭德懷,林彪,陳毅,羅榮桓,劉伯承,葉劍英……還有粟裕,陳庚,賀子珍及無數無數有名和無名的紅軍戰士。歷史將永遠記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