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全國各省公務員考試難度排名,河南竟然不是第一

2018年國考筆試已成定局。如果你在國考中考得不理想,沒有入面的機會,千萬不要沉浸在懊惱悲傷情緒中,各省公務員考試已經到來,無論你是公考老司機還是小白,都要開始準備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全國各省省考難易情況,小夥伴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早點制定備考計畫。

如何界定考試難度

公考的難度取決於真題的難度、考試人數和考生的素質三個因素。

有些省份的行測題型特別難,比如陝西行測會有多選題。

有些省份是因為考的人多,競爭壓力大,比如河南省考。

還有些省份因為考生整體實力太強,導致考試難度加大,

比如山東省考。

各省省考難度排名

(一)難度細分

1、相對簡單

代表省份:雲南、廣西、江西、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貴州、黑龍江、吉林、新疆等。

這些省考的行測題型常規,題量適中,而且地處偏於地區,報考人數相對較少,所以整體難度也不大。而且想新疆、貴州、廣西這些地方的省考還有調劑的機會。

2、有點難度

代表省份:河北、山西、安徽、浙江、江蘇、湖北、湖南、廣州、福建、海南等。

這些省份雖然多為聯考省份,

但因為考生人數較多,而且行測題量較多,所以考試確實有點難度。如:河北、浙江、江蘇、深圳等省市的公務員考試就比較難。

3、確實很難

代表省份:陝西、山東、北京、天津、浙江、四川、重慶等。

這些省份由於地理位置好,所以吸引了一大批考生為之奮鬥,這就拉高了考試的難度。比如山東這個學霸省份,人賊多,還都是學霸,隨便一個青島國稅,沒有145+都進不了面試。

(二)各省行測總分排名

NO.1 雲南(200分制)

NO.2 貴州(150分制)

NO.3 其它省份及國考(100分制)

注意:分高不代表題難或題多,只是單個題目分值更高而已。

(三)各省行測題量排名

NO.1 上海A(140)(題真多,心疼考上海的寶寶。)

NO.2 江西、北京、江蘇A(135)

NO.3 河北、黑龍江、陝西(130)

NO.4 湖南、湖北、浙江A (125)

NO.5 福建、甘肅、廣西、貴州、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天津、新疆、雲南、重慶、河南、遼寧(120)

NO.6 安徽、海南(110)

NO.7 吉林甲(105)

NO.8 吉林乙、廣東、四川(100)

(四)不同類型考試難度排行

NO.1 國考(別問我為什麼國考最難,

今年國考167.8萬人報名,只招2.8萬人,你說難不難?)

NO.2 省考(省考相對國考還是簡單很多的,因為很多省份對戶籍和生源地有限制,間接保護了各省考生,降低了考試難度。)

NO.3 事業單位職測(事業單位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職業能力測試、申論任意兩科組合。而申論也比國考、省考難度小了很多,無論是閱讀量還是題量都會減少,常見的考試內容為小材料作文。

行測78,申論68,

上岸國稅

2018年省考的序幕已然拉開,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亦有人望題興歎、聽天由命。都說考場如江湖,而我這一位俠義心腸的“過來人”這就為大家在荊棘叢生的備考困境中指出一條明路來。

調整心態 笑傲考場

考期將至,越來越多人焦慮、抑鬱、煩躁、想哭。但這樣的情緒並不能幫助你取得好成績,只有積極調整心態、以平和的心態應對考試,才能在國考這一役中笑到最後。

如果你確實被低落的情緒所困擾,可以多找有公考經歷的學長學姐聊聊天、交流考試心得,或者適當從題海裡走出來,看看新聞、散散步。張弛有度,才能保持你的韌性和力道。

公考並不是你的孤注一擲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公考並不是你的孤注一擲。

特別是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畢業季有很多選擇的可能性,公考也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只要你夠優秀、肯努力,機會永遠比困難多。

我當年就是同時準備國考和校招,最後也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

事實上,一些銀行、企業招聘的筆試環節也都採取了行測的形式,面試環節也能鍛煉你的膽量和表達能力,對之後的國考面試環節也能有所幫助。所以,有機會的話也可以順手多提交幾份簡歷,多參加幾次招聘會。也許,機會就這樣悄悄來臨了呢?

備考並不難

另外,我還想告訴大家,其實備考並不難。

就國考行測卷子來看,難度並不是太大,如果給大家充裕的時間,其實每道題都有機會被做出來。

所以既然沒有難題擋道,只要用心花時間去準備,就肯定會有收穫。

就我個人而言,第一次做行測套題時估分也只有59分,

經過半個月的時間訓練和題量積累,成績逐漸在60-70分之間震盪,

後期就基本能穩定在70+,偶爾上80,

最後國考行測得了78分。

所以大家在準備的前期不用太心急,每個人進步的空間都是很大的。

說了這麼多,

就是希望大家能樹立信心,

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公考,

共同迎來破曉的那天。

剝繭抽絲 劍指行測

對時間的把握

關於行測我想強調的是對時間的把握。

在考場上有限的時間裡,如果能盡力把做題的精力和時間做到效用最大化,才更有可能獲得好成績。

做題的順序

我覺得做題的順序也是很重要的。

不過由於每個人優勢差異不同,做題順序的個人差異性也是很大的。一般我建議大家放在前面做的部分

要麼是分值最大的,

要麼是最需要頭腦清醒的,

要麼是你最有把握的部分。

最適合我的做題順序,僅供參考哦

我一般會先做資料分析,分值大不說,花的時間還長,正常情況下需要25分鐘時間。只有先把這部分做完了我才有種“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感覺。

其次是判斷推理,這一部分放在前期頭腦還算清楚的時候能快速解決,另外偷偷告訴大家,在一開始只能看題不能做題的時間裡也建議大家先看判斷推理的部分,一般對於直觀的圖推題能夠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了然於心。在別人還沒開始的時候就先搶佔先機的感覺絕對棒棒噠。

再接下來我會按照試卷的順序做題,但因為自己數量關係比較薄弱所以會先把這部分預留出來,放到最後來做。

作答順序固定的效果

把作答順序固定下來之後,我發現分數開始穩定下來,不再像之前那樣會隨著各部分不同的難度分佈而又較大的起伏。所以我也建議大家在練題的同時也能去嘗試調整自己的做題順序。

“平時如考試”

在做題的時候,我也儘量做到“平時如考試” 。

我先測了一下自己的塗卡時間大約是10分鐘,並且預留出五分鐘緩衝時間,每次做題前我就會先定1小時45分鐘的鬧鐘,時間一到馬上停筆,養成系統規範的做題習慣。

聚沙成塔 決勝申論

積累

關於申論我想強調的是積累。

申論的小題考察的是閱讀理解和提煉歸納的能力,答案都能在題幹中找到,大家也比較有把握。

但申論大作文卻是很多人心裡的痛。

確實,要在一定的篇幅裡展示你的思想高度和心胸格局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臨時抱佛腳的死記硬背,我覺得這是厚積薄發,細水長流的過程。

申論素材的來源

個人給大家推薦

人民日報、焦點訪談和新聞1+1作為申論素材的來源。

人民日報有手機app用戶端,日常流覽很方便。對於人民時評裡一些精彩的句子我會進行摘錄,這對於自己語言的規範性和凝練度都很有幫助。

而新聞1+1和焦點訪談在那段時間替代了韓劇美劇,成為我最佳的下飯菜。通過這兩個節目我瞭解了一些時政熱點,也積累了一些可用作素材的正反事例。那段時間我真覺得自己心懷天下、運籌帷幄。

作答申論的小貼士

最好預留出1小時的時間用於大作文的構思和寫作;

一定要根據題意確定主題,並且不忘時時回扣、段段回扣主題;

做好分論點的提煉和前置。閱卷老師的時間很寶貴,一定要讓他/她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並且看清楚你的觀點。

如果你確實被低落的情緒所困擾,可以多找有公考經歷的學長學姐聊聊天、交流考試心得,或者適當從題海裡走出來,看看新聞、散散步。張弛有度,才能保持你的韌性和力道。

公考並不是你的孤注一擲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公考並不是你的孤注一擲。

特別是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畢業季有很多選擇的可能性,公考也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只要你夠優秀、肯努力,機會永遠比困難多。

我當年就是同時準備國考和校招,最後也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

事實上,一些銀行、企業招聘的筆試環節也都採取了行測的形式,面試環節也能鍛煉你的膽量和表達能力,對之後的國考面試環節也能有所幫助。所以,有機會的話也可以順手多提交幾份簡歷,多參加幾次招聘會。也許,機會就這樣悄悄來臨了呢?

備考並不難

另外,我還想告訴大家,其實備考並不難。

就國考行測卷子來看,難度並不是太大,如果給大家充裕的時間,其實每道題都有機會被做出來。

所以既然沒有難題擋道,只要用心花時間去準備,就肯定會有收穫。

就我個人而言,第一次做行測套題時估分也只有59分,

經過半個月的時間訓練和題量積累,成績逐漸在60-70分之間震盪,

後期就基本能穩定在70+,偶爾上80,

最後國考行測得了78分。

所以大家在準備的前期不用太心急,每個人進步的空間都是很大的。

說了這麼多,

就是希望大家能樹立信心,

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公考,

共同迎來破曉的那天。

剝繭抽絲 劍指行測

對時間的把握

關於行測我想強調的是對時間的把握。

在考場上有限的時間裡,如果能盡力把做題的精力和時間做到效用最大化,才更有可能獲得好成績。

做題的順序

我覺得做題的順序也是很重要的。

不過由於每個人優勢差異不同,做題順序的個人差異性也是很大的。一般我建議大家放在前面做的部分

要麼是分值最大的,

要麼是最需要頭腦清醒的,

要麼是你最有把握的部分。

最適合我的做題順序,僅供參考哦

我一般會先做資料分析,分值大不說,花的時間還長,正常情況下需要25分鐘時間。只有先把這部分做完了我才有種“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感覺。

其次是判斷推理,這一部分放在前期頭腦還算清楚的時候能快速解決,另外偷偷告訴大家,在一開始只能看題不能做題的時間裡也建議大家先看判斷推理的部分,一般對於直觀的圖推題能夠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了然於心。在別人還沒開始的時候就先搶佔先機的感覺絕對棒棒噠。

再接下來我會按照試卷的順序做題,但因為自己數量關係比較薄弱所以會先把這部分預留出來,放到最後來做。

作答順序固定的效果

把作答順序固定下來之後,我發現分數開始穩定下來,不再像之前那樣會隨著各部分不同的難度分佈而又較大的起伏。所以我也建議大家在練題的同時也能去嘗試調整自己的做題順序。

“平時如考試”

在做題的時候,我也儘量做到“平時如考試” 。

我先測了一下自己的塗卡時間大約是10分鐘,並且預留出五分鐘緩衝時間,每次做題前我就會先定1小時45分鐘的鬧鐘,時間一到馬上停筆,養成系統規範的做題習慣。

聚沙成塔 決勝申論

積累

關於申論我想強調的是積累。

申論的小題考察的是閱讀理解和提煉歸納的能力,答案都能在題幹中找到,大家也比較有把握。

但申論大作文卻是很多人心裡的痛。

確實,要在一定的篇幅裡展示你的思想高度和心胸格局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臨時抱佛腳的死記硬背,我覺得這是厚積薄發,細水長流的過程。

申論素材的來源

個人給大家推薦

人民日報、焦點訪談和新聞1+1作為申論素材的來源。

人民日報有手機app用戶端,日常流覽很方便。對於人民時評裡一些精彩的句子我會進行摘錄,這對於自己語言的規範性和凝練度都很有幫助。

而新聞1+1和焦點訪談在那段時間替代了韓劇美劇,成為我最佳的下飯菜。通過這兩個節目我瞭解了一些時政熱點,也積累了一些可用作素材的正反事例。那段時間我真覺得自己心懷天下、運籌帷幄。

作答申論的小貼士

最好預留出1小時的時間用於大作文的構思和寫作;

一定要根據題意確定主題,並且不忘時時回扣、段段回扣主題;

做好分論點的提煉和前置。閱卷老師的時間很寶貴,一定要讓他/她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並且看清楚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