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美歷史上一次重量級軍事對抗,老牌帝國如何打壓新興之秀?

現如今看到英國和美國,常人都會認為他們是穿一條褲子的,不管是國際上的大小事件,基本步調一致。而在歷史上,英國和美國卻因為各類競爭而擦槍走火,大打出手。一方面,

英國那時還是老牌日不落帝國,而美國的崛起成了挑戰英國霸主權威的另一面,所以英國竭盡全力去打壓美國的崛起視圖扼殺其與搖籃中,其中一個比較大的起點,就是美國侵略加拿大。

1812年前後,英國人為了阻止美國持續的擴張態勢,開始在大海上劫掠美國的船,

並製造各種各樣的藉口,比如說找逃兵、找偷渡人口等理由,還大量招募水手來阻撓美國的海上貿易,這下讓美國十分難受。終於忍無可忍,在1812年6月18日向英國宣戰。當時的美國軍隊還比較薄弱,主力不到七千人,隨後便開始大量曾軍來向英國發起挑戰,到1814年美國正規軍隊已經增加到3.8萬人。

就這樣雙方擺開架勢,火力全開,英國在加拿大的軍隊人數大概是4.5萬,當時的英國海軍也是極為強盛的,大約有800艘艦艇,其中的大中型艦艇約計230餘艘。而對比此時的美國僅有11艘巡航艦,170艘炮艇等。從當時的軍事實力來看,懸殊明顯。同時,當時的英軍訓練水準、軍事素質也是大大優於美軍士兵。

戰爭中,英國陸陸續續向北美曾兵,同時還大量扶持印第安人部落,說是幫助他們實現民族獨立,實際也是英國人的小算盤。有著這樣明顯的優勢的英國卻沒有在戰爭中獲得大勝,反倒是美國先後在伊利湖和香普冷湖戰鬥中痛擊英軍,從而控制了主要的航道。

直到1814年,

英國海軍才從歐洲戰事中解脫出來,加強了對美國海岸的封鎖。美國各海港的出口遭到嚴密封鎖,對外貿易額下降到25%。英國人由於掌握了制海權,能夠選擇美國防禦最薄弱的環節實施突擊。1814年8月24日,英軍登陸部隊上陸成功,作戰順利,一舉攻佔了華盛頓,但未能發展戰果。就美國方面來說,這場戰爭已成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美國開展了愛國運動,美軍鬥志高昂。鑒於複雜的國際局勢和美軍反抗力量的增強,
英國被迫同意和談。俄國促成了雙方的和解,因為俄國同英國聯合反對法國,不希望英國兵力調往其他戰區。

就這樣一場英美之間的戰爭打完了,美國可以說是獲得了較大的勝利,在這種先天性劣勢的軍事實力之下,從此在北美大陸上更是大肆擴張,北欺加拿大,南踢墨西哥,自己當大哥,一步一步走向霸主地位。

從此在北美大陸上更是大肆擴張,北欺加拿大,南踢墨西哥,自己當大哥,一步一步走向霸主地位。